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种大田的‘利器’就是科技”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01 04: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种大田的‘利器’就是科技”

3月17日,韦小川与农技部门工作人员在大河镇先锋社区农业园区查看苗情。 本报通讯员 周濬摄

本报通讯员 周亭松 张敏 周濬

当下,正是整地翻耕的好时节。安康市汉滨区高级职业农民韦小川调动几台农机同时作业,为玉米播种做好准备。

在汉滨区大河镇先锋社区,双溪河冲积形成的连片田地一眼望不到边。旋耕机驶过,新翻的泥土散发出春的气息,引来几只喜鹊觅食嬉戏。目送机器远去,韦小川说:“还要继续创造条件,让小田变大田、分散变集中,便于大型机械耕作,这样才能减工降本、提升单产。”

今年52岁的韦小川曾是一名面粉厂的工人。20世纪90年代下岗后,韦小川几经闯荡,最终把兴业的目光锁定在家乡的农田上。2011年以来,他先后在关家、早阳、大河等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成立陕西安康秦叶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粮、油、菜种植产业,建成大棚80座,通过土地租金、工资收入、提供种苗、回收产品等方式,带动400多户农户增收。

“搞农业十几年,我对农业一直有一种情怀。说实话,我就是见不得好田好地闲了、荒了。”韦小川说,“我目前种大田的‘利器’就是科技。”

为了更好推广智慧农业,3月17日,韦小川特意邀请安康学院的专家到大河镇先锋社区实地调研。围绕产学研合作和智慧农业监测服务平台建设,专家们在秦叶情先锋农业园区现场查看各类农业设施并调试设备,与园区人员深入交流。

安康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东红表示:“我们的想法是,通过该园区的智慧农业监测服务平台,让农业生产的各项数据完成实时采集、传输、分析,从而降低科技服务成本,推动农业发展。”

专家们的话说到了韦小川的心坎上。安康城区到先锋社区单程70多公里,请专家实地来指导着实不易。如今,有了智慧农业监测服务平台,很多难题在线上就可以解决。今年,他打算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交流,打造研学基地,实现合作共赢。“通过这次合作项目的实施,我们要在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上迈出更大的步伐。”韦小川说。

除了线上的“科技智囊团”,线下,韦小川还有一支科技感十足的“农机队伍”。

秦叶情先锋农业园区的最北部,有一块面积50亩的试验田。如今,这片曾经的撂荒地,在韦小川和农技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全市油菜、小麦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这两天正是油菜蓝跳甲、小麦蚜虫防治的关键期,农技人员现场指导配药,实施飞防作业。“这些年,我们为几个园区购置了旋耕机、起垄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中小型农业机械64台,实现了育苗、施肥、整地、插秧、收割等全程机械化。今年新购买的功能齐全、科技含量高的轮式农机,可选爬行挡或梭行挡,还可浮动调节耕地深度,满足多种作业需求。”韦小川说,公司培育了11名农机操作手,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集中育苗、统防统治和各类农业生产机械化服务。

在汉滨区早阳镇高举村,秦叶情现代农业园区的双层大棚内,10多位工人分工协作,牵线、取苗、定植、浇水,辣椒移栽场面热火朝天。园区技术人员陈永文说:“今年栽的品种是陇椒37-94,整个棚要栽8000苗。它的特点是抗高温。我们第一次试种,试试它的产量和品质。”

这座大棚里,通道左右两侧的田垄分别使用了黑白两种颜色的地膜,这是为什么?韦小川说,这是他今年的“科研项目”。原来,他想要直观比较两种地膜的效果,为下一季种植寻找“最优解”。

今年,韦小川还加紧建设粮油加工厂。目前,加工厂主体已经落成,小麦收获时就能投入使用。韦小川认为:“通过粮食加工打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品质,然后卖出个好价钱,让种粮农民有赚头,农业发展才有前景。”

坚信科技的力量,在农田里“做实验”。这个春天,秦巴山区新农人韦小川立足当地实际,坚持科技兴农,聚焦增产增收,让传统种植“老三样”粮、油、菜持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用科技之光照亮秦巴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是像韦小川一样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的共同梦想。

去年,汉滨区持续推进撂荒地治理和“非粮化”整治,全年治理撂荒地1.6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3.68万亩,被省政府通报表彰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项目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

汉滨区农技站副站长黄长虹说:“2024年,全区预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60.3万亩、油菜种植面积23万亩、大豆种植面积6万亩。同时,强化技术培训和人才培育,以农机农技促增产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田“高标准” 丰产“底气足”
...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在此基础上,运用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积极推广无人机飞播等兴农新科技,以现代化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
2023-04-20 07:28:00
秦巴新麦客  “三夏”显身手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实现小田变大田。同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积极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验示范、作业补助等项目,充分利用政策,持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
2024-06-03 06:18:00
...亮正在对新安装的桁架式喷灌系统进行巡检。一望无际的大田里,越冬小麦开始返青,上面横跨着一台大型喷灌机,四个跨度,200多米宽,看上去非常壮观。“采用桁架式灌溉系统浇地,只需要
2024-02-26 02:58:00
广袤田野里满满“科技范”
...。提升种苗繁育供应能力,建设特色优势种苗中心。重视大田作物主推品种选育,推进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强化种业市场监管。聚焦智慧农业、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关键领域
2024-05-24 01:29:00
写字楼里农事忙 “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
原标题:写字楼里农事忙 “数字大田”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提到春耕春管,可能大家首先联想到的是在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上,农机穿梭,农民耕作的忙碌景象。然而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间写字楼里,
2024-04-11 11:54:00
湖北潜江:“小田变大田”促增收 科技赋能展“丰”景
...的陈凤平,当初之所以流转这块地,就是看中了“小田变大田”的潜力。经过田块拆零并整,1800多块田变成了1块地,有效耕作面积增加了近400亩。“小田变大田”之前,机械化率不到4
2023-09-16 18:16:00
大田装上科技眼  虫情墒情可监测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金台把示范田变成增收田大田装上科技眼 虫情墒情可监测本报讯(记者鲁淑娟)路相连、渠相通、田成方,举起相机随手一拍,就是唯美的大片……近日,位于宝鸡蟠龙高新区的光
2024-04-28 14:14:00
“小田变大田”绘就农业发展新画卷
...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韩城市结合实际,开展“小田变大田”的探索与实践,一场围绕“田”的改革正在韩原大地落地、生根、发芽。让“边角地”变“希望田”韩城将“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
2024-04-13 01:14:00
...心的因素其实就是我们的后台的人工智能技术。那么数字大田会给春耕带来哪些变化?循着这些年轻人农业数字化应用服务的足迹,我们来到了江苏海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
2024-04-15 00: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这碗“肥坨坨”唤起多少人的思乡情
今天这碗“肥坨坨”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布依八大碗中必不可少的一碗——红烧肉炖豆腐。“肥坨坨”虽说是五花肉,实际上它们并不是标准的三线五花肉
2025-09-05 18:19:00
药膳饮、烘焙品火出圈!潍坊市中医院解锁养生新方式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你点的不只是一杯普通茶饮,而是中医师为你精心配制的“养生方案”。近日,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门诊大厅设立了“杏林水铺”与“杏林烘焙”专柜
2025-09-05 15:44:00
助力非遗少年走向世界,inne因你以科学营养守护文化传承之光
近日,一组中国少年的主题海报登录纽约、东京、首尔地标大屏,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广泛热议。画面中,来自广东的7岁英歌舞传承人陈楷铭
2025-09-05 12:31:00
第17届闻景古中医文化大会在贵阳落幕,共探传统医学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
2025-09-04 11:00:00
四川友谊医院免疫靶向治疗受关注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持续探索引起多方关注。该院通过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2025-09-04 11:32:00
四川友谊医院获CSCO“省市级优秀单位”称号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生活质量,更与治疗质量密切相关。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因其在肿瘤营养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实践
2025-09-04 11:32:00
既减重又拿奖 河北省2025健康体重管理大赛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2025-09-04 11:32:00
假体形状怎么选?圆形还是水滴形?厦门美莱解码隆胸美学
当女性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身体曲线时,胸部形态往往承载着超越生理层面的审美期待。随着医美技术的成熟,假体隆胸已成为重塑自信的重要方式
2025-09-04 15:09:00
尖峰眼科:年轻人热捧的“个性化近视手术”靠谱吗?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摘镜,并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郑州尖峰眼科医院积极推出个性化近视矫正方案,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优视力
2025-09-04 15:10:00
成都军建医院:20余年专业见证,颅面神经疾病患者首选
在西南地区,颅面神经疾病一直是困扰许多患者的难治疾病。疼痛、面部抽搐或麻木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对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困扰
2025-09-04 15:43:00
总要来一次曹县|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曹县特色旅游消费提示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之后,陆续孕育了商朝名相伊尹、战国军事家吴起
2025-09-04 16:41:00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出“便捷配药”,中药特饮扫码直邮到家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张倩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便捷配药”服务。该服务依托成熟移动支付系统
2025-09-04 17:3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
2025-09-04 23:31:00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注意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随着新学期全面开启,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学生集中返校、探亲出游交织,人群流动与聚集明显增加
2025-09-05 02:27:00
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让“沉睡”资产再生金
近年来,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借力白云山风景区发展优势,成功将一座废旧电站打造为集餐饮
2025-09-05 0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