• 我的订阅
  • 健康

大面积提单产 4类重点作物多措并举齐发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7 1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提单产,是今年粮食增产的重心。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确定大面积提单产路线图,即急抓1年、紧抓3年、续抓5年、长抓10年。 聚焦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深度融合,在重点县整建制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以来,围绕小麦、大豆、玉米、油菜这四类重点作物,已陆续部署一系列提单产任务工作。

小麦:重点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

小麦是我国主要口粮作物,是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小麦单产虽处于领先水平,但不同地区因种植制度、栽培模式、技术到位率等因素,单产差异明显,提升潜力较大。

当前小麦主产区大部进入生育中后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产量形成的最后关口。5月10日,2024年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技术培训暨优质专用小麦现场观摩会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围绕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稻茬麦增产潜力分析与栽培技术、小麦单产提升技术路径、夏粮收购形势等展开交流。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教授郭文善介绍,近年来,极端性天气频发,导致局部性与区域性灾害发生常态化,小麦生长季节干旱、湿害、冻害、后期高温逼熟、穗发芽等逆境有不同程度发生,一方面要改善农田灌排等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同时也要积极提高科学应对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宁辉鸣表示,小麦单产提升重点要聚力打造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良种良法结合,分区熟化推广一批集成化、区域化、标准化小麦高产栽培和防灾减灾技术模式。

目前,不同区域小麦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增产潜力和关键技术已经明确。与以往高产创建万亩片相比,在重点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是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补短板弱项,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大豆:药剂拌种 治病防虫

近年来我国大豆根腐病呈加重发生态势,抓好根腐病防控是促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一环。5月9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大豆药剂拌种现场会,观摩佳木斯市大豆种子包衣、根瘤菌剂接种及大垄密植耕作现场,交流大豆单产提升工作进展,安排布置今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要统筹抓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强化播期药剂拌种,预防苗期病虫害发生,因地制宜推广种子包衣、根瘤菌剂接种、大垄密植等控害增产措施,促进大豆全苗壮苗和单产提升。 一要防病治虫挖潜力。全面分析制约大豆产能提升的短板问题,将种子包衣、根瘤菌剂接种和大垄密植等增产措施与现有技术结合,形成地方主推或主导技术,持续挖掘增产潜力。二要提升技术促增产。通过建立示范区“做给农户看、领着农户干”,展示大豆病虫防控和高产栽培技术,引领大面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关键技术的到位率、覆盖面,促进大豆单产提升。三要协作协同聚合力。各地要集中相关资金、整合人员力量、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大豆单产提升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增产潜力最大的主粮品种。去年以来,全国各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地区通过采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挖掘品种增密潜力、提升农艺水平等,实现了大面积玉米单产的提升。实测显示,去年国内玉米最高单产突破1500公。

密度增加是去年大豆玉米单产提升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点。今年是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第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投资45亿元,在12个省份实施150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重点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产品种,大力推广高性能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并主推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

当前,西南玉米已经出苗,西北、东北春播正有序推进。4月24日,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召开。会议强调,要重点推进高密度种植、高质量播种、高效率肥水、低损耗减灾“三高一低”措施,推动耕层深化、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三化”并进。

油菜:增密、降损为两大核心

今年是实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发展油菜对提高食用植物油稳定安全供给具有重要作用。3月12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荆门召开全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暨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会,观摩油菜科技转化基地、单产提升示范区和油脂加工企业等油菜全产业链,围绕油菜单产提升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展专题培训,交流各地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进展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要聚焦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紧盯品种选育、技术集成推广、病虫害防治、机收减损等关键环节,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确保油菜单产提升三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油菜提单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围绕增密、降损两大核心,推进秸秆还田、翻耕整地、三沟配套、种肥同播、一促四防等关键技术到户下田。另一方面,要强化责任落实,综合用好项目资金、科技体系、专家团队等多方力量,同向发力、一体推进,确保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落实落地。

“一图一册一视频”明确清晰

日前,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编制了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四大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挂图、技术手册和配套视频(简称“一图一册一视频”),推进单产提升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落实落地。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推介发布了150个农业主导品种、150项主推技术和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其中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品种及单产提升技术占40%以上。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提升单产潜力较大。水稻、小麦、玉米国家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0公斤、420公斤、650公斤,比大田生产分别高130公斤、40公斤、230公斤。采用水稻侧深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浅埋滴灌、大豆大垄密植等一批高产技术模式的示范点平均增产都在10%以上。

去年,农业农村部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头号工程,以100个大豆、200个玉米大县整建制示范带动,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面积提单产在全国粮食产量高位增加中作用凸显。据测算,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整建制推进县粮食单产增长率比非项目县高8.8个百分点,300个大豆、玉米整建制推进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3%以上。去年全年粮食平均亩产389.7公斤,提高2.9公斤,单产提高对增产贡献达58.7%。(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2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博介绍说,今年,农业农村部坚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聚焦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等主要作物,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
2024-04-20 11:29:00
...用机械,集成推广贴茬直播、单粒精播、密植精准调控等大面积提单产关键技术,夏播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尤其是种植密度,各地都比往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夺取秋粮丰收构建了合理群体结构
2023-07-24 23:03:00
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分作物、分品种集成推广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74项,大面积提高单产。在北大荒赵光农场,记者看到三台大马力机车正协同作业,一天就能完成2500亩地的播种。拥有52万亩耕地的赵光
2024-05-13 19:06:00
山东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重点抓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山东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通讯员 马红坤 报道金秋时节,聊城市茌平区83万亩玉米进入收获期。9月30日,茌平区杨官屯乡杨屯
2023-10-01 10:10:00
...队”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方案》,旨在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以集成推广
2023-06-21 05:05:00
实施一项行动——大面积单产提升显成效“辽宁阜新市大豆实测单产突破每亩340.54公斤!”“内蒙古通辽市玉米单产提升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1247.22公斤!”秋收时节,丰收的喜
2024-11-06 00:30:00
...保障市场供应意义重大。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部署安排单产提升重点工作。“今年是启动实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要深刻认识持续提升大豆产
2023-05-12 10:19:00
围绕大豆大面积提单产持续强化技术支撑
...报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大豆大面积提单产持续强化技术支撑汤松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王田1月15日,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4-01-29 03:44:00
各地稳面积、提单产 奠定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扩大到2000万亩,比上年增加500万亩。2023年,我国开展了大面积提单产行动,重点针对大豆、玉米两种作物。设立了大豆技术集成创新总中心、产区中心和分中心43个,按区域制定
2023-09-23 12:4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十大护肝片品牌排行最新出炉 肝益莱荣登榜首!
肝脏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班到凌晨、常常饮酒或长期用药,这些情况会逐渐加深其负担。其异常通常不易被发现,等感到不舒服时
2025-08-22 11:39:00
AKK菌危险狂飙:千亿市场或将遭遇“NMN时刻”?
2025年夏天的益生菌市场,正上演着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京东天猫数据亮起刺眼的爆红灯:AKK菌产品销售额从1月的600万元猛冲到6月2300万元
2025-08-22 11:40:00
新型抗菌药物思福诺®在济南实现临床可及 抗菌药物耐药患者迎来生命曙光
鲁网8月22日讯(记者 吴英兰)2025年8月14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孔凡盛为一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血液肿瘤患者开出了新型抗菌药物思福诺®(注射用氨曲南阿维巴坦钠
2025-08-22 11:40: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赓续沂蒙精神,践行济世初心”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号召,厚植家国情怀,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赓续沂蒙精神,践行济世初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至18日期间
2025-08-22 11:40:00
正典燕窝董事长谭承哲参加马来燕窝产业峰会 隆重推出正典燕窝肽
2025年8月12日至13日,马来西亚燕窝产业出口协会「2025年活动盛宴」在马来西亚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天然好燕窝
2025-08-22 11:41:00
护肝片排行全方位测评,肝益莱众望所归优势显著
现代生活负担重,加班、应酬喝酒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日常。肝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连轴转的日子里早就不堪重负,这时候,一款靠谱的护肝片就成了大家的刚需
2025-08-22 11:42:00
破局千篇一律益生菌,羲颂堂以“人源菌单品”定义抗衰新范式
当益生菌市场仍深陷于“菌株数量竞赛”与“进口菌株迷信”的迷雾时,一家深耕长寿科技领域的中国企业正以颠覆性的产品逻辑,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赛道
2025-08-22 11:43:00
北京胡同小馆走红 餐饮消费“返朴归真”
□ 本报记者 王紫茜焦香的糖油饼、咸香的炸酱面、热气腾腾的打卤面……北京胡同里的小馆,正以传统的手艺、实在的价格和浓浓的烟火气
2025-08-22 11:43:00
十大最靠谱的护肝品牌,肝益莱突出重围排名第一名!
忙碌的生活当中,熬夜也伴随着每个成年人,而且推不掉的酒局和不干净的外卖,都让肝脏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经常能看见大家的脸上出现严重的疲劳感
2025-08-22 11:44:00
深圳永福医院:女性的肾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如今,女性不仅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而且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可以在工作中独立,但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女性朋友患肾结石的人数显著增加
2025-08-22 11:45:00
360安全云×安徽惠丰,重构医疗行业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随着“全民健康”战略的深入推进,医院的角色正由单一的救治场所,向覆盖预防、诊疗、康复等公民全程健康服务需求的“全民健康管理枢纽”升级
2025-08-22 11:45:00
睡不好,气色差?女性睡眠修复指南请收好
夜深人静时,你是否也在与失眠搏斗?翻来覆去数羊、盯着天花板发呆,第二天则疲惫不堪、面色暗沉。失眠不仅偷走了你的睡眠质量
2025-08-22 13:28:00
济南南郊医院消化内科:系统规范诊疗溃疡性结肠炎,身心兼顾护健康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令患者深受困扰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典型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
2025-08-22 14:05:00
健康向黔 医者仁心 —— 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崔仕贵: 用康复技术为患者重建尊严与生活
“临床医学给予生命长度,康复医学给予生命宽度,而我想让每一个患者从我们这里出去后,都能有尊严地、快乐地去生活。”崔仕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2025-08-22 15:11:00
国产十大护肝片排行榜,肝益莱Livereliv稳占榜首第一名!
经常看到半夜2点的大厦还亮着灯,不少商务人士也在应酬当中喝得酩酊大醉。当代人高效运转的生活,其实是肝脏承担了所有。所以很多人的疲劳感怎么都挥之不去
2025-08-22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