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全国25地出台育儿补贴措施,是否纳入一孩家庭仍存争议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30 17:04:00 来源:界面新闻
全国25地出台育儿补贴措施,是否纳入一孩家庭仍存争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浙江省常山县印发《常山县优化生育政策的若干措施(试行)》(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一揽子生育支持措施引发广泛关注。

《若干措施》明确,对于常山县双方均为初次结婚登记且女方年龄在2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至少一方为常山户籍),给予1000元的奖励。

《若干措施》还提出,对在县内医疗机构生育的二孩、三孩且子女落户该县的家庭每年分别给予5000元、10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子女满3周岁止;在县内托育服务机构入托的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按孩次每年分别发放500元、1000元、2000元的托育补贴。

常州县位于浙江西南部,隶属于衢州市,人均GDP在浙江市县中排名靠后。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以来,常山县常住人口已经连续5年下降,且总体呈现降幅加速趋势。2018年,全县总人口(不含服现役人员)为344267人,比上年减少726人;到2022年,全县总人口(不含服现役人员)为337893人,比上年减少1797人。

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后,各地政府出台育儿补贴等政策支持生育已不再罕见,但政策目标对象普遍针对二孩和三孩家庭,一孩家庭很少被支持生育政策覆盖。常山市此次出台的措施中,虽然育儿补贴也未覆盖到一孩家庭,但托育补贴将所有生育家庭覆盖,被认为是一大进步。

8月29日,人口研究智库“育娲人口”发布《中国育儿补贴报告2023版》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25个地区(包括省、市、县(区))出台的育儿补贴措施,目标对象主要为二孩三孩家庭(尤其是三孩家庭),只有宁陕县、深圳市、温州市等少数地区把一孩也纳入育儿补贴的范围。随着中国人口形势趋于严峻,越来越多人口学专家呼吁,应该将一孩家庭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内。

全国25地出台育儿补贴措施,是否纳入一孩家庭仍存争议

资料来源:各地政府网站 育娲人口制图

2023年6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人口与健康》杂志发表文章认为,一孩生育的萎缩和推迟是拉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数据。中国总和生育率从2019年的1.52下降至2022年的1.07。分孩次看,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能生且愿意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明显减少。一孩生育率下降将进一步降低二孩和三孩生育率,加剧生育水平下降趋势。

贺丹认为,就目前中国生育结构来看,一孩的提升空间还很大。为此,她建议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异,从全周期、全过程的视角设计生育支持政策措施,避免出现一孩不补、二孩少补、三孩多补的差异化递进式支持政策,着重改善家庭初次生育养育的过程体验,提高一孩家庭生育的获得感和再生育意愿。

贺丹的建议获得许多支持,但“取消孩次差异”的观点引来不同看法。《中国育儿补贴报告2023版》执笔人之一、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向界面新闻表示,所有孩子都应该一视同仁获得政策支持,但如果从鼓励生育的效果来看,“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异”值得商榷。

《中国育儿补贴报告2023版》认为,虽然一孩也应该纳入育儿补贴范围,但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财政的承受力度。在低生育率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某年的出生人口中,通常是一孩比二孩多,二孩比三孩多。因此,一孩家庭的数量相对较大,如果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将对政府的财政负担产生较大压力。由于养育二孩的经济压力比一孩大,养育三孩的经济压力又比二孩大。因此,育儿补贴金额应该依孩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二孩补贴金额应该高于一孩,三孩补贴金额应该高于二孩。此外,四孩以上也应该发育儿补贴,金额与三孩相同。

国际上育儿补贴的效果如何?《中国育儿补贴报告2023版》梳理国际经验发现,整体看,育儿补贴和生育率正相关,其中法国和北欧国家的家庭福利支出占比高,生育率维持较高水平;南欧国家补贴力度不足,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根据OECD(经合组织)的数据,2019年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南欧国家的家庭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87%、1.48%、1.77%,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7、1.23、1.34;瑞典、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的家庭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32%、3.28%、3.31%,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70、1.53、1.70。

法国是近年来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2019年达到1.86。根据OECD数据,2019年法国的家庭福利支出占GDP比重为3.44%。目前法国已建立比较完善、多样化的津贴制度,涵盖幼儿出生、养育、托幼、对父母收入损失的补贴等多个环节,包括出生奖金、基本津贴、共享教育福利和自由选择儿童保育的补助(教育福利和保育补助不能同时领取),补贴金额依据家庭收入和孩子数量等存在明显差异。

贺丹在前述文章中还认为,生育保障发展滞后,生育支持功能不足也是制约生育意愿的重要原因。因年轻家庭职业发展上升期与生育时间重叠,健全家庭福利和生育保障对年轻家庭生育支持作用明显,对参与劳动就业女性的生育行为影响更大。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中,育儿保障支持功能薄弱,特别是广大灵活就业人员因工作不稳定、就业竞争压力大,制约了其生育意愿。

界面新闻注意到,对于学界关注的制约生育障碍,地方出台生育支持政策时已有所回应。除了育儿补贴政策外,常山县此次出台的支持生育措施还包括,三孩家庭子女可免费享受当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第三孩在学位有空余的情况下,可不受学区限制,按家长意愿在县内选择入园、入学;对就读托育服务专业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并在常山县从事托育工作满三年的常山户籍对象(包括外地户口迁入常山的对象),学费报销50%;对于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父母及其未满16周岁的子女,可以免费乘坐县域范围内的城市、城乡公交,免费游览县内国有景区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2025年元旦起,榆林市推出一次性生育补贴和育儿补贴了。这意味着,陕西至少有3个地级市选择了以“真金白银”支持生育。榆林这个补贴力度大不大2021年5月31日起,国家调整了人口
2025-01-02 19:36:00
多地密集出台鼓励生育举措,专家:还有待加强
...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在浙江绍兴市上虞区,该区制定出台《上虞区优化生育政策(试行)》,明确13条具体政策举措,预计年财
2023-04-18 11:13:00
鼓励生育,杭州又成“模范生”| 新京智库
...成了中国城市的“模范生”。近日,浙江杭州市出台生育补贴(补助)政策。根据这项政策,杭州市的生育补助分为孕产补助和育儿补助两类,均采用一次性发放现金形式。孕产补助方面,怀孕(生
2023-08-17 15:18:00
浙江五市发放育儿补贴,如何缓解“生育难”?
...发布《优化生育政策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出了育儿补贴、托育补贴、初婚补贴、辅助生育补助等鼓励生育的补助政策。至此,浙江省出台生育补贴等财政激励政策的地方达5个,成为全国实行
2023-09-07 11:47:00
...员 王钟的还记得三年前四川省攀枝花市在全国首设育儿补贴金政策吗?“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这在当时引发不
2024-08-22 06:51:00
“育儿礼包”持续升级!相关制度如何更完善?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具体措施包括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加大儿科服务供给等。目前已至少有23个城市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措施。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推出的育
2025-03-21 08:07:00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健康焦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结婚有长假,生育有补贴,托育有场所,购房有优惠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健康焦点)本报记者 申少铁 杨彦帆图①:1月1日凌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妇产中心产科
2025-01-10 06:39:00
我国去年出生人口956万
...的发生风险。 延伸阅读杭州、郑州等千万人口大市出手补贴生育,最多每孩补贴6万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 陈倩 广州报道今年以来,各地促生育政策进入发布高峰期。据2
2023-10-12 16:52:00
...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要求,
2025-03-22 15:5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