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丰收进行时|沃野生金绘丰景 黑土地上话振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0-13 18:1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丰收进行时|沃野生金绘丰景 黑土地上话振兴

金秋十月,松辽平原腹地的四平大地,正上演着一场壮阔的丰收交响曲。放眼望去,广袤的黑土地上,机声隆隆,稻浪翻滚,大豆摇铃,玉米金黄。这片黑土大地,正以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诠释着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深刻内涵。

丰收进行时|沃野生金绘丰景 黑土地上话振兴

截至10月13日,四平市已收获秋粮252.43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8.26%。这不仅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收会战,更是一次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一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生根的壮美画卷。

战略担当: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四平市深知粮食安全这根弦须臾不可放松。从春耕备耕到田间管理,从防灾减灾到秋收归仓,市、县两级始终保持战时状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颗粒归仓。

丰收进行时|沃野生金绘丰景 黑土地上话振兴

32个秋粮收获技术指导服务组、3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和乡镇干部奔赴一线,这支“秋收铁军”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织密了从田间到粮仓的“安全网”。14156台收割机、70400台拖拉机整装待发,现代化农机装备为秋收提供了坚实保障。从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到推广科学储粮技术,从适时晚收提质增效到严守农机安全底线,六大举措环环相扣,构筑起粮食丰收的坚固防线。

数据显示,双辽市、伊通县、梨树县等主产区秋收进度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全市秋收工作将于10月下旬全面完成。这份“快”的背后,是科学部署的智慧,是精准施策的担当,更是对“二十二连丰”目标的执着奋进。

丰收进行时|沃野生金绘丰景 黑土地上话振兴

科技引领:黑土地焕发新生机

走进梨树县保护性耕作示范田,一场关于土地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你看这土,攥在手里能出油!”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手捧黑土,眼中闪烁着农技人员特有的兴奋。它是“梨树模式”持续耕耘的结果,是科技与土地深情对话的见证。

作为全省17个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之一,梨树县393.9万亩农作物中,98%的玉米播种地块采用了“梨树模式”。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合理轮作,这套看似简单的技术体系,却让黑土地发生了质的变化:耕层有机质含量年均增长0.1%—0.3%,土壤保肥能力增强30%,化肥用量减少1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让“梨树模式”成为黑土地保护的“金字招牌”。

科技的力量更直观地体现在产量的跃升上。升级的“4+2”种养循环模式,配上智能化免耕播种机,种子间距误差小于2厘米,亩保苗数从3500株提升至6000株。21.6万人次的科技培训,100%的良种覆盖率,让传统耕作的玉米每公顷产量从18000斤跃升至27000斤,这显著的增长,浓缩着农业科技进步的非凡力量。

在近日举行的梨树县第八届农民丰收节上,县乡村三级“粮王”近350个的诞生,面积超100亩以上玉米亩产吨粮地块达到10块的突破,不仅是对辛勤耕耘者的褒奖,更是科技兴农战略在黑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最好注脚。

丰收进行时|沃野生金绘丰景 黑土地上话振兴

规模经营:抱团发展谱写致富新曲

“今年种植600公顷大豆、60公顷玉米,大豆每公顷产量稳超3500公斤,个别地块能达到4500公斤!”梨树县双河乡长臣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洪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规模,让科技插上了翅膀。从分散地块到集约经营,“垄上双行交替精播密植技术”在这里找到了最佳应用场景。大豆播种量从每公顷40公斤增加到160公斤,产量直接翻倍。聘请专家指导用无人机精准喷洒叶面肥,每公顷产量比普通地块高出75至400公斤。在这里,规模化经营释放出了巨大效能:今年合作社预计年产量可达320万公斤,产值突破1200万元。

规模经营的红利惠及更多农户。合作社每公顷11000—13000元的土地流转价处于当地高位,还提供了500余人次就业机会,年支出人工费约60万元。“跟着合作社干,既有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每年还能挣六七万,日子越来越有奔头!”36岁的拖拉机手龚贺道出了农户的心声。

丰收进行时|沃野生金绘丰景 黑土地上话振兴

品质农业:从“种得好”到“卖得好”

在梨树县孤家子镇,胜丰家庭农场主刘彦杰凭借优质水稻在“粮王”评选中脱颖而出,个别地块水稻亩产达到745公斤。

“从5月初施有机肥,到8月喷三遍牛奶增质,每个环节都有标准流程。”刘彦杰介绍,农场采用机插覆膜技术、稻蟹、稻虾、稻鱼种养共生技术模式,用二龙湖水自流灌溉,物理防虫替代农药,成功申请了国家绿色标识。

品质带来品牌溢价。农场生产的“凯洁良田”大米连续斩获国际金奖,订单遍布全国。在刘彦杰带动下,20多农户改种水稻,每公顷增收2000余元。她还指导村民线上销售,帮农户销售大米1000万斤,让稻花香大米溢价30%。如今,农场的稻米产业园成了网红打卡地,农旅融合让“辽河大米”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梨树模式”的持续深化,让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找到了最优解;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了有机衔接;品质农业的华丽转身,让“好粮”变“好价”成为现实。秋收对四平市来说,不仅是一场粮食丰收的保卫战,更是一次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

展望未来,四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武信心满满:“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推动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二连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四平力量。”

金秋的四平大地,丰收的号角依然嘹亮。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现代农业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正在书写,一个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未来,正在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毛思博

梨树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学习进行时丨“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间地头话“三农”
【学习进行时】秋分时节,瓜果飘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故事。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
2024-09-23 17:06:00
吉林:全力备春耕 “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正当时
...以来,研究与推广梨树模式已有18个年头。梨树县备春耕进行时。李坤摄4月10日一清早,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就来到科研基地,查看土壤墒情、秸秆量等等。抓起一把黑土,王
2024-04-14 09:31:00
五谷丰登粮满仓 黑土沃野庆丰年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德明信心满满地说。护黑土 扛起粮食安全重任土生五谷、藏粮于地。优质的土壤,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
2023-10-06 03:10:00
黑土地上粮满仓
...办的“稻花香里说丰年”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广袤的黑土地,看吉林各地如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利用黑土地,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参与保护黑土地”四
2024-09-26 08:31:00
田畴沃野“蔬”写绿色好丰景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 秋风拂过,丰收的气息弥漫田间。趁着秋色正好,走进大通县景阳镇甘树湾村千亩甘蓝基地,几名村民“提刀上阵”,熟练地铲下一颗颗成熟的甘蓝,装进身边的菜
2023-09-15 01:25:00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吉林黑土地上筑起中国大粮仓
...喜上眉梢:“和3年前总书记来的时候相比,现在我们的黑土地保护、农业现代化等方方面面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这玉米棒长得多结实。”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
2023-08-14 11:20:00
瓜果飘香 田园小镇好丰景
...一品”“一村多品”农业产业体系瓜果飘香 田园小镇好丰景村民尽享丰收的喜悦 小王庄镇特色农产品■ 记者 朱春蕊 报道 小王庄镇供图红润饱满的冬枣压弯了枝头、黄澄澄的梨子闪
2023-09-30 04:29:00
梨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黑土地筑牢“大粮仓”
...梨树县委、县政府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把黑土地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推广“梨树模式”,创新良技良法,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3年,梨树县以‘
2024-03-29 10:20:00
乡村现场|30万亩土地全程托管  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本报记者 丁燕黑土地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黑土地上忙碌的农人们,用勤劳绘制了一张绝美的春耕画卷。日前,在汤原县振兴乡双兴村,鸿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
2024-03-19 07: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