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等唐玄宗也没有闲着,他搞出了一个“四子分制”的格局,试图以此节制太子李亨,可太子李亨直接以力破巧,擅自称帝了。
看到这些客观事实之后,大家难免会有一个疑问:连唐玄宗都猜忌不已的西北军区,太子李亨为什么可以轻松玩转呢?
事实上,在太子李亨初到灵武时,当地军头整天摆着一副无法无天的嘴脸,就好像天老大他老二一样,等到太子李亨(唐肃宗)称帝之后,这种感觉更明显了。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他们觉得皇帝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只要他们愿意,似乎随时都可以化身为董卓、曹操。
可事态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当唐肃宗很傻很天真地把脸伸到军头面前让他们动手打的时候,这帮军头却猛然发现:这个手伸不出去,这个耳光打不得!
比如说,在唐肃宗刚上位时,大将菅崇嗣竟敢在朝堂之上背对唐肃宗坐着,与其他人谈笑自若。
面对此情此景,大臣李勉直接参奏:这是标准的大不敬之罪,先把这货抓起来再说!
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属朝廷右武,勋臣恃宠,多不知礼。大将菅崇嗣于行在朝堂背阙而坐,言笑自若,勉劾之,拘于有司,肃宗特原之,叹曰:“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也”。
菅崇嗣被抓起来以后还觉得这事不大,这就侧面表达出一个意思:我不就是不敬一个傀儡皇帝吗?你们干嘛要这样兴师动众呢?
对于菅崇嗣的这个观点,唐肃宗是认可的,所以他为菅崇嗣找理由开脱:这就是个粗人,估计昨天晚上喝多了宿醉未醒,再给他一次机会吧,只是请大家以后别干这种事了。
唐肃宗尽管为菅崇嗣做了解释,但同时也表扬了李勉,认为他是人臣典范,大唐帝国的尊严就是靠他这类忠臣抬起来的。
坦白说,唐肃宗这个应对方式不伦不类的,你说此时的唐肃宗到底是强势还是弱势?
从理论上讲,当强势皇帝在上面发表重要讲话时,你就是大声咳嗽一下都是罪过,菅崇嗣如此嚣张,唐肃宗完全有理由收拾他。
可如果是弱势皇帝遇到这种情况,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来看南明时期的一个例子。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和叔叔郑鸿逵是两位佣兵大佬,平时在隆武帝面前也不知道收敛,有一天摇着扇子就上殿了。
户部尚书何楷看不惯郑氏兄弟的这种嚣张做派,于是就在隆武帝面前指责这两兄弟。结果自然是捅了马蜂窝,郑氏兄弟大有要砍死何楷的意思,隆武帝也保不住他。
为求保命,何楷最终决定辞官回乡,可走到半路上,他就被郑氏兄弟派出的人堵住了,最后耳朵被割掉了。郑氏兄弟就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这就是给皇帝当狗腿子的下场!
王奖其凤节,命掌都察院事。鸿逵扇殿上,楷呵止之,两人益怒。楷知不为所容,连请告去。途遇贼,截其一耳,乃芝龙所使部将杨耿也。
看过何楷的下场,我们再回过头来聊聊唐肃宗:李勉敢站在皇帝的立场呵斥菅崇嗣,而唐肃宗却不敢惩罚他,这不是说唐肃宗太软弱了,或者说西北军头太软弱?
用大道理来讲,如果唐肃宗不软弱,他完全可以顺着李勉的意思严惩菅崇嗣,但他不敢;
用大道理来讲,如果西北军头不软弱,他们完全可以用收拾李勉的方式给唐肃宗一点颜色看看,但他们不敢。
这其实就是唐宋之交,或者说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时的尴尬所在。
此时,豪门士族几乎已经成为了历史,但由于大唐内地长期处于太平环境中,西北军区又被唐玄宗管得死死的,所以军阀集团还未形成,官僚集团却已经开始茁壮成长。
在这种背景下,皇权并不像豪门士族时期(两晋南北朝)那样脆弱,却也不像官僚集团鼎盛时期(宋元明清)那样强势。
正因如此,西北军区的各大军头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唐肃宗:俯首帖耳肯定不行,但造反又没这胆量,咋办呢?
对于西北军区各大军头而言,他们此时最好的选择是当曹操,而且是早期的曹操那样:确保皇帝不敢拿他们怎么样,而他们则会相对恭敬地对待皇帝。
可对于唐肃宗而言,他显然不想当汉献帝,但他初至西北,也不能盲目地集权,所以他决定暂时放过菅崇嗣,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在官僚政治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行政经济领域的官员,权力主要是源于皇权为代表的秩序,如果皇权为代表的秩序崩溃了,他们的权力就会失去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9:45: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