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第二任宰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15: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嫪毐之乱爆发时,昌平君和昌文君与吕不韦一道接受秦王下达的“攻毐令”,领兵镇压叛乱。这件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王知道了嫪毐发动叛乱的消息后,“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这道命令,是秦王命令的略写,接受“攻毐令”的三位大臣,第一位是相国,就是吕不韦,第二位是昌平君,第三位是昌文君。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封号,他们在接受王命时,究竟担当什么官职,史书里没有记载。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叔,辅政大臣之一,他在接受秦王诏令时排名第二,地位仅次于相国吕不韦。以秦国的官职而论,大臣中地位仅次于丞相的人,应当是副丞相的御史大夫。所以,从地位的排名上来考虑的话,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合理的推想,嫪毐之乱爆发时,昌平君的官职,有可能是御史大夫。

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第二任宰相

我们的这个推想,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可以得到间接的旁证和支持。这个间接的旁证和支持,就是历史学界研究秦国行政文书得到的大量成就。

根据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秦汉帝国的法律制度,非常严密而完整。诏令的下达,自有制度化的程序,最高政令的发布以各种诏书的形式下达。诏书的发令方,是王或者皇帝,诏书的接受方,第一位是丞相,其次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当年,曾经下达了著名的“议帝号诏”,下达诏书命令大臣们讨论秦王的名号,最终确立了“皇帝”的称号。这道诏令的下达,就是经由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程序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二十六年:

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第二任宰相

秦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王曰:“……号曰皇帝。他如议。”

这段文字,是秦王诏令的下达和臣下回答的摘录。大意是说,秦统一天下以后,秦王诏令丞相、御史大夫:“……寡人以渺小的身躯兴兵,有赖于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俯首伏罪,天下大定。现在如果不变更称号,则不能彰显成功,流传后世。希望议定帝号。”经过慎重议论以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代表群臣回复秦王,建议采用“泰皇”的称号,最后由嬴政改定为“皇帝”。

秦王的诏书,下达的对象是“丞相”和“御史”。当时的丞相有两位,是隗状和王绾,具体是哪一位呢?由回答来看,直接受令接诏的正是王绾。御史,是御史大夫的略写,当时的御史大夫是冯劫(后来出任丞相),他也是受令接诏的大臣。诏令由王下达丞相、御史大夫的程序,井然有序,清楚明了。

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第二任宰相

这种程序,不但有文献证明,也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通行于秦汉时代。比如在《汉书》和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制诏相国(丞相)、御史(大夫)”,就是诏令下达中常常见到的形式。以此推论,嫪毐之乱爆发时,秦王诏令的下达也应当走同样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排名在相国吕不韦后面接受诏令的大臣,有可能就是御史大夫。

通过以上的追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昌平君的特殊身份,他一直居于秦国政坛的主流当中。他一方面是华阳太后的亲属,楚系外戚集团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他又是子异和嬴政的至亲,与子异和嬴政都有多年的交往,他不管是与华阳太后还是与嬴政父子,在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从而,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昌平君在二十三岁时,伴随子异即位开始登上政坛。二十六岁时,因为嬴政幼年即位而跻身于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列。三十四岁时,他身为辅政大臣,以御史大夫的官职受命领军平定叛乱,拥立嬴政顺利亲政,声望和实力都到达高峰。

昌平君从出生到三十四岁的情况清楚以后,我们的追踪调查,就可以回到本案的开头,回到疑案的破解上来了。本节是一桩追查“谁是丞相?”的人事案件,案件缘起于吕不韦免相以后秦国的丞相不知道是谁。

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第二任宰相

吕不韦免相,是在秦王政十年。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在追究责任的调查中,吕不韦与帝太后、嫪毐的特殊关系暴露,受牵连被罢免相国之职,贬斥出京。国家不可一日无相,新丞相的任命,当然是必须马上决定。这个时候,昌平君三十五岁,是先帝时代留下的辅政大臣,官职仅次于相国的御史大夫,他又是秦王的表叔,华阳太后的侄子,平定嫪毐之乱的第一功臣,由他来接任丞相,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昌平君出任丞相的事情,《史记索隐》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索隐》在《秦始皇本纪》中“攻毐令”条下说:

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

吕不韦死后,昌平君凭借什么成为第二任宰相

这条史料明确地告诉我们昌平君曾经被“立以为相”,就是出任秦国的丞相。至于昌平君是什么时候被立为丞相的,《索隐》没有交代。现在,我们根据上述调查的结果,大体可以合理地推定,昌平君出任秦国丞相,应当在秦王政十年,他接任被罢免的相国吕不韦,成为辅佐秦王嬴政的第二位丞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昌平君是不是秦国相国?他为何要背叛秦国
...君、昌文君发卒攻毐。《史记秦始皇本纪》: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昌平君首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受秦王政之命平定嫪毐的叛乱,此时的昌平君已经成为秦国的相国,这一年是公元前238年
2023-07-07 10:43:00
揭秘昌平君:从质子到反秦领袖的传奇一生
...然得华阳太后信赖,被委以重任。这一点,从九年后他与吕不韦、昌文君一道作为秦国政府的三位首席大臣接受命令平定嫪毐之乱的事情上,可以得到间接的旁证。协助秦王平定嫪毐叛乱熊启在秦国
2024-03-26 10:42:00
昌平君是秦国丞相,也是末代楚王,经历实在是太特殊了
...卒攻毐。”昌平君此时在秦国的地位,仅次于秦王和丞相吕不韦。吕不韦罢相后,昌平君升任丞相,并任职长达十年以上。在秦国攻灭韩国、赵国、燕国的时候,昌平君都是负责秦国行政的最高长官
2023-01-02 21:23:00
...《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嫪毐指挥叛军撞开相府大门,吕不韦率众杀出,双方激战。嬴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大礼,王翦在叛军经过的路上设伏。嫪毐退守章台,咸阳百姓、相府门客、嬴姓宗亲等众人
2024-06-03 12:10:00
为何说秦国公子扶苏未能继位与楚国外戚集团叛乱有关
...戚集团,甚至能影响秦国国政。秦王政在消灭谬毐集团和吕不韦集团后,为了独掌秦国朝政,秦王政的目标自然放在了楚国外戚集团的身上。终秦之世,秦国的政坛少不了其他六国外戚集团的影子,
2024-04-25 15:53:00
楚国的王子昌平君为什么又选择叛离秦王?
...保护反而得到了重用。秦王政初年,宫廷中有三个势力:吕不韦、秦王母亲赵姬、秦王祖母华阳夫人。吕不韦帮助异人为秦王被尊为“尚父”,拥有万户封地和上千追随者;秦王母亲赵姬领导的是赵
2023-02-17 18:45:00
昌平君芈启为什么要背叛秦国?
...太后去世,成蛟降赵,后死。赵国外戚,嫪毐之乱,赵姬吕不韦被追究责任赶出咸阳,后被逼死。楚国外戚:华阳太后去世,昌平君芈启倒戈楚国,留在秦国的楚系都被诛灭。等到陈胜吴广起义,秦
2023-05-05 05:54:00
芈启当上了秦国丞相,为何又变成楚国国君
...当初,华阳夫人发动宫变之前,密令芈启和芈颠两人投奔吕不韦,为芈姓一族留下“备份”。后来,在华阳夫人的筹划下,芈启的女儿被嬴政看中,因此,芈启又成为了秦始皇的岳父。这样的剧情,
2024-04-22 16:40:00
甘罗:十二岁丞相的传奇人生与神秘消失之谜
...甘家也走向了没落。然而甘罗从小就有着远大的志向,而吕不韦又喜欢养门客,有三千多人,甘罗也是吕不韦门客下的一员。甘罗一直苦于没有出头之日,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024-03-02 05: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