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基伟打了胜仗,邓公却说: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4 17:08:00 来源:兵说

1948年,为配合即将进行的淮海战役,刘邓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第1、第3、第4、第9纵队加强作战行动。10月,9纵司令员秦基伟率部在郑州以北的老鸦陈地区,成功歼灭蒋军溃逃的1.1万人,解放了郑州。

秦基伟打了胜仗,邓公却说: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邓公与秦基伟

战斗结束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秦基伟陪陈毅吃完饭,晚上自己买票去中原大戏院看了一场戏。回来后,看到邓公坐在司令部值班室,严肃地说:“我等你很久了。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秦基伟没有申辩。

秦基伟绰号“秦大刀”,性格耿直,能征善战,为何打了胜仗,却挨了一个处分?

秦基伟出生于湖北黄安的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母和哥哥去世早,只留下他孤身一人。凭着一腔热血,他13岁参加义勇队,后来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加入红军,因作战勇猛、表现突出,次年就加入了组织。

秦基伟打了胜仗,邓公却说: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秦基伟

1931年,秦基伟担任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手枪营2连连长。红四方面军部署攻打黄麻城,命令秦基伟带领连队保卫总部。看着其余部队在战场上冲锋杀敌,秦基伟心里不舒服。连队每人都有枪,背上有大刀,但不能上战场,真是难受。

他忍了几天,听到战士们讲战场拼杀的场景,心里实在痒痒。他冲动地跑到营长那里说:“我不想整天傻傻地站岗,我要带连队打仗。”

营长知道他的倔脾气,慢悠悠地说:“行啊!你想打仗自己去,连队要留下来。”秦基伟一听,觉得不对劲,自己一个人怎么打仗?

营长接着说:“你的枪也要放在这里,就带着大刀打仗,你就叫秦大刀吧。”秦基伟傻眼了,这个“秦大刀”的绰号就这样传开了。

1932年,蒋军调集重兵,“围剿”鄂豫皖苏区,秦基伟带领2连进攻东口,他带领连队冒着枪林弹雨,冲到敌人的工事下方,第一个冲上豁口。此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右臂,他受伤滚了下来,又重新爬上豁口指挥战斗。后来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转移,决定解散伤员。

秦基伟打了胜仗,邓公却说: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秦基伟

秦基伟的伤口已经感染,但他不愿离开队伍,悄悄跟在大部队后面。领导发现了,让他留下养伤。秦基伟说:“我参加红军就准备革命到底,我的腿没有受伤,我一定不会拖部队的后腿。”

领导被他的坚强意志打动,同意了他的要求。秦基伟在过雪山时,多次摔倒,但每一次都坚强地站起来,顽强地翻越了雪山。此后,秦基伟做到营长、团长、师长。

抗日战争时期,秦基伟担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领导根据地开展反“扫荡”斗争,多次取得胜利,后任太行军区司令员。

1948年初,刘邓发电报给总部:我部吸引孙元良部全部回援,甚至吸引邱清泉兵团向西,以此协助华野作战。10月9日,进攻南阳、郑州战役打响,安排给秦基伟9纵队的任务是阻击郑州蒋军溃逃,秦基伟部署拦截敌人的作战方案,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秦基伟打了胜仗,邓公却说: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刘邓命令1纵、3纵、4纵向郑州发起进攻,炮火猛烈,我军进攻节节获胜。驻守郑州的蒋军第12绥靖区第44军106师、第99军268师抵挡不住,准备向北方逃跑。开战不久,蒋军就要逃跑,我军开始部署的作战计划不能继续执行。

战场瞬息万变,邓公和陈毅观察到战场的变化后,给守在北面的秦基伟打电话:一定要守住北面,截断敌人的溃逃之路。

秦基伟说:“报告政委,我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插翅难逃。”一旁的陈毅接过话筒:“秦基伟,这次就看你的表现了,这仗如果打好了,你就唱《借东风》;如果打不好,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秦基伟打了胜仗,邓公却说: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指挥部队进军的秦基伟将军(中)】

秦基伟说:“陈司令员,我一定会打好此仗 ,唱《借东风》。”

秦基伟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专门安排一个支队堵截北逃的蒋军和阻截新乡方向的援军。蒋军逃跑至薛岗,遭到支队拦截。他们像亡命之徒,拼命地垂死挣扎,集中炮火对准我军阵地猛攻,瞬间战地变成一片火海。支队战士坚守阵地,敌人发起一次次冲锋,都被我支队打退。

随后,新乡方面的蒋军援军赶来,对支队形成夹击,逃跑的军队迅速向支援的军队靠拢,并再次组织新的冲锋。此时,支队作战压力增大。秦基伟判断逃跑的队伍前面强,中间弱,应打其弱部。他命令29旅对逃敌的中间位置进攻。这一下子打中了敌军要害,敌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只有四处乱逃,援军见状也准备撤军。

逃跑的敌军见北面逃不出去,就调转方向朝东面逃跑。秦基伟部队在东面布下拦截之网,使敌军无处可逃,最终1.1万人被9纵歼灭,9纵仅伤亡几百人。

郑州解放三天后,陈毅找到秦基伟说:“这一仗打得好啊,看来9纵已经成熟了,可以打大仗了。”

秦基伟说:“我说话可是算数的,我请客,咱们去看戏《借东风》。”

陈毅说:“肚子饿了,你找个饭店吃饭吧。”秦基伟说:“好嘞。”

秦基伟打了胜仗,邓公却说: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陈毅

秦基伟开着吉普车,带上陈毅满街转,没有找到合适的饭店,两人就到一个小饭馆吃了半斤牛肉,喝了一点酒。酒足饭饱以后,秦基伟又提到请陈毅看戏,陈毅说:“我不看戏。”秦基伟送走了陈毅。

秦基伟是湖北人,却十分喜欢看豫剧。这次刚打完仗,他就想好好地看一场戏。于是他换了便装,到中原大戏院买票看戏。而当他尽兴而归时,却发现邓公就在司令部值班室里等着他。

原来,当晚邓公有事找秦基伟,打电话到司令部值班室,追问秦基伟去哪里了。值班参谋听出了邓公的声音,不敢打掩护,老老实实地说:“司令员去看戏了。”

邓公一听,皱起了眉头。刚打完胜仗,司令员没有报告就去看戏,别的干部会怎么想?于是邓公就到司令部值班室,一直等到秦基伟回来。

邓公对秦基伟说:“我打了好多电话都找不到你,所以只有到这里找你。郑州刚解放,还有好多事,你这个司令员却私自出去了,如果出了事怎么办?”

秦基伟恭敬地站在一旁,不敢说话,邓公安排他写检查就走了。秦基伟反思自己没有向上报告,就私自出去看戏,确实不应该,没有给部队带好头。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份检查,第二天一早交给邓公。邓公认为,军队打完仗之后有放松的心态,如果不阻止苗头,不利于下步的战役。邓公要中野总部起草了一份关于秦基伟外出情况的报告,通报全军。

秦基伟打了胜仗,邓公却说: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秦基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打了胜仗,一不留神却挨了一个处分。他明白,这是邓公在提醒自己要戒骄戒躁。这件事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从此以后,秦基伟做任何事情都深思熟虑,自己遵守规矩,为战士们做好表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收视破3.2,对话编剧如何写出当下观众喜爱的《上甘岭》
...央视和优酷等平台播出,剧集讲述段显峰(黄轩 饰)、秦基伟(王雷 饰)、胡满仓(潘斌龙 饰)、双喜(赵润南 饰)等志愿军将士,面对“联合国军”的疯狂反扑,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智
2024-10-28 15:59:00
同演秦基伟,《上甘岭》王雷对比《跨过鸭绿江》徐僧,差距出来了
...“上甘岭——黄轩传”“上甘岭之《黄轩传奇》”。 而秦基伟,作为久经沙场的将军,在剧中却毫无特点,扮演者王雷更是把该角色给演砸了。尤其是把王雷版秦基伟,跟《跨过鸭绿江》里的秦
2024-10-23 23:03:00
电视剧《上甘岭》研讨会在京举行,演员王雷带着秦基伟回忆录来参会,称这本书是创作的根,逐渐走进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他透露做案头准备工作时曾拜访秦基伟将军的儿子秦天司令,秦天司令送他四
2024-11-19 20:43:00
演完《功勋》又演《上甘岭》,王雷凭实力证明自己,你认可他吗?
...每一代观众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另外,扮演15军军长秦基伟的王雷也凭借出演《上甘岭》成功出圈,不仅演技收获了观众的认可,还带火了一句台词。1、王雷在《上甘岭》中扮演秦基伟,
2024-10-22 22:08:00
电影《上甘岭》上映,王近山中将:连真实场景的百分之一都没拍出
...,上甘岭战役时,王近山担任三兵团副司令,是15军军长秦基伟的直接上级。王近山中将是解放军中的一员悍将,参加红军的第一仗,就抱着一名人高马大的国民党士兵跳下了悬崖,后来被人们称
2022-12-22 20:56:00
可歌可泣!电视剧《上甘岭》今晚CCTV-1黄金时间开播
...仗,就靠一口气,勇气。这就是为国舍命的精神。”这是秦基伟将军在回忆上甘岭战役时写的一句话,而这句话正诠释了电视剧《上甘岭》中所体现的上甘岭精神。志愿军战士“流血不流泪”的英雄
2024-10-15 18:19:00
...说一声……”10月11日16时,陵川县公安局潞城派出所所长秦基伟接到辖区村干部万某的电话,“村里来了一名骑摩托车的陌生男子,四处闲逛,很可疑。”接到消息后,秦基伟指派值班民警
2023-12-07 07:34:00
他是原空军副司令员,父亲是开国上将,岳父是国防部原部长
...这种情境让他想起了父亲杨成武开国上将的威风,和岳父秦基伟,国防部原部长的严肃。杨东明出生在北京,1949年的那个秋天,那是新中国成立之际,这让他仿佛与国家有了不解之缘。从小生
2024-08-08 09:26:00
东湖评论:一种精神铸就了东方传奇
...勇气。这就是为国舍命的精神。”在回忆上甘岭战役时,秦基伟将军这样写道。这句话也成为了电视剧《上甘岭》的核心精神。这部剧集提醒我们,这场战斗不是为了战争本身,也不是为了追求个人
2024-10-27 2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