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像贾玲一样“热辣滚烫”
对话打拳健身的女白领:释放压力,活出自我
雅菲在进行拳击训练。■摄影 颜筱依
贾玲执导并主演的电影《热辣滚烫》,成功带火了拳击运动。为了减肥,为了改变,更为了能够赢一次,电影里的杜乐莹勇敢追梦,成功站上了拳击台,完成了华丽蜕变。
在我们身边,在现实生活当中,其实有更多的“乐莹”,她们喜欢拳击,挥汗如雨,不退缩,勇敢拼,深入发掘自己,驱动自身潜能价值的不断释放。
外企女白领也减了100斤
享受跌倒再爬起的感觉
室外的雨水淅淅沥沥,外滩附近的一处老式里弄里,一家拳击馆却是热火朝天,不时响起打拳的节奏声和呐喊声,洋溢着燃烧卡路里的快感。
与电影里的杜乐莹一样,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桂世宇也通过打拳成功减重100斤。“更准确一些的话,是减了97斤。”桂世宇身高接近1米8,一年半的减重历程,桂世宇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改变与惊喜。走进电影院的时候,主角的一点点变化,让桂世宇很有代入感。“我们和职业运动员不同,他们强大,不只是因为自己,更因为他们代表着队伍甚至国家,所以不得不强。”桂世宇说,在偶尔打实战的时候,她的要求不高,就是要让自己每次更强大一点,“我很喜欢那种差点就要被打败,但又通过自己努力从而战胜对手的喜悦感。”
在职业拳击手中,桂世宇更喜欢在去年才加冕为职业拳王的40岁老将张志磊,“别人是很早转职业,他快40岁了才转职业,一边挣钱养活自己,一边在追逐梦想,对于很多想要转职业的年轻选手、对于我们这种上班族,也是一种激励和促动。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克服打拳的恐惧感
敢拼才能活出真正自我
电影《热辣滚烫》里,乐莹如愿参加拳击比赛,面对专业的拳击选手,她完全处于劣势,每一个回合都是在勉强支撑。尽管输掉了比赛,但全场的唯一一次击中,对她来说,却是专属于她的胜利。
尽管拳馆里也会组织实战,但走到外面的世界,与其他场馆的对手来一次硬碰硬的较量,却并不是谁都敢于尝试的。经过艰苦的训练和备战,倪姐在2023年7月成功站上拳台,挥出了属于自己的重拳一击。
回忆唯一的一次参赛经过,倪姐嘴角挂着笑容,她说,确定了比赛时间后,自己其实只有三周的备战期,“实战和训练完全是两回合。训练打靶的时候,你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用尽全力去打中点位,但到了实战,对手的性格、站位、出拳习惯都是在变化,必须要学会思考,学会走位和变化。我也是通过比赛,真正了解了拳击运动的内涵和意义。”
“电影里看着乐莹几乎毫无还手之时,我其实有很强的共情和代入感。我很少哭,但前几天我和一个男生对练,我是被打哭的,甚至有些崩溃,我能理解乐莹,那种想反抗却反抗不出来、没办法释放压力的挫败感。”倪姐说,就像乐莹就击中了对手一次,如果能够成功打到对手,自己一整天都会很开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像杜乐莹一样麻木,没有目标,缺乏勇气去改变。但是,只有敢于改变,敢于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真正活出自己,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不在乎减不减肥
以训练开启活力的一天
减肥或比赛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参与拳击,或许只是以这种健身的方式,保持充满健康活力的生活状态。
在尝试拳击之前,电影里的乐莹一度很颓废。在一家外企工作的雅菲,当初练习拳击,无非就是让暂时待业在家的自己变得更有活力。“我那个时候刚好在家,如果天天躺在家里,就会日夜颠倒,变成了宅女。”那段时间,雅菲依然坚持去上早上7点半的早课,“给自己一些早点起床的动力,上完课可以去做很多事情。”
雅菲告诉记者,很多拳友都很喜欢早上的大课,“出一身汗,激活身体的同时,让大脑变得更清醒,感觉一整天都有能量往身体里输送,工作起来很有干劲儿。”在雅菲看来,拳击是一项逻辑性很强的运动,在进攻的同时还要学会预判和思考,如何才能躲掉对手打过来的重拳,“我们这里很多拳友都是毕业于名校的高材生,打拳的人都很聪明,因为你的脑子一直在转,我觉得打拳不太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作为一名护士,史雅琴日常的工作繁琐而又劳累。前两年有疫情的时候,她还前往位于金山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与高强度的救治工作。“需要通过运动来排解一天或是一周来的工作压力。”可能父亲喜欢拳击的缘故,史雅琴早在2016年就开始接触拳击,“不像桂世宇能减100斤,这么多年我最多的时候也没减过5斤,但每次训练完,就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有时候,工作间隙我也会挥挥拳,缓解一下疲劳。”
史雅琴看上去柔柔弱弱,可一旦打起拳来,动作规范到位、干脆利落,眼神坚毅,透着一股子飒爽,“拳击是一个全民运动,练习这个项目之后,确实增添了工作的能量,也能摆脱工作中的不愉快,营造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一起参与,在人生的跑道上勇敢前行,在运动中发现自我、挑战自我、突破自我。”
■劳动报记者 王卫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