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大面积提单产 4类重点作物多措并举齐发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7 1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提单产,是今年粮食增产的重心。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确定大面积提单产路线图,即急抓1年、紧抓3年、续抓5年、长抓10年。 聚焦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深度融合,在重点县整建制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以来,围绕小麦、大豆、玉米、油菜这四类重点作物,已陆续部署一系列提单产任务工作。

小麦:重点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

小麦是我国主要口粮作物,是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小麦单产虽处于领先水平,但不同地区因种植制度、栽培模式、技术到位率等因素,单产差异明显,提升潜力较大。

当前小麦主产区大部进入生育中后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产量形成的最后关口。5月10日,2024年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技术培训暨优质专用小麦现场观摩会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围绕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稻茬麦增产潜力分析与栽培技术、小麦单产提升技术路径、夏粮收购形势等展开交流。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教授郭文善介绍,近年来,极端性天气频发,导致局部性与区域性灾害发生常态化,小麦生长季节干旱、湿害、冻害、后期高温逼熟、穗发芽等逆境有不同程度发生,一方面要改善农田灌排等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同时也要积极提高科学应对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宁辉鸣表示,小麦单产提升重点要聚力打造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良种良法结合,分区熟化推广一批集成化、区域化、标准化小麦高产栽培和防灾减灾技术模式。

目前,不同区域小麦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增产潜力和关键技术已经明确。与以往高产创建万亩片相比,在重点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是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补短板弱项,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大豆:药剂拌种 治病防虫

近年来我国大豆根腐病呈加重发生态势,抓好根腐病防控是促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一环。5月9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大豆药剂拌种现场会,观摩佳木斯市大豆种子包衣、根瘤菌剂接种及大垄密植耕作现场,交流大豆单产提升工作进展,安排布置今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要统筹抓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强化播期药剂拌种,预防苗期病虫害发生,因地制宜推广种子包衣、根瘤菌剂接种、大垄密植等控害增产措施,促进大豆全苗壮苗和单产提升。 一要防病治虫挖潜力。全面分析制约大豆产能提升的短板问题,将种子包衣、根瘤菌剂接种和大垄密植等增产措施与现有技术结合,形成地方主推或主导技术,持续挖掘增产潜力。二要提升技术促增产。通过建立示范区“做给农户看、领着农户干”,展示大豆病虫防控和高产栽培技术,引领大面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关键技术的到位率、覆盖面,促进大豆单产提升。三要协作协同聚合力。各地要集中相关资金、整合人员力量、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大豆单产提升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增产潜力最大的主粮品种。去年以来,全国各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地区通过采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挖掘品种增密潜力、提升农艺水平等,实现了大面积玉米单产的提升。实测显示,去年国内玉米最高单产突破1500公。

密度增加是去年大豆玉米单产提升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点。今年是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第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投资45亿元,在12个省份实施150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重点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产品种,大力推广高性能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并主推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

当前,西南玉米已经出苗,西北、东北春播正有序推进。4月24日,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召开。会议强调,要重点推进高密度种植、高质量播种、高效率肥水、低损耗减灾“三高一低”措施,推动耕层深化、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三化”并进。

油菜:增密、降损为两大核心

今年是实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发展油菜对提高食用植物油稳定安全供给具有重要作用。3月12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荆门召开全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暨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会,观摩油菜科技转化基地、单产提升示范区和油脂加工企业等油菜全产业链,围绕油菜单产提升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展专题培训,交流各地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进展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要聚焦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紧盯品种选育、技术集成推广、病虫害防治、机收减损等关键环节,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确保油菜单产提升三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油菜提单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围绕增密、降损两大核心,推进秸秆还田、翻耕整地、三沟配套、种肥同播、一促四防等关键技术到户下田。另一方面,要强化责任落实,综合用好项目资金、科技体系、专家团队等多方力量,同向发力、一体推进,确保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落实落地。

“一图一册一视频”明确清晰

日前,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编制了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四大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挂图、技术手册和配套视频(简称“一图一册一视频”),推进单产提升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落实落地。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推介发布了150个农业主导品种、150项主推技术和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其中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品种及单产提升技术占40%以上。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提升单产潜力较大。水稻、小麦、玉米国家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0公斤、420公斤、650公斤,比大田生产分别高130公斤、40公斤、230公斤。采用水稻侧深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浅埋滴灌、大豆大垄密植等一批高产技术模式的示范点平均增产都在10%以上。

去年,农业农村部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头号工程,以100个大豆、200个玉米大县整建制示范带动,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面积提单产在全国粮食产量高位增加中作用凸显。据测算,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整建制推进县粮食单产增长率比非项目县高8.8个百分点,300个大豆、玉米整建制推进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3%以上。去年全年粮食平均亩产389.7公斤,提高2.9公斤,单产提高对增产贡献达58.7%。(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2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博介绍说,今年,农业农村部坚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聚焦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等主要作物,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
2024-04-20 11:29:00
...用机械,集成推广贴茬直播、单粒精播、密植精准调控等大面积提单产关键技术,夏播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尤其是种植密度,各地都比往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夺取秋粮丰收构建了合理群体结构
2023-07-24 23:03:00
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分作物、分品种集成推广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74项,大面积提高单产。在北大荒赵光农场,记者看到三台大马力机车正协同作业,一天就能完成2500亩地的播种。拥有52万亩耕地的赵光
2024-05-13 19:06:00
山东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重点抓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山东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通讯员 马红坤 报道金秋时节,聊城市茌平区83万亩玉米进入收获期。9月30日,茌平区杨官屯乡杨屯
2023-10-01 10:10:00
...队”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方案》,旨在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以集成推广
2023-06-21 05:05:00
...保障市场供应意义重大。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部署安排单产提升重点工作。“今年是启动实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要深刻认识持续提升大豆产
2023-05-12 10:19:00
围绕大豆大面积提单产持续强化技术支撑
...报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大豆大面积提单产持续强化技术支撑汤松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王田1月15日,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4-01-29 03:44:00
各地稳面积、提单产 奠定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扩大到2000万亩,比上年增加500万亩。2023年,我国开展了大面积提单产行动,重点针对大豆、玉米两种作物。设立了大豆技术集成创新总中心、产区中心和分中心43个,按区域制定
2023-09-23 12:41:00
今年我国秋粮种植面积比去年稳中有增 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良好丰收有望
...基础、有希望。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科技支撑方面,发布主导品种158个、主推技术164项;中央财政资金持续投入52亿元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
2023-09-08 14: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