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43万存款被行长挪用银行拒赔 涉事邮储银行:当事人委托存款没经常查询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3-17 08:14:00 来源:上游新闻

一家人243万元的积蓄被邮政储蓄银行南京江宁支行(以下简称邮储江宁支行)原行长挪用,后该行长因犯挪用资金罪获刑。受害人李先生一家要求银行赔偿,却被银行拒绝。李先生一审胜诉后,南京中院在二审时作出了发回重审的裁定。

“已经在南京江宁法院开庭前调解会议几次了,但银行以我们存钱后没有经常查询为由,认为我们应该承担责任。”3月16日,李先生向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表示。据多份调解笔录显示,邮储江宁支行答辩称,储户在处理自身存款过程中,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自身存在过错,因此应自行担责。

243万存款被行长挪用银行拒赔 涉事邮储银行:当事人委托存款没经常查询

▲涉案银行称储户存在过错。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银行行长挪用资金被判2年3个月

李先生介绍,2008年,为帮时任江宁邮政局岔路口支局局长(后改为邮储江宁支行)时某宁完成储蓄任务,李先生一家分别使用3个身份证在其银行存入了135万元。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为了帮时某宁完成储蓄任务,135万元储蓄款每年会连同当年利息一起再存入邮储江宁支行。

据李先生提供的存折信息显示,2008年1月6日开户后,3本存折共计存入135万元,之后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间,都有本金及利息的支取再存入信息。到2018年12月,3本存折余额共计243万多元。而当家里要用钱时,才发现钱取不出来了。报警后发现,除第一笔存款信息是真实的外,存折上其他存取记录都是假的。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2020)苏0115刑初84号《刑事判决书》显示,经审理查明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间,时某宁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南京江宁区分公司(即邮储江宁支行)工作期间,制作假的存折交易流水,先后多次挪用客户李某、陈某、胡某存款共计2430109元。因犯挪用资金罪,时某宁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并责令其退赔被害单位邮储江宁支行2430109元。

针对时某宁挪用公款一案,邮储江宁支行时任负责人曾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作为被害单位,邮储江宁支行认为法院对时某宁的定罪不准,已申请检察机关抗诉。2023年3月16日,记者核实了解到,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243万存款被行长挪用银行拒赔 涉事邮储银行:当事人委托存款没经常查询

▲经证实,涉案存折中的流水信息系伪造。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涉案银行认为储户和中间人应担责

刑事官司判了,但钱还是要不回来。于是李先生一家将邮储江宁支行告上法庭。

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2020)苏0115民初11031号《民事判决书》显示,法院审理后认为,储蓄机构应当保证储蓄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违反规定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本案中,李某、陈某等将存款交付给时某宁,由时某宁开设邮政储蓄存折账户,并由时某宁办理款项存取,存折均加盖有“南京江宁岔路口邮政储蓄”的印章,时某宁原系岔路口分局局长(后为江宁支行岔路口邮储银行营业所),李某、陈某等有理由相信时某宁系履行职务行为,其与邮储江宁支行构成储蓄存款合同关系。为此,法院作出邮储江宁支行返还储户存款的判决。

因不服判决,邮储江宁支行提出上诉。2022年5月13日,南京市中院作出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的《民事裁定书》。

“之后,江宁区法院召开了几次庭前会议、调解和开庭,邮储江宁支行认为一审判决有误,不愿意承担先行赔偿责任,一直拖到现在。”李先生说。从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17日,该案重审经历了6次庭前会议、调解和合议庭开庭。

243万存款被行长挪用银行拒赔 涉事邮储银行:当事人委托存款没经常查询

▲一审法院认定被告时某宁挪用储户存款243万元。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据上游新闻记者获取的相关笔录信息显示,对于一审判决,邮储江宁支行认为银行与涉案储户之间不构成储蓄合同关系,系委托时某宁处理,且长期不查询不符合常理。另外邮储江宁支行还在1月17日的合议庭庭审中提到,在银行工作人员实施的犯罪活动中,如果原告(储户)自身存在过错,此种情况下,应当由原告以及时某宁承担损失。因为原告在处理自身存款中,也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此外,邮储江宁支行还认为,陈某、李某等人与时某宁是通过中间人介绍,因此中间人应承担主要责任。

对于邮储江宁支行的说法,李先生等人并不认同。“这么多年过去了,钱拿不回来。银行员工挪用资金银行可以先行赔付后,再进行追偿。不能坑储户的钱。”李先生认为。

3月16日针对此事,邮储江宁支行相关负责人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此事由邮储南京分行专人负责,并提供了相应电话,而邮储南京分行工作人员在了解采访意图后挂断电话,此后拒绝接听。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编辑:杨波

责编:范永松 官毅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家人243万元的积蓄被邮政储蓄银行南京江宁支行(以下简称邮储江宁支行)原行长挪用,后该行长因犯挪用资金罪获刑。受害人李先生一家要求银行赔偿,却被银行拒绝。李先生一审胜诉后,南京
2023-03-17 07:51:00
“绿色继承”破解难题
...,记者从城南公证处了解到,在公证员的帮助下,这5名当事人通过“绿色继承”化解了难题,并初步达成遗产分割意见。家务事未必难断“老人不止这几张银行卡吧!”“你们家是不是私自动老人
2023-10-11 07:13:00
...立‘公证调解室’,实现‘公证+调解’,定期回访办证当事人,发现纠纷主动介入化解,做好公证‘后半篇文章’,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去年以来,通过办理公证业务主动介入矛盾纠纷37件
2024-05-09 04:56:00
...“1200万存款被银行职员私自转走,储户被判担责八成”当事人的儿子王先生告诉九派新闻,其母丁女士起诉山西清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徐农商行)一案有了新进展:他们
2023-01-10 21:47:00
...对于部分公证证明事项所需证明材料试行告知承诺制,由当事人对待证事实真实性等进行书面承诺并自愿承担承诺不实的法律责任,公证机构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推动公证减证便民,
2023-02-02 08:24:00
...决合法继承遗产遇到的难题?繁杂的自证程序,既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平添了基层法院的工作量。在大数据时代,部门壁垒逐渐打破开放的趋势下,能否安全、便捷地解决群众在合法继承遗
2023-06-05 16:55:00
...款未支付,为此引起诉讼。井陉法院主持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约定被告分3期支付原告工程款162万余元及10万元违约金。然而,被告逾期未履行给付义务,原告申请强制执行
2022-12-30 10:00:00
网传华夏银行天津分行行长疑似坠楼身亡,事发地派出所证实
...先生传来的视频中看到,疑似坠楼身亡人员与网传图片中当事人身处场地相似,衣着基本一致。10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致电事发地辖区友谊路派出所。派出所民警证实华夏银行天津分行的行长贡
2023-12-10 20:30:00
...得15.724832万元,罚款6516万元。此外,三家公司各有一批当事人被处以数额不等的罚款。值得注意的是,两天前央行上海分行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因存在“未按
2022-12-31 23: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韩鑫)记者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获悉:前两个月,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支持下,轻工业营收利润保持双增长
2025-04-02 09:26:00
直播带货是当下发展最为蓬勃的新兴行业之一,不仅有效提升了消费市场活跃度,也促进了网红主播、运营团队、电商平台、仓储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就业增长
2025-04-02 09:26:00
追溯码时代,医保购药六要六不要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乔业琼)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
2025-04-02 09:51:00
家长求助:“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根本不理我!”“我说啥他都嫌烦,聊两句就吵架!” 青春期的孩子似乎成了“小哪吒”,难以沟通
2025-04-02 09:56:00
微短剧火了,横店被戏称“竖店”专家解析:需在“快节奏”与“文化深度”间找到平衡扬子晚报讯(记者 冯秋红)2025年4月1日
2025-04-02 09:56:00
追踪报道深夜起火电动车棚,聚焦赔偿问题:电动自行车火灾险,投保意愿为何不高?昨天,本报报道了“电动车棚深夜起火,48辆电动自行车被烧毁”的新闻
2025-04-02 09:56:00
28岁的小张是职场白领,这些年来,她每月都被痛经折磨得苦不堪言,止痛片从吃1片增加到3片,但效果却越来越差,有时甚至需要请假卧床
2025-04-02 09:56:00
一周4天火锅,患上口腔癌专家提醒:口腔溃疡经久不愈,要及时就医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朱诺 记者 吕彦霖)火锅是不少人的最爱
2025-04-02 09:56:00
中新网4月2日电(张乃月)彭博社当地时间4月1日援引知情消息人士称,受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影响,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考虑将入门级汽车撤出美国市场
2025-04-02 09:56:00
入住“地铁房”噪声超标该怎么办
自测噪声大开发商却说合格 业主希望建隔音屏却无人认责入住“地铁房”噪声超标该怎么办昌平区龙湖云璟小区的多位业主近日联系本报称
2025-04-02 09:56:00
气温回暖,迎来“养发黄金期”专家支招:日常做到这几点,留住“三千烦恼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随着气温攀升,人体新陈代谢逐渐旺盛
2025-04-02 09:56:00
昨天(4月1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本次展览包含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
2025-04-02 10:12:00
鲁网4月1日讯(记者 范梦琪 通讯员 王培录 靳业康)3月27日下午,一位女士焦急地来到农行宁津县支行营业部,大堂工作人员热情询问办理什么业务
2025-04-02 10:14:00
鲁网4月2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赵恒娜)为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3月27日,淄博市淄川区柳泉幼儿园开展师幼共读阅读活动
2025-04-02 10:16:00
黄山警方:26人在鸡鸣猪叫掩盖下聚赌被抓
大皖新闻讯 黄山市屯溪区某偏僻农家的猪圈与鸡笼之间,在鸡鸣猪叫的掩盖下,26人正沉迷于赌博,突然,大批民警来到,现场,涉赌人员全部被控制
2025-04-02 1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