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打造“银发经济”发展高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06 04: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打造“银发经济”发展高地

——渭南市创新养老产业模式观察

打造“银发经济”发展高地

打造“银发经济”发展高地

十一月一日,在渭南市临渭区银龄金街的萱堂暖居母亲专属照护中心,声乐老师在给杜桥街道的老年人上课。

本报记者 梁少飞文/图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如何发展养老产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享,是全社会共同面对和关注的话题。

11月2日至4日,第六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暨首届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渭南市举行。

渭南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将建设“银发友好城市”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确立了以“银发经济”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银发产业项目,在实现城乡产业升级、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等方面初步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以供补需 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这条街上的店铺出售的产品都是我们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食品、保健品、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我和老伴儿隔一段时间就来逛一逛,家里缺啥就在这里补啥。”10月31日,在渭南市临渭区银龄金街,今年67岁的王淑敏老人提着刚买好的一袋姜糖笑呵呵地说。

正如王淑敏老人所说,在银龄金街,记者看到每家店铺橱窗里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适老化产品,走进这里便进入了老年人的专属“新天地”。

银龄金街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是由临渭区民政局联合东秀星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渭南市“银发经济”试点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旨在服务全市老人,打造“银发经济”美好生活示范区。该项目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中心广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服务站、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和东秀星大健康养老食品展区、养老文化长廊、旅居观赏和网红打卡街区。第二部分包括旅居养老点、银龄国学堂、中医养生馆、银龄老年洗浴中心、银龄交友中心和银龄日间照料中心。第三部分则着力打造“爸妈味道”老年餐饮文化馆、银发无忧品牌鞋服等商铺。

“银龄金街专门为老年人打造了适合他们吃穿住用行的养老服务综合街区,方便老年人去购买需要的产品。”东秀星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娟告诉记者。

银龄金街是临渭区“银发经济”产业开发的第一个落地产业,也是打造以“银发经济”为核心的美好生活示范区的城市辐射点。

“依托银龄金街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我们将在银龄金街引入适老化产品生产,进一步延长养老产业的链条,并逐步形成前店后厂模式。”黄秀娟说。

目前,银龄金街已经成为集养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适老化改造与养老产品销售于一体的街区,可满足老年人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具有示范性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渭南市充分发挥临渭区银龄金街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繁荣发展。该市还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优化居家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累计改造8060户。

医养结合 补齐公共养老设施短板

“楼下看病、楼上养老,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在养老服务与护理院医疗资源共享的临渭区杜桥医养中心,不仅有专职医生24小时在岗,定期巡诊,还有护工提供生活照料、专业护理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从养老到医疗“零距离”。

“在这里,从早到晚都有护工陪着我,有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解决,洗头、洗脚、洗澡、理发,包括刮胡子、剪指甲都有人帮我做,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入住老人辛景生告诉记者。

杜桥医养中心的医养结合模式并非个例。近年来,临渭区致力于开展高水平养老照护服务,打造多元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区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服务+”模式。

“我们重点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打造解放街道陕西路社区、杜桥街道三贤社区等养老服务样板社区,提供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与死亡丧葬等服务。”临渭区民政局干部孙金柱告诉记者,“全区还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农村敬老院、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着力打造医、养、教一体的养老服务小院。”

“我们以站南街道颐馨苑老年公寓、杜桥医养中心为养老示范项目,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医养机构运营,发展‘四社联动’的服务,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和义工到养老机构提供服务。”孙金柱说。目前,临渭区已建成1个区级养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57个日间照料中心,新增950张养老床位,建成23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改造完成1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

渭南市还充分发挥市级养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11个县级养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实施养老机构的等级评定,在全市建成了一批星级养老机构,通过示范带动其他养老机构质量整体提升,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产业升级 打造“银发经济”示范区

2019年,渭南市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获批2023年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今年5月,渭南市印发《渭南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智慧养老创新发展和培育老年服务消费市场。

在渭南市的政策指引下,临渭区紧紧围绕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将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作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重大战略,以加快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要抓手,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养老人才培育,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临渭区以渭河以北平原地区为依托,发展现代农业和健康食品、文旅康养产业;以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基地范围内共实施双创中学、双创医院等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69.4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0.76亿元。”临渭区委书记李曙升介绍,临渭区以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信息技术为方向,策划了美好生活示范中心、银发金融产业园、商务酒店、健康运动公园、特色医养综合体等33个项目,依托秦岭北麓山区和浅山区资源环境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为美好生活示范区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当前,渭南市已经从服务老年人消费和养老,逐渐扩展为服务老年人提高社会参与感、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把每年增长的老龄率转化为新经济增长点,不断完善产业体系、丰富产品类别、扩大应用场景、更新业态,推动银发产业做优做精做强,实现银发产业不断升级,打造“银发经济”发展高地,进一步推动渭南老龄事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把养老服务“嵌入”社区群众生活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12月11日,在渭南市临渭区人民街道新民社区银发康养服务中心的图书室里,社区居民在读书。 本报记者 梁少飞摄本报记者 梁少飞 通讯员 刘凡 胡洋最近,家住渭南市
2023-12-26 04:25:00
甘当老人们的好闺女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甘当老人们的好闺女——记临渭区老年公寓院长黄秀娟重阳节前夕,黄秀娟慰问临渭区张咀村的老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姚佩 实习生 乔思源 10月23日一大早,黄秀
2023-10-28 03:54:00
共谋中医药事业振兴 擘画美好生活新蓝图
...中医药文化大会暨首届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渭南市临渭区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2023-11-06 00:54:00
...加入6个国家级行业共同体,其中2个为副理事长单位;与临渭区政府联合主导共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及“临渭区银发经济研究院”;与浙江吉利汽车集团合作“成蝶计划”,
2024-02-01 01:39:00
第六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开幕 国医大师唐祖宣赴陕西渭南出席
...化大会暨首届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举行。本届大会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力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第十二
2023-11-05 12:37:00
渭南:创新监管举措  守护“舌尖安全”
...笑脸就餐’,也会更加放心。”2023年12月23日,在渭南市临渭区西五路梁氏面馆,负责人陈利强笑着说。“该面馆在加工制作、环境卫生、日常服务方面优于大部分C级门店,为鼓励这类
2024-01-11 04:25:00
情暖桑榆   夕阳生辉
...是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老有所养2月14日,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中心广场社区银龄金街“爸妈味道”餐馆内香气四溢,鱼香肉丝、土豆鸡块、豆角茄子、紫菜蛋花汤……一道道可口的菜
2023-02-22 05:04:00
西安交大一附院与渭南市第二医院举行协作医院揭牌仪式
...走进渭南市,与渭南市第二医院举行协作医院揭牌仪式。临渭区副区长张金玲,临渭区卫生健康局党工委副书记刘永,临渭区卫健局党工委委员、副局长许宏波,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副院长吴大鹏
2024-05-23 10:00:00
...镇人民政府白水县杜康镇人民政府白水县林皋镇人民政府临渭区中医医院临渭区桥南镇卫生院临渭区下邽镇卫生院临渭区双王镇人民政府临渭区孝义镇人民政府华州区大明镇人民政府华州区高塘镇人
2023-10-12 00: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临沂市河东区作协“弘国粹·写中医”走进康宇中医院
鲁网11月14日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体验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核,挖掘地方中医诊疗战线中的人文故事
2025-11-14 12:10:00
辽沈大地“北粮南运”再提速 织就粮食安全黄金通道
在昌图县,新开通的铁路专用线直接接入企业粮库院内,实现了粮食从粮库到列车的“无缝衔接”。中国网发 国铁沈阳局供图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刘健楠 吕长军)初冬时节的辽沈大地
2025-11-14 12:10:00
东南网1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
2025-11-14 12:14:00
皖西学院银杏大道向社会公众开放,市民纷纷持证去“打卡”
大皖新闻讯 时值初冬,金叶满园,皖西学院里的银杏大道再次迎来最佳观赏期。鉴于广大师生及市民朋友的观赏需求,该学院保卫处近日发布通知
2025-11-14 12:39:00
“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动员606万名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强省建设各领域担当奉献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孙雨婷)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2:00
“青年优驿”成了很多青年来鲁的“城市第一站”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张依萍)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3:00
e网情深促发展 最优营商看江南丨人才港里看营商温度 无锡锡山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e网情深促发展·最优营商看江南”2025国内知名微信公众号主编无锡行活动走进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
2025-11-14 13:12: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4日表示,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2025-11-14 13:28:00
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艳玲)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
2025-11-14 13:45:00
鲁网11月14日讯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的成山卫,曾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东端的海防要塞,其永宁、迎恩、镇远、武宁四座城门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海疆风云
2025-11-14 13:54: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紫仪)点外卖、通宵熬夜、奶茶“续命”……这些不良生活习惯背后,潜藏着一位隐形的健康杀手——糖尿病。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5-11-14 09:51:00
“互联护苗2025”总结评议会召开 多方聚力共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
11月11日,由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联合主办的“互联护苗2025”主题网络活动总结评议会顺利召开。政府管理部门
2025-11-14 09:56:00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三年整治”助推老电站焕发新活力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公司航拍。东南网11月14日讯(通讯员 许琰 文/图)蓝色地面步道现代明快,白墙大LOGO简洁醒目,“太空舱”入厂通道科技感十足……11月13日
2025-11-14 10:04:00
石家庄市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召开
河北新闻网讯(巩振欣、牛雷涛)11月11日上午,石家庄市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东长寿学校召开
2025-11-14 10:06:00
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雄安官网11月13日电(李鑫)11月13日,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智汇雄安电商启航”为主题
2025-11-14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