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头发他是如何处理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4 21: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吃饭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碗里有根头发,换做是谁都不会开心,这说明做饭的条件实在是堪忧,吃进嘴里的东西也就不见得有多干净,为生状况很差。然而历史上,如果是这种情况让皇帝碰见了,会怎么样?朱元璋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就遇到了碗里有头发的情况,当即叫来厨师,而厨师又做了什么才逃过一死,还获得了重赏呢?

吃饭吃出头发,应该算是比较少见的情况。大部分的人看到碗里有头发,要么重换一碗,要把头发挑出后来继续吃。可是,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碗里挑出头发,就算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朱元璋曾经就在吃午饭时,在饭里挑出过头发,身为帝王的他,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众所周知,朱元璋脾气暴躁,大臣中很多都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在位期间,因为一句话说错了就人头落地的大臣,更是不在少数。其实可以理解,朱元璋出身贫寒,自卑感和君王的尊贵感融合在一起,造就出他古怪的脾气。幼时的朱元璋,曾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而无能为力,所以在称帝后他成了一个拥有极端控制欲的帝王。

他要的就是绝对衷心,绝对臣服,若是不忠,就要项上人头。其实这也暗示了他在吃出头发时,注定不会平息怒气。朱元璋有个妻子,是大家都知晓的马皇后。朱元璋很宠爱马皇后,在朱元璋最落魄的时候是马皇后陪他挺过来的。马皇后死后他也没有再册封皇后,可想而知马皇后在他心目中地位之高。二人时常一起吃饭。这一根头发的故事,就是在二人吃饭的时候发生的。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头发他是如何处理的

有一天,二人在共进午膳时,朱元璋突然龙颜大怒,下令把做饭的厨子抓起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朱元璋在菜里吃出了一根头发。吃出头发,原本是小事,况且朱元璋也算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称帝前饥一顿饱一顿的,饭里掺着泥土也能吃的很香。

称帝后朱元璋虽然也节俭,可吃出头发,这让皇帝的脸面往那儿放呢?再者,此时的他脾气变得异常暴躁,当然会勃然大怒。同样的,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出身贫寒的人了,他乃一国之君,是名副其实的真龙之子。这事要是传出去,对他的名声影响也是极大的。

此时的朱元璋势必要厨子给他一个交代了。对于一个御膳房的厨子,他主要任务就是伺候好皇帝、妃子等饮食。可是皇帝勃然大怒的召见他,想必他定是吓得六神无主。但是,这头发,到底是哪里来的,他也说不清楚啊。

厨子面圣,皇帝质问,情急下拿走了自己的帽子,竟然是一个光头。厨子嗫嚅道,正是害怕御膳房的厨子在做菜时不小心将头发掉下去,惹怒皇上,所以人人都剃了个光头。问不出个所以然的朱元璋,也不好直接为难厨子,只好叫厨子退下。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头发他是如何处理的

厨子命是保住了,可是,这头发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朱元璋实在是难咽下这口气啊。这厨子也不知情,但是这事必须得找个人出来做个交代。找谁呢?于是朱元璋就找了一个官员,问他为何饭菜会出现一根头发,并且势必要官员给他个交代。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面前生存必须会溜须拍马,这官员也是有眼见的人,知道这事必须得想个法子。

于是他对朱元璋说:“启禀皇上,这不是头发”。这话一说,朱元璋就更生气了,难道这官员是存心挑战他身为皇帝的权威吗?胆敢指鹿为马,朱元璋更为气氛。朱元璋问到:“这不是头发,那这是什么?”这官员又回答,“这是真龙之须啊”。此言一出,朱元璋龙颜大悦。看了看自己的胡子,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似乎像是那么一回事。

这说法也妙,不仅没有影响到他皇帝的尊严,还显示了他做皇上的尊严,这一番赞赏,让朱元璋很是高兴。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头发他是如何处理的

但其实这种故事坏的很,不仅无聊而且坏人心。首先,这个故事肯定是假的,首先朱元璋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不是乡间的地主老财,他要杀一个厨子,只要下一道圣旨就行,厨子根本没有在皇帝面前分辨的机会。据说当时朱元璋的膳食是由光禄寺的官员负责的,因此要责骂朱元璋也是责骂光禄寺的官员,肯定不会直接骂个厨子。再者朱元璋的厨子肯定不止一个,一道菜从备料,炒制一直送到朱元璋的面前至少要经过几个的手,要杀人也要调查清楚该杀谁,不是一时半会能捋清楚的。

其次,这个故事关键还是想说明,一个人口才的重要性,一个人会拍马屁的重要性。好像一个人只要会说话,只要马屁拍的好,就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靠着一张嘴,就可以包打天下。实际上,古今中外真正成大事的,能写的作用远大于能说,务实的能力远强于一张铁嘴,别再迷信嘴巴子的力量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06: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弑杀的朱元璋吃到了头发,厨子是怎么化险为夷的
朱元璋在上台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大力改革。废除宰相,创立三司,分别掌管司法,军队,财政。这三个部门直接听命于他,使得明朝的权力高度集中,在史上只有清朝才能与之媲美。而朱元璋也
2023-03-18 13:41:00
朱元璋用膳时发现菜里有头发,厨子吓得摘帽:我是光头!才没被斩
...帝不少,但是他们的皇位都坐不长久,除了刘邦、刘秀和朱元璋外,其他人建立的都是迅速灭亡的小国。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为巩固皇权也煞费苦心,他在1380年废除宰相制度,
2023-09-23 13:53:00
朱元璋吃饭发现菜里有“头发”,厨子是如何保命的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个独特的人物。作为一个出生在社会底层的乞丐,摇身一变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物,朱元璋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传奇。然而,他的统治方式和他的一些决
2024-04-21 14:09:00
明朝朱元璋是个心狠手辣之辈,当初的那些开国功臣几乎被他杀了一个遍,他对百姓的却是好的不能再好了,但在皇宫内做事的人自然清楚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朱元璋与马皇后在一起吃饭,照例舀了一
2023-08-08 21:25:00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头发,御厨马上摘掉帽子道:我是光头
...年的历史中,各朝代的皇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朱元璋这位出身卑微的皇帝的传奇经历更是令人瞩目。从贫苦的乞丐到后来的和尚,再到最终成为明朝的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如同传奇故事,
2024-08-05 22:05:00
朱元璋吃饭时,竟然发现碗里面竟然有根头发,马皇后知道大事不好
朱元璋在我国帝王史上,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成功,他能从一个要饭的成为国家的统治者,绝对有其独特的过人之处,一般人是比不了的。尽管一个人的出身自己都没办法选择,但是这事对人生还是有很大
2022-12-12 15:57:00
朱元璋吃饭吃出头发,当即要杀厨子,紧要关头厨子一句话捡了条命
1368年,出身乞丐的朱元璋创立国家并登上皇位。即位后,他勤勉治理国家事务,堪称一位良君。然而,身为帝王,朱元璋显然情绪多变。一次进用御膳时,目光敏锐的朱元璋竟在面前的佳肴中发现
2024-08-16 09:52:00
皇帝从御膳中吃出一根头发,后来如何处理的
朱元璋是一位历史形象非常复杂的皇帝,他结束了元朝腐朽的统治,白手起家创立明朝,也正是在明朝具备了现在中国的版图规模,朱元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廉洁勤政,但是作为一个风里雨里走过来的
2023-07-30 20:48:00
...段时间的和尚。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他是谁了。他就是朱元璋,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性格霸道,且说一不二。他在位期间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了从秦朝时期就有的丞相一职,更是取消了行中书
2024-05-26 1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