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19: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左宗棠,一个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他的丰功伟绩之外,却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感情故事。

当他已经年逾七旬之时,与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小妾步入婚姻殿堂,世人为之侧目。然而,在他们的新婚夜,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个举动,却让小妾感激终生。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发生在清朝晚期的故事,见证一位民族英雄如何用自己的行动,为一个年轻女子带来了生命的转机?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左宗棠:清朝最后的硬骨

提及左宗棠,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在平定新疆、收复伊犁的卓越功勋。这位被誉为"清朝最后一根硬骨"的民族英雄,一生坚持正直,兴办洋务,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事迹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之一。然而,在他晚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当时,71岁高龄的左宗棠被慈禧太后赐予一名17岁的宫女章怡为妾。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年龄差距,足以让人想象一个年轻女孩在面对这样的安排时,内心会有多么的彷徨和痛苦。作为一代功勋卓著的将军,左宗棠的人生轨迹可谓跌宕起伏。

从少年时代就立志报效国家,他先后平定了陕甘、收复了新疆,为清王朝挽回了颓势。这些辉煌的战功,也让他在朝廷上声名鹊起,成为慈禧太后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然而,就在左宗棠即将完成自己的毕生理想时,他却遭遇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阻碍。当时的朝廷大多数大臣都反对出兵收复新疆,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的代价。只有左宗棠一个人坚持认为,新疆作为祖国的一部分,绝不能轻易放弃。

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争论后,慈禧太后终于支持了左宗棠的决定。但她也明确表示,朝廷只能提供300万两银子作为军饷,其余的费用需要左宗棠自行筹集。这对于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慈禧太后:权力的操控者

作为当时掌权的皇太后,慈禧对于左宗棠的功勋自然是忌惮重重。她担心这位功高震主的老将军日后会对她的统治构成威胁,因此决定亲自安插一名眼线,时刻监视左宗棠的一举一动。

慈禧太后的这一决定,无疑体现了她对权力的执着追求。作为一个女性,她能够在男性主导的封建社会中登上至高无上的地位,靠的正是她那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无情的权谋。她深知,只有时刻掌控住身边的重要人物,才能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不被动摇。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而章怡,正是慈禧挑选的最佳人选。她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才貌双全,而且机警聪慧,很适合担任这个"暗桩"的角色。慈禧相信,只要将这样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赏赐给左宗棠,必定能够牢牢地控制住这位老将军的行动。

在慈禧的授意下,章怡被强行送进了左宗棠的府邸,成为了他的小妾。这对于一个出身名门的女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原本以为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却没想到最终沦落到成为一个老将军的妾室。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章怡:命运的无奈

作为一个出身名门的女子,章怡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她曾经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可是,现在这一切都化为泡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命运。

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往往是被男性所掌控的。即使是出身高贵的公主,也难逃被迫嫁人的命运。更何况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她们的人生轨迹往往都是由权力者一手操纵。

对于章怡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沦落到成为一个老将军的妾室,这也是对她尊严和自尊的极大侮辱。在绝望的边缘,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新婚之夜:温暖的惊喜

对于一个年轻女子来说,被迫嫁给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们不仅要放弃自己的青春和梦想,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嘲笑。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往往是被男性所掌控的,她们的人生轨迹往往都是由权力者一手操纵。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沦落到成为一个老将军的妾室,这无疑是对她尊严和自尊的极大侮辱。在绝望的边缘,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惊喜出现了。当左宗棠踏进洞房,看到满室的红色喜被和闪烁的蜡烛时,他并没有像其他老头子那样垂涎欲滴。相反,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对身旁的章怡说道:"算了吧,我这把年纪做你的爷爷还差不多,还纳什么妾呀。你还是来给我做孙女吧。"

这简单的一句话,如同一股清泉,浇灭了章怡内心的恐惧。她顿时热泪盈眶,跪倒在左宗棠面前,连连叩谢。从那一刻起,左宗棠便成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恩人。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恩人与知遇之恩

左宗棠之所以会对章怡如此善待,除了出于自己的善良和正直之外,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作为一代功勋卓著的将军,左宗棠深知权力的可怕,也明白被权力所操控的人是何等的无助和绝望。

在他的眼中,章怡无疑就是一个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可怜女子。作为一个年轻貌美的宫女,她本应该拥有美好的未来,却因为慈禧太后的一念之间,而沦落到成为一个老将军的妾室。这种命运的无奈,也让左宗棠感到十分心痛。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因此,左宗棠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章怡的命运。他不仅供给她衣食无忧,更是悉心教导她做人处事的道理。左宗棠深知,一个年轻女子在那个时代,要想过上安稳的生活,就必须嫁入一个良好的人家。

在临终前,左宗棠还特意嘱咐自己的儿子,一定要为章怡物色一个好的人家,让她远离是非,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份对一个年轻女子的关怀和体贴,无疑让章怡感激涕零,终生难忘。

71岁左宗棠纳17岁小妾,小妾为何感激终生

结语

左宗棠用自己的行动,为一个年轻女子带来了生命的转机,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这份知遇之恩,将永远铭刻在章怡的心中,也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正如一缕阳光,终将穿透重重黑云,照亮大地;一颗种子,终将在泥土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在任何黑暗的时代,只要有一线希望在闪烁,就永远不会绝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0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左宗棠收复新疆大臣提议封一等公,慈禧说了一番话,降为二等侯
光绪四年五月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奏报递至京师,两宫太后以幼帝光绪的名义下旨,令内阁九卿论功行赏。恭亲王奕訢、军机大臣宝鋆等,建议援引道光朝长龄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封公的先例,晋左宗棠为
2024-02-23 21:36:00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有哪些困难?为何没能收复全境?
...会,边疆危机四起。在挽救国家兴亡的历史中,流传着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壮绩。可为什么左宗棠没有乘胜追击,收复新疆乌孜别里山口外的全部土地,却在伊犁停下了脚步?清朝末年,沙俄早
2023-02-03 20:39:00
左宗棠纳章怡为妾,慈禧赐宫女奖励英雄
1881年,71岁的左宗棠奉命娶17岁的章怡为妾。洞房花烛夜,章怡轻解罗裳:“大人,我来伺候你吧。”左宗棠却说:“我不要你做妾。”章怡生得花容月貌,乖巧可人,能和这样的姑娘成亲是
2023-02-08 13:47:00
左宗棠作为汉臣是如何站稳脚跟,得到慈禧的青睐的?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
2023-01-28 17:52:00
左宗棠筹集军费,左大人为何放话哪家银行利息高用谁
左宗棠将军,是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实干,拯救摇摇欲坠的满清。可以这么说:左将军是中国近现代,贡献最大的几位人才之一。慈禧太后将收复新疆的重任,放置于左宗棠的
2024-03-24 17:18:00
聊聊晚清第一重臣左宗棠之死
...,可也因为他的耿直,让慈禧太后对其又爱又恨,他就是左宗棠。晚清第一重臣左宗棠之死,慈禧悲怆,遗言更是令人潸然泪下。左宗棠是一大器晚成之人,他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索
2022-12-29 11:51:00
慈安太后暴卒,真的是被慈禧害死的吗?
...最重要的名臣之一,也是朝廷收付伊犁的主要领导人——左宗棠清末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在我们的左宗棠,左大将军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从板凳上跳了起来,大喊:鬼乎!(出了鬼了)要
2023-03-08 11:46:00
...禧本人奢靡不已,宫中贿赂的风气更是颇为严重。比如,左宗棠收复新疆立了功劳,被慈禧召见。见慈禧前,左宗棠就先被宦官们勒索了一道。宦官们让左宗棠交三千两的“陛见关节费”,左宗棠不
2023-05-09 10:40:00
慈禧为了给左宗棠一个好的谥号,一连否决了4个
...却因一个人的离世,而画上了句号,这个人就是晚清名臣左宗棠。在很多人看来,左宗棠堪称晚清时期“最难搞”的男人,因为没有人能像他这样,以雷霆万钧之势夺回六分之一的江山。也没有人能
2023-03-10 22: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