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明世宗朱厚熜不顾朝臣反对,坚决要为驸马都尉崔元封侯。这位嘉靖皇帝是史上有名的“白眼狼”,他为何对崔元如此青睐?我们都知道朱厚熜的皇位是通过“兄终弟及”的方式,从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那里继承来的。当时内阁首辅杨廷和认为朱厚熜只有过继成为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才能算是武宗的兄弟,才符合《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说法。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朱厚熜要称伯父明孝宗为“皇考”,而称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叔父,这就是嘉靖朝有名的“大礼议”之争。崔元,明宪宗次女永康公主的驸马,即武宗和世宗的姑父。表面来看,崔元当初前往湖广安陆迎接朱厚熜进京,有“奉迎之劳”。但在礼部官员看来,这不过是“臣子分所当为”,何况本朝并无驸马封侯的先例。
话说明朝礼部官员真是不读书,本朝怎么就没有驸马封侯的先例?世宗立刻抓住文官们言语中的漏洞,举出永乐朝驸马都尉王宁恩封永春侯的例子,把礼部官员们说了个哑口无言。世宗之所以举王宁的例子,一来是将其类比崔元,二来提醒文官们:当年太宗皇帝也是小宗入继大统,你们不要欺人太甚。
上曰:“永乐初年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驸马都尉王宁以翊戴功亦进封永春侯,何得言本朝无故事?元表即如例引进,勿复迟延。”于是给事中底蕴等、御史高越等连章论其不可,皆不纳。—《明世宗实录卷二十》
在世宗的坚持之下,崔元还是被封为京山侯,生前有“乘马禁中,泛舟太液”的恩宠,死后赠左柱国,谥荣恭。那么那位被朱厚熜拿来类比的永春侯王宁是否也和崔元一般福寿双全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站队燕王的政治风险和回报
朱福宁,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女,生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代公主都有自己的名字,虽然史书上不曾记载,但可以通过当代考古,从出土的圹志中发现。洪武元年是大明建国元年,朱福宁又是朱元璋最宠信的孙贵妃之女,我们从这个名字就能感受到老朱当时的愉悦心情。
孙贵妃一共生了两个女儿,长女朱镜静,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封临安公主,嫁给了开国第一功臣、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按这个势头发展,朱福宁也应该嫁给某位开国元勋的后代。
不过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胡惟庸案”,此后的几年内连续多位公主的驸马都没有显赫的背景,朱福宁也不例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福宁被册封为怀庆公主,驸马都尉则是名不见经传的淮安人王宁。
洪武时代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2年)十月,河南、北平一带发生大水。由于马上就要进入寒冬,如果不妥为处理,只怕会引发流民之乱。兹事体大,朱元璋把女婿们派往灾区监督当地有司赈济灾民。
其中负责河南一路的是李祺、欧阳伦和王宁,负责北平一路的则是李坚、梅殷和陆贤。说来也巧,北平是朱棣的封国,可是李坚(大名公主驸马)和梅殷(宁国公主驸马)日后却和燕王在靖难战争中兵戎相见,毫不容情。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蓝玉案”之后,由于大量中高级武官死于株连,朱元璋被迫一面启用众多已经致仕的武官,一面让自己的女婿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中既非勋贵出身,又颇有才干的王宁得到了老朱的青睐,奉旨掌后军都督府事。
后军都督府分管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燕山三护卫和太原三护卫,所以王驸马在平时的工作中和燕王朱棣以及晋王朱棡有很多交集。明初晋王府密档《太祖皇帝钦录》》中,多次记录了王宁前往山西向晋王传旨。那么一个合理的推测,他前往北平的次数也不会少,这恐怕是他在日后的靖难战争中力挺朱棣的关键原因。
驸马王宁赍到敕谕:“晋王知道:即今塞草茂盛,岭之南北地高风凉,无酷暑之热。用心隄备朔方人马,天垂象甚。时刻不敢放心,用心操练。务要马步精锐,以防屯所。带马带军,不问几万,不可调开。务要严饬队伍,控弦以待寇边者。”—《太祖皇帝钦录》
建文时代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朱允炆的基本盘是代表江南大地主利益的文官集团,这批人对当初打压他们的朱元璋怀有刻骨的仇恨。
新君不讲武德,一面下死手整自己的叔父们,一面又极力抬高文官的地位,维护大地主们的利益。比如文官的最高品级从二品升到了一品,被朱元璋排斥在外的“江浙人”重新占据了户部,江南的田赋降到了西北的水平等等。种种行径,自然会引起皇族、外戚和勋贵们的集体不满。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举兵造反,称“奉天靖难”。当时不但一干手握重兵的在外亲王纷纷作壁上观,南京城内还涌动着一股支持燕王的暗流,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王宁和徐增寿。
王宁上文说过,他所掌管的后军都督府和朱棣本身就有工作交集。徐增寿,开国第一武臣追封中山武宁王徐达第三子,燕王的小舅子。徐增寿在朱棣起兵之前就极力为其说项,此后更是暗中为其通报消息。
建文帝疑燕王反,尝以问增寿。增寿顿首曰:“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及燕师起,数以京师虚实输于燕。—《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而王宁的所作所为应与徐增寿相似,因此在被人告发之后,二人被双双打入大牢。建文帝确实心黑手狠,就算王宁有罪,怀庆公主毕竟是你姑母,又何至于把人家的庄田全部没收呢?从他逼死十二叔湘王,残酷折磨五叔周五,纵容臣下欺辱十三叔代王,又对姑母姑父毫不留情来看,居然还在后世有一个“仁慈之君”的名号,真是好笑。
癸未,驸马都尉王宁奏:“旧有赐田及自置田,建文中尽没官,乞复之。”上从之,仍命户部以其所入租准禄米。—《明太宗实录卷十二上》
站队汉王:全盘皆输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军攻入京师,朱允炆在皇宫奉天殿殉国,明朝历史进入了新篇章。燕王在称帝之后,自然要回报自己的一众支持者。徐增寿在城破之前被朱允炆亲手所杀,朱棣追封他为武阳侯,谥忠愍。而王宁同样否极泰来,获封永春侯。
王宁在永乐初年颇受朱棣信任,先是其长子王贞亮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被封为羽林前卫指挥佥事。而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月,王宁带着朱棣的亲笔信抵达北京,陪同世子朱高炽和高阳王朱高煦动身前往南京。当年四月,朱棣下旨封朱高炽为皇太子,朱高煦为汉王。由此可见,王宁作为皇帝的全权代表,本身就显示了朱棣对他的宠信。
永春侯为何失宠?
既然如此,王宁为何最终还是失宠了呢?表面来看,崇好佛老之道的王驸马和推崇道家的朱棣之间,有着三观上的不合拍。有一次朱棣在右顺门和王宁聊天,提到了太祖皇帝当年的事迹,朱老四颇有些心情激动。这里插一句,右顺门是由西华门进入前朝的必经之路,当年朱允炆就是在这里亲手干掉了徐增寿。
看到皇帝陛下怀念先帝,王宁趁机提出一个建议:“世人竭诚诵经,饭僧奉佛,可以福利先亲”。可能王驸马觉得朱元璋也是和尚出身,朱老四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着也会给点面子。未曾想朱棣在仔细思考一番之后,严词驳斥了王宁的观点,意思就是天子把国家治理好,就是最大的孝道,养和尚有什么用?史载王宁“惭而退”。
天子以四海为家,能思天位者亲之所传,大业者亲之所建,天下生民亲之所保。而敬以奉天,勤以守业,仁以临民。使万物得所,四夷咸宾。光昭祖宗,传之子孙,可以为孝。何必能事佛,乃为孝乎?—《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一》
日后王宁失势之时,对他的评价是“外盈中险,恃宠纵恣”,这自然是墙倒众人推的结论。这位永春侯之所以会倒台,是因为他在永乐朝夺嫡之争中站队汉王。上文说到王宁去北京接朱高炽兄弟的时间是永乐二年正月,此时距离朱棣本人登基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朱家老大朱高炽居然一直都还只是燕王世子。
在整个靖难战争中,老大朱高炽的主要职责是镇守燕军的老巢北平,老二朱高煦则跟着朱棣一起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包括靖难第一功臣淇国公丘福在内的一大波武将,都是当初和高阳王一起出生入死铁杆兄弟,于情于理他们都希望汉王能够成为太子。而王宁,也是汉王党的成员。
时议建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善高煦,时时称高煦功高,几夺嫡。—《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七月,丘福率十万大军北伐鞑靼。然而丘福身为主帅,却在当年八月率领千余骑兵轻敌冒进至胪朐河(今蒙古境内克鲁伦河),结果遭到鞑靼军队主力包围,包括淇国公丘福、安平侯李远、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在内的明军主将全部殉国。丘福之死,是对汉王党的一次沉重打击。太子一党趁胜追击,以前文所列的理由将王宁打入大牢。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九月十八日,驸马都尉、永春侯王宁在狱中凄凉离世。
永春侯身后事
驸马死于大牢,儿子又先于自己去世,怀庆公主忍辱负重,抚养嫡孙王彝长大成人。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在北伐班师途中驾崩,皇太子朱高炽于北京登基。虽然王驸马当年站队汉王,新皇帝倒是不计前嫌,为姑母加名号为怀庆大长公主。
上谓礼部、户部臣曰:“朕皇考同气至亲,惟诸叔、诸姑。今诸叔之子皆以册封,诸姑在南京。朕即位之初,虽尝有分赉。而名号未加,朕心有歉。其加宁国长公主及怀庆、大名、南康、永嘉、含山、汝阳、宝庆七长公主皆为大长公主。”—《明仁宗实录卷四》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七月初一日,怀庆大长公主去世,享年58岁。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王彝曾经为永春侯的爵位努力了一把,可惜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虽然当年朱棣给的是世券,也就是永春侯可以世袭,但是现在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认为王宁没有“汗马之劳”,爵位本来就不该世袭,更何况还是罪臣,不许。不过念在怀庆大长公主的份上,英宗还是让王彝承袭了其父王贞亮羽林前卫指挥佥事之职。而在王彝死后,朝廷又特旨允许其子王升袭职。
辛酉,怀庆大长公主嫡孙、故羽林前卫指挥佥事王彝子升求袭父职,诏特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一·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九》
结语:永春侯王宁本质上是一个文人,《明史》记载其“能诗”。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举人陈琏曾经有一首诗:《驾幸朝天宫醮坛和永春侯韵》,这里的永春侯自然是指王宁。
斋居宣室致深思,法驾从容出玉墀。琪树才看甘露降,璇霄又见庆云飞。天香霭霭浮龙衮,仙佩珊珊集凤池。万国臣民沾圣泽,喜闻词赋颂明时。
此外王宁推崇佛家,因此他和朱棣的谋士、素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关系非常好,二人常常组织诗茶之会,风雅得很。不过姚广孝是朱棣用来辅佐太子、培养太孙的重要人选,王宁作为他的好友,怎么会是汉王党呢?不解。
宁,字清真,戚里中以雅著,尝与姚少师、释南洲为斗茶之会,有诗流传长安,以为韵事。—《列朝诗集·乙集·卷七·金粟公子王贞庆》
《列朝诗集》是明末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所著,而被称为“景泰十才子”之一的王贞庆,是王宁和怀庆公主所生的次子。可惜了这样一个才子家庭,最终倒在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21: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