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总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人们为什么不去开荒种粮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2 12:55:00 来源:戏说三国

相信看过历史剧或者熟读历史的都了解,上数百年甚至更远,经常会出现粮食不够吃,饿死人的情况,但我们都知道,在那个时候,我国人口并不是非常多,可以说土地是非常多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开荒种粮呢?

古代总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人们为什么不去开荒种粮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科技没发达的时代,农业生产力水平是很低的,它们只有简单的铁器,如镐头、锄头、犁铧,耕牛是那时候最重要的高档农耕设备,没有任何其他可以普及的农耕设备。

古代总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人们为什么不去开荒种粮呢?

而且种地,就是靠天吃饭。如果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大家才可以过上一个安稳太平的丰收年。一旦遇上旱灾、涝灾、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粮食就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就可能会出现逃荒现象,更严重的甚至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陶渊明曾写过一句“晨起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诗句,他又写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诗句,这充分说明,由于古代的生产工具落后,技术落后,就算非常辛苦,也没办法取得好收成。

古代总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人们为什么不去开荒种粮呢?

其次,即使是荒地土地拥有者不是农民

封建社会都是实行封地封侯的制度就连荒地都是皇上封给了那些宗亲、官员,大量的土地被权贵所占用,那是“火炉烧粑各有主”,属于私人财产。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农民一般是不敢去开垦荒地的。

古代总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人们为什么不去开荒种粮呢?

最后就是战乱较多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战乱爆发其实较为频繁,而每当要打仗的时候,朝廷都会大量征兵,这就导致国内的年轻劳动力大幅度降低。

百姓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办法去投入精力开垦荒地,毕竟垦荒本身是一个大工程,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并不少,百姓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填饱肚子都算是很不错了。

古代总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人们为什么不去开荒种粮呢?

总之,在那个封建时代,老百姓如果想要用地的话,只能把土地的一些粮食分给地主,这样一来,地主手上粮食确实是很多,可是老百姓只有一点。这样一来,真的是撑的撑死,饿的饿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14:34: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粮食,总会,不够,人们,情况的资讯:
粮食不够吃古人为什么不去开垦荒地
...社会都在呼吁,要保护耕地。否则的话,我们将会落得个粮食不够吃,再次闹饥荒的危险。但是,古代和现在刚好相反。古代的人少,地多,粮食却也经常不够吃,这又怎么理解呢?有人可能会说,
2023-04-23 15:33:00
7天一次的夫妻生活,是够还是不够的呢
...要保持健康,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50岁之后,人生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遇到一些艰难困苦的事,人都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对困难不要太在意,要以一种平和、开放的态度去面
2023-07-29 11:01:00
春风化雨润心田   凡人善举暖人间
...名热心人,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却乐善好施。当年,她家粮食不够吃,许多时间用红薯当主食,每年都会晒许多红薯干。到了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吃红薯干,还要省着吃。在当地,有的人家连红
2023-05-06 08:23:00
美团“青山计划”联合中饭协发布《餐品分量信息描述指引》
...获得了一份环保礼品。据悉,美团外卖“神抢手”在世界粮食日前夕上线了“美食不浪费 一起来光盘”主题直播,号召更多用户参与节约粮食行动。同时,美团“青山计划”联合中国饭店协会发布
2023-10-16 16:13:00
媒体聚焦高温如何影响经济:极端天气对粮食市场影响有限
...遭遇极端强降雨侵袭,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就粮食而言,极端天气会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冲击,但对粮食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影响粮食质与量高温暴雨等带来的干旱洪涝灾害,会直接影
2023-08-14 10:07:00
年关将至,有五样东西可能会面临上涨,普通人提前做好准备不吃亏
...众所周知,化肥对于农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管是粮食还是各种果蔬的种植,都离不开化肥。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化肥现在不足以满足农户的需求,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情况下,也就导致
2023-01-29 11:15:00
...呛菜伴随乡人们度过缺衣少食的寒冷冬季。家里土地少,粮食产量不高,而呛菜储存的时间不够长,母亲是不种呛菜的,自然也不做呛菜。母亲喜欢种萝卜,每年冬季,母亲把地里的萝卜全部进行腌
2023-01-19 12:45:00
古代饥荒时,为何古人宁愿啃树皮都不去捕鱼
...,老百姓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并不只是依靠粮食去充饥,一些老百姓他们在种田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地主的压迫,必须缴纳地税才可以。原先的老百姓本来粮食就少,交完税之后所剩
2022-12-29 11:52:00
为何诸葛亮北伐粮食总是不够
刘备打仗多年很少缺粮,为何诸葛亮后来北伐,粮食总是不够?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地区缺粮,刘备征战
2023-06-09 1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