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0 11: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意向种植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已春播粮食作物面积1.9亿亩,占计划面积的19.8%,播种进度比去年同期快0.5个百分点。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今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稳定农民种粮收益预期。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将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资金规模,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南方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补助。据农情调度,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8亿亩以上,比上年有所增加。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潘文博介绍说,今年,农业农村部坚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聚焦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油菜等主要作物,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在主产县整建制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今年大面积提单产 如何发力?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 探小麦高产路径

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我国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聚焦大豆、玉米、小麦、油菜4大作物,在粮油主产县整建制开展单产提升行动。那么,具体该如何发力?来看首席专家怎么说。

小麦是我国主要口粮作物,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之前,我国小麦平均亩产比区域试验时低了80斤,如果能把这个差距补上或补上相当一部分,产量增加就不小。今年,农业农村部在100个小麦主产县整建制开展单产提升行动。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与以往高产创建示范方、万亩片等相比,在重点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是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查找短板弱项,针对性地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五良”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郭文善称:“高产创建示范方活动,是探索小麦高产的路径,明确关键技术。现在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是要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大面积的生产之中,由点到面全面提升我们国家小麦的生产水平。”

三方面发力 力争3年小麦亩产破400公斤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文善介绍说,小麦大面积提高单产,重点要在三方面发力。

一是明确不同区域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因子、增产潜力和关键的技术。二是提高区域内小麦品种的主体性,通过品种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实现提供品质稳定性、一致性都很好的商品小麦。三是强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郭文善称:“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春小麦区,主要的障碍因子、这些地区高产的目标、高产的路径、高产的技术已经基本明确,下一步需要加强技术的推广应用,并且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目标是通过3年的努力,亩产能够突破400公斤,争取达到405公斤。”

玉米增产潜力大 300个重点县提单产

在我国三大主粮中,玉米是增产潜力最大的作物。大面积提高单产,在玉米上该如何推进实施呢?

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告诉记者,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国内区域试验时相比,单产低了460斤,增产潜力很大。2023年,农业农村部在200个玉米主产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玉米单产提高12.8斤,总产增长4.2%,在历史上是少有的。今年,又新增100个玉米重点县,将有300个玉米重点县整建制提单产。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目前,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玉米已经出苗,西北和东北玉米春播正在有序进行。玉米单产提升重点选育推广了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产品种,并主推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配合高性能播种机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助力今年大面积提高单产 端牢“中国饭碗”

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李少昆称:“这项技术是针对我们国家现在玉米生产制约产量的主要因素,一个是种植密度偏低,另一个是生产管理粗放,研发的一项综合解决方案,去年经过实施效果非常好。”

农业农村部已确定大面积提单产路线图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确定大面积提单产路线图,即急抓1年、紧抓3年、续抓5年、长抓10年。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加快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和到位率;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加强协作攻关,做好技术储备,加快转化应用,促进单产稳定可持续提升,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接近主产国高产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14: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粮食产量创新高彰显中国饭碗分量 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合理增密、水肥一体、“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技术,有效提升了粮食单产水平。田还是那些田,可样貌已
2024-12-14 10:04:00
“四良”融合注动能,夏粮丰收根基稳
...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深入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力争全省粮食单产提升2%左右。围绕这一目标,系列举措密集推进:3月
2025-08-09 22:56:00
良种+良法、数据+科技 “智慧翅膀”托举起“中国饭碗”底气
...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4400万亩,同比增长4%。全区全面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在35个产粮大县整建制推进。新疆墨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艾则孜·艾力介绍:“最核心的种植
2024-06-23 15:48:00
种粮卖得出 饭碗端得稳(锐财经)
...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合理增密、水肥一体、“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技术,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加之今年全年大部分农区气象
2024-12-20 06:33:00
贵州:粮食单产提升 饭碗端在手中
...力推广,让高产从“试验田”走向“农民田”,真正实现大面积高产,惠及更多老百姓。沉甸甸的丰收答卷背后少不了奋进拼搏。去年以来,全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粮油生产能力
2025-01-31 19:41:00
...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选择200个玉米主产县,大力推广耐密品种、高性能播种机和大垄密植栽培模式,提高播种质量、增加种植密度。据
2023-10-17 07:36:00
...等大事,黑龙江深入实施千万吨粮食产能提升计划,主攻大面积单产提升,为粮食总产量再上新台阶夯基垒台。扩大黑土地保护实施范围,建设高产稳产现代化良田——“田块变大,土壤改良,每亩
2025-03-18 05:50:00
...河南省秋粮收获处于高峰期,山东省6600多万亩秋粮迎来大面积收获……田垄间由“绿”转“金”,神州大地上正收获。这不仅是今年以来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实现夏粮增
2024-10-06 13:43:00
...手,提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等系列举措。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着力端牢中国饭碗,有效应
2023-12-22 07: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桦墅村“稻香印迹”主题活动启幕
近日,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举办“桦墅稻香印迹‘漫’生活”主题活动。以“美艺拼图”为线,融合稻田画展、骑行等内容,打造运动
2025-11-11 08:02:00
于都长征源宣讲团来宁宣讲“永远的长征”传递磅礴力量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通讯员肖力民练红宁)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1周年和长征胜利89周年
2025-11-11 08:02:00
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谁说当老师就不用考试了?体育老师也需要参加测评!近日,南京市中小学中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测评工作举行
2025-11-11 08:03:00
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共治,鼓楼织密社会防控网724个“最小防范单元”成功阻骗百余起南报网讯(记者张彪通讯员鼓公宣)“爷爷
2025-11-11 08:03:00
央媒看太原近日,“晋闽携手,构建文旅新发展格局”交流洽谈会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举办,中国日报网、中新网相继报道了这一活动
2025-11-11 07:07:00
轨道联世界,磁浮通未来。11月7日至9日,202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湖南株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山西品牌中华行轨道交通专场活动同步举行
2025-11-11 07:07:00
随着各电商平台迎来网购高峰,太原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铁路网络优势,科学调配运力、优化服务举措,深化“高铁+普速”双网联动,全力保障快件运输安全高效畅通
2025-11-11 07:07:00
11月10日从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获悉,202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公示,该院报送的钟楼街片区修缮(复)保护工程项目荣获传统建筑设计一等奖
2025-11-11 07:07:00
近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太原市第五中学校吴振宇主持的课题“人工智能视域下语文情境教学项目化深度进阶的行动研究”成功入选
2025-11-11 07:08:00
“原来觉得法律枯燥、冰冷,离我们很远,但这场家门口的听证会,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还感受到了温情”……初冬时节,娄烦县检察院将不起诉听证会“搬”到杜交曲镇人民政府
2025-11-11 07:08:00
1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磊介绍
2025-11-11 07:08:00
近日,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进一步推进集采药品“三进”(进零售药店
2025-11-11 07:08:00
“你瞧!快递直接送到村里,这是村里一名老人在网上买的挖耳勺和锅盖把手。”11月6日,峡江县马埠镇县域物流配送曾安村服务点的负责人谢雄一边将快递分类放入货架
2025-11-11 07:08:00
江西吸引2700余名博士后“揭榜”攻坚
在许多人传统认知里,“博士后”仿佛是比博士更进一步的“学霸”。但实际上,它并非一个更高的学位,而是博士毕业后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进行科研的经历
2025-11-11 07:08: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吕甜甜)近日,有网友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高安市八景镇坪口村村口萧江河老桥因路障损坏,存在机动车违规通行现象
2025-11-11 0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