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在农田里学生物,在建筑上学几何
学科融合走进农村小学

同学们来到实践基地学习给茄子打杈。“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它有哪些特点呢?”5月22日,在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中心小学,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这堂课以“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为主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当前教育领域,学科融合成为一种新趋势,它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最近,这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已经走进乡村,为农村孩子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
“我们的教师会结合农业知识教授生物学,通过实地考察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学原理。再比如在数学课上,老师们通过实际的建筑项目,让学生们学习几何学和测量学,将枯燥的数学公式转化为有形的、可操作的项目。”胡屯镇中心小学校长孙伟告诉记者。
“明显感觉孩子在学校学的东西多了,主要是知识面广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东西。”五年级一班朱语扬的家长朱南南说。
胡屯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农村学校,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实行,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茌平区,乡镇学校采用“大思政课”的创新理念,将课堂转化为学生喜爱的学习体验。“思政课不仅限于教室内的学习,而是真正地融入了社会与时代的广阔背景。”茌平区教育和体育局党建办负责人张宁说,通过将传统的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拓展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动教材。这种教育模式的创新,有效拓宽了全面育人的新路径。
农村大众报记者 向雨瑶
通讯员 刘明明 常 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