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48年,为配合即将进行的淮海战役,刘邓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第1、第3、第4、第9纵队加强作战行动。10月,9纵司令员秦基伟率部在郑州以北的老鸦陈地区,成功歼灭蒋军溃逃的1.1万人,解放了郑州。
邓公与秦基伟
战斗结束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秦基伟陪陈毅吃完饭,晚上自己买票去中原大戏院看了一场戏。回来后,看到邓公坐在司令部值班室,严肃地说:“我等你很久了。你写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秦基伟没有申辩。
秦基伟绰号“秦大刀”,性格耿直,能征善战,为何打了胜仗,却挨了一个处分?
秦基伟出生于湖北黄安的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母和哥哥去世早,只留下他孤身一人。凭着一腔热血,他13岁参加义勇队,后来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加入红军,因作战勇猛、表现突出,次年就加入了组织。
秦基伟
1931年,秦基伟担任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手枪营2连连长。红四方面军部署攻打黄麻城,命令秦基伟带领连队保卫总部。看着其余部队在战场上冲锋杀敌,秦基伟心里不舒服。连队每人都有枪,背上有大刀,但不能上战场,真是难受。
他忍了几天,听到战士们讲战场拼杀的场景,心里实在痒痒。他冲动地跑到营长那里说:“我不想整天傻傻地站岗,我要带连队打仗。”
营长知道他的倔脾气,慢悠悠地说:“行啊!你想打仗自己去,连队要留下来。”秦基伟一听,觉得不对劲,自己一个人怎么打仗?
营长接着说:“你的枪也要放在这里,就带着大刀打仗,你就叫秦大刀吧。”秦基伟傻眼了,这个“秦大刀”的绰号就这样传开了。
1932年,蒋军调集重兵,“围剿”鄂豫皖苏区,秦基伟带领2连进攻东口,他带领连队冒着枪林弹雨,冲到敌人的工事下方,第一个冲上豁口。此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右臂,他受伤滚了下来,又重新爬上豁口指挥战斗。后来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转移,决定解散伤员。
秦基伟
秦基伟的伤口已经感染,但他不愿离开队伍,悄悄跟在大部队后面。领导发现了,让他留下养伤。秦基伟说:“我参加红军就准备革命到底,我的腿没有受伤,我一定不会拖部队的后腿。”
领导被他的坚强意志打动,同意了他的要求。秦基伟在过雪山时,多次摔倒,但每一次都坚强地站起来,顽强地翻越了雪山。此后,秦基伟做到营长、团长、师长。
抗日战争时期,秦基伟担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领导根据地开展反“扫荡”斗争,多次取得胜利,后任太行军区司令员。
1948年初,刘邓发电报给总部:我部吸引孙元良部全部回援,甚至吸引邱清泉兵团向西,以此协助华野作战。10月9日,进攻南阳、郑州战役打响,安排给秦基伟9纵队的任务是阻击郑州蒋军溃逃,秦基伟部署拦截敌人的作战方案,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刘邓命令1纵、3纵、4纵向郑州发起进攻,炮火猛烈,我军进攻节节获胜。驻守郑州的蒋军第12绥靖区第44军106师、第99军268师抵挡不住,准备向北方逃跑。开战不久,蒋军就要逃跑,我军开始部署的作战计划不能继续执行。
战场瞬息万变,邓公和陈毅观察到战场的变化后,给守在北面的秦基伟打电话:一定要守住北面,截断敌人的溃逃之路。
秦基伟说:“报告政委,我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插翅难逃。”一旁的陈毅接过话筒:“秦基伟,这次就看你的表现了,这仗如果打好了,你就唱《借东风》;如果打不好,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指挥部队进军的秦基伟将军(中)】
秦基伟说:“陈司令员,我一定会打好此仗 ,唱《借东风》。”
秦基伟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专门安排一个支队堵截北逃的蒋军和阻截新乡方向的援军。蒋军逃跑至薛岗,遭到支队拦截。他们像亡命之徒,拼命地垂死挣扎,集中炮火对准我军阵地猛攻,瞬间战地变成一片火海。支队战士坚守阵地,敌人发起一次次冲锋,都被我支队打退。
随后,新乡方面的蒋军援军赶来,对支队形成夹击,逃跑的军队迅速向支援的军队靠拢,并再次组织新的冲锋。此时,支队作战压力增大。秦基伟判断逃跑的队伍前面强,中间弱,应打其弱部。他命令29旅对逃敌的中间位置进攻。这一下子打中了敌军要害,敌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只有四处乱逃,援军见状也准备撤军。
逃跑的敌军见北面逃不出去,就调转方向朝东面逃跑。秦基伟部队在东面布下拦截之网,使敌军无处可逃,最终1.1万人被9纵歼灭,9纵仅伤亡几百人。
郑州解放三天后,陈毅找到秦基伟说:“这一仗打得好啊,看来9纵已经成熟了,可以打大仗了。”
秦基伟说:“我说话可是算数的,我请客,咱们去看戏《借东风》。”
陈毅说:“肚子饿了,你找个饭店吃饭吧。”秦基伟说:“好嘞。”
陈毅
秦基伟开着吉普车,带上陈毅满街转,没有找到合适的饭店,两人就到一个小饭馆吃了半斤牛肉,喝了一点酒。酒足饭饱以后,秦基伟又提到请陈毅看戏,陈毅说:“我不看戏。”秦基伟送走了陈毅。
秦基伟是湖北人,却十分喜欢看豫剧。这次刚打完仗,他就想好好地看一场戏。于是他换了便装,到中原大戏院买票看戏。而当他尽兴而归时,却发现邓公就在司令部值班室里等着他。
原来,当晚邓公有事找秦基伟,打电话到司令部值班室,追问秦基伟去哪里了。值班参谋听出了邓公的声音,不敢打掩护,老老实实地说:“司令员去看戏了。”
邓公一听,皱起了眉头。刚打完胜仗,司令员没有报告就去看戏,别的干部会怎么想?于是邓公就到司令部值班室,一直等到秦基伟回来。
邓公对秦基伟说:“我打了好多电话都找不到你,所以只有到这里找你。郑州刚解放,还有好多事,你这个司令员却私自出去了,如果出了事怎么办?”
秦基伟恭敬地站在一旁,不敢说话,邓公安排他写检查就走了。秦基伟反思自己没有向上报告,就私自出去看戏,确实不应该,没有给部队带好头。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份检查,第二天一早交给邓公。邓公认为,军队打完仗之后有放松的心态,如果不阻止苗头,不利于下步的战役。邓公要中野总部起草了一份关于秦基伟外出情况的报告,通报全军。
秦基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打了胜仗,一不留神却挨了一个处分。他明白,这是邓公在提醒自己要戒骄戒躁。这件事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从此以后,秦基伟做任何事情都深思熟虑,自己遵守规矩,为战士们做好表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