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们的城市,该怎样“适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19 09:33:00 来源:新黄河

18日,农历腊八节,早上8点20分,85岁的李大爷穿戴整齐,去往附近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做健康理疗,“分布在社区里的养老机构,离家近、专业度高、子女更放心。”李大爷说,这种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让他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

15日,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文件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银发经济”相关企业44.68万家,其中山东现存4.02万家,数量全国第一;济南有0.75万家,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七。

在济南,老年人对“银发经济”有哪些需求?“银发经济”企业发展情况如何?济南日报记者展开走访。

我们的城市,该怎样“适老”?

挖掘衣食住行中的养老新点子

上午8点40分左右,记者跟随李大爷来到位于锦绣泉城社区的东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开始了当天的腿部理疗护理。到了中午,李大爷无需回家做饭,直接在这里用餐,除此以外,还有日间照料、托养、助浴、助医等助老服务供李大爷体验。

该中心养老体验官胡欣介绍,随着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入驻锦绣泉城社区,这种“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让社区的功能室得以进一步完善,也能让老年人的需求得到一站式满足。

和李大爷一样,今年83岁的吴大娘也对这种“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赞不绝口。不同的是,吴大娘选择的是居家养老服务。

我们的城市,该怎样“适老”?

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吴大娘的家中,她指着墙上的微型设备说:“现在真是科技发达,我有个头疼脑热、跌倒摔跤,这东西就能帮我喊来人。”吴大娘边说边递给记者一张红色的卡片,上面写着“助老卡”。

“老人是智慧养老的受益者。”跟随记者一起入户的养老体验官介绍,“这是跌倒雷达报警器、一键呼救报警器……”一旦出现设备报警,智慧服务平台同步响应,就会有专人上门。

中午11点,记者来到历下区燕山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自觉排队,“刷脸”就餐。

“给我多放点土豆丝吧,再来份炸鱼。”看着餐盘中的饭菜,81岁的崔大娘很知足,“一顿饭10块钱,关键是符合老年人口味。”

我们的城市,该怎样“适老”?

“我们欢迎更多老人来我们这里用餐。来吃饭的老人越多,相关部门对我们机构的补助就越多。”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享受长者助餐补贴政策的不只有老人,还有助餐服务机构。济南市对符合条件的站点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1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还根据实际就餐人数,为年助餐3万人次以上的助餐站点,按照每人次1元的标准发放流量补助。

受访老人享受到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智慧养老、助餐等服务模式,都在新发布的《意见》中有所体现。其中,主要包括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发展社区便民服务、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完善养老照护服务、丰富老年文体服务、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等七项举措……

养老平台有必要整合、并购重组

济南的“银发经济”企业发展现状如何?老年人及其子女对此有哪些期待?

17日,记者来到一家提供“社区嵌入式养老”的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因嵌入式机构的规模效应有局限,运营和盈利也有一定难度。

采访中,不少市民前来询价。“按照您父亲的身体状况来看,一般收费在4000元—5000元。您母亲需要坐轮椅出行,收费要在5500元左右。针对老人的腰椎疾病,我们内部配备的中医馆可以提供免费艾灸、推拿服务。”工作人员魏女士介绍道。

针对“社区嵌入式养老”企业的价格,这位工作人员称,建议赋予运营方更大的定价自主权,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这也符合当前价格改革的总体趋势。但更大的定价自主权,并不意味着运营方可以随意定价。

我们的城市,该怎样“适老”?

记者又走访多家养老服务机构发现,不少受访者对“银发经济”浪潮有顾虑。

“从市场来看,目前老年群体收入和消费水平有限,智能化产品使用能力不足。”一家智慧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说,实体型养老服务缺乏组织,服务资源不足,实现养老服务业的线下整合与线上接入有难度。

还有一位养老服务企业负责人认为,目前与养老服务平台相关的企业、社会组织太多太杂,需要进行必要的整合甚至并购重组,避免恶性竞争、资源浪费、效能降低。

对正在逐步推广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一些养老企业来说,也遇到了“消费认知”方面的难题。一家养老企业负责人王军说,就拿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来说,老人对信息技术缺乏信任与了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对智慧康养产品与服务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等方面存疑。

我们的城市,该怎样“适老”?

面对此种观点,记者询问了一些“上有二老”家庭结构的市民,“数字鸿沟背景下的智能设备操作繁琐、价格偏高、产品适老化不足,往大的层面来说,这些都是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绊脚石。”有市民表示。

“为老伴儿充电”?

期待养老模式与时俱进

“前几天看电影《非诚勿扰3》里‘爱人像机器人一样去充电’的一幕,让我很感慨。”走访中,一位65岁受访者的感悟很有趣,他提到了“为老伴儿充电”的“机器人养老”理念:让机器人加入养老团队,提供更加多效全面的适老服务。

据此前某商业机构的一份调研报告称,人口老龄化打开养老服务类机器人市场空间。面对劳动力短缺和医疗、护理、陪伴、家政等综合性养老服务需求,“机器人+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式之一。

我们的城市,该怎样“适老”?

小到商超货架上的“老年人补钙奶粉”、医疗器械企业的老年人专属康养设备,大到“机器人+养老”、智慧养老创新等选择,生活中的养老服务正在与时俱进。

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意见》首次对“银发经济”作了定义:“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我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从事养老相关行业19年的从业者郑秀娣说,《意见》重点提出了培育七大潜力产业,这正是当前“银发经济”急需发展的产业。“我目前经营着几家与老年健康相关的企业,发展趋势可观。《意见》发布后,我更有信心了。”

我们的城市,该怎样“适老”?

居家老年人需要的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被列入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受众人群、中老年群体热衷的抗衰老产业……未来,也期待更多“有趣”的养老服务和模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济南日报记者孙慧娟)

来源:济南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12: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3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
2024-12-20 10:04:00
...2024年3月14日至4月12日,《云南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实施意见》由17项工作任务组成
2024-04-18 08:46:00
打造“银发经济”发展高地
...的萱堂暖居母亲专属照护中心,声乐老师在给杜桥街道的老年人上课。本报记者 梁少飞文/图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发展养老产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享,是全社会共同面对和关注的
2023-11-06 04:44:00
银发经济潜能加速释放
...银发经济潜能加速释放本报记者 赖永峰 周 琳 吴 浩面对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养老服务需求急剧上升态势,各地把握银发经济政策带来的新机遇,依托地域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积
2024-05-20 05:41:00
保定:协同养老 发力银发经济新赛道
...保定小院”。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银发经济主要聚焦老年人的医疗和康复。该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依托国际医疗基地,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极承接首都医疗功能疏解。目前,该市拥
2024-06-06 13:21:00
...民宿、康养院落群等设施;推进公共空间等无障碍建设、老年人健身场地建设;打造适合老年人游玩的公园以及民宿等服务设施,开发家庭同游旅游产品;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展养老服务信息
2024-07-22 09:49:00
让银发经济成为朝阳产业
...河南省洛阳市孝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老年人。张光辉摄(人民图片)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人口近3亿,预计到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
2024-02-27 05:18:00
业界聚焦银发经济:发挥市场作用 推动健康产业发展
...场促进作用,建设高品质康养城市,以健康产业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
2024-10-22 20:46:00
银发经济机遇不断释放,业内大咖共话“险养结合”解题思路
...个聚焦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意味着养老问题、银发经济问
2024-07-09 20:1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