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正德皇帝疯了!公元1507年8月,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消息,犹如五雷轰顶,让满朝文武官员以为正德皇帝疯了,他们涕泪交加,苦苦哀求皇帝收回诏命……
两个月前,即公元1519年6月14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叛乱,杀掉了60岁的江西巡抚孙燧,自南昌顺流而下,短短数日,破九江、南康,直抵安庆,“小朝廷”南京岌岌可危。
宁王叛乱,正德皇帝,即明武宗朱厚照却兴奋得不得了。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骑马打仗”,《明史》中说他“性聪颖,好骑射。”当了皇帝之后,他不好好在皇宫呆着,成天住在宣府靠近前线的位置,盼望着跟对面的游牧民族打一仗。还给自己封了个“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号。
可是,自从正德跟蒙古小王子打了一仗,塞外突然平静下来!明朝内部虽然处危机,但有杨廷和等一班能臣苦苦支撑,局势相对稳定,让正德皇帝“有劲无处使”,成天闲得发慌,一听宁王作乱,正德皇帝的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兴奋——终于有得玩了!
他不顾群臣苦苦反对,决定御驾亲征!没想到才到涿州,8月26日就收到了平叛的捷报,宁王及属下一班叛臣束手就擒,等待正德皇帝发落。
这个大捷让趁兴而来的正德出离地愤怒,就象蓄满了力气打出一拳却无处着力!“愤怒”的皇帝作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让平叛的赣南巡抚王守仁把宁王放了,自己再打一仗!
群臣知道了正德皇帝这个决定后,犹如五雷轰顶:“我的爷啊,别玩了好不好?打仗是要钱的,打仗是要死人的!”
但是,比群臣更欲哭无泪的是宁王朱宸濠,其实就算把他放了,他也没有再叛乱一次的勇气了,那个叫王守仁的糟老头子坏得很!击溃了他所有的勇气与自信!
宁王叛乱时,王守仁没有一兵一卒,拍拍脑袋连施数计,先用反间计,让宁王与手下大将产生猜忌,再施疑兵之计,把宁王拖了十几天,从容集结兵力,围魏救赵直攻南昌,又半路设伏打得宁王晕头转向,最后一把大火,彻底击溃宁王。宁王还没有搞清什么状况,就成了阶下囚!
人生是有很多巧合的,宁王杀掉的江西巡抚孙燧,正是王守仁的同年。而宁王之乱中,被坑得最厉害的,则是一个叫唐伯虎的才子……世事就是如此无常。
但王守仁开挂一般的表现并不是巧合,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天赋高得令人发指!1472年10月31日,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年间的状元,家学渊源。1499年,王守仁中进士入朝为官!
1506年,王守仁为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鸣冤,触怒大太监刘瑾,被贬到边荒之地的贵州龙场驿任驿丞,王守仁并没有消沉颓废,而是开始了对人心、万物内省洞察,终于悟通了“知行合一”的至理,史称“龙场悟道”。
王守仁,集前代心学之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思无涯、行无矩”,开悟之后的王守仁,在思想境界上已经把同时代的小伙伴们远远抛在了后面。那么,“心学”到底有什么用呢?
把人的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就能够洞察世间万物运转的规律。治理天下如此,平定宁王叛乱如此,在朝为官如此,隐居避世亦如此。所以王守仁才能够算定了宁王的每一步反应,以一己之力,把宁王玩得团团转!
嘉靖四年,即1525年,王守仁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王学”。其深邃的思想与“阳明先生”的称号,自此名满天下。他的哲学思想照亮了明朝的天空,即使是在数百年的后世,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无数人将王阳明奉为圣人,对他的著作日夜诵读揣摩,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寻找着世间万物的规律。
在王阳明的著作中,以《传习录》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记载了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这本书并不是王阳明的“专著”,却是公认的最有思想价值的著作,自问世以来,就被无数人置于枕边、案头研读揣摩。
《传习录》不是成功学,也没有什么权谋算计,厚黑杀伐,但它超越了所有的成功学。它以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让你在体察内心、修炼本心的同时,炼就强悍的底气和自信,让你具备了从容面对世界的平常之心。
我们在职场上遇到的那些难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遭遇的困顿彷徨,读完《传习录》之后,一定会豁然开朗。
好书是需要经常研读的,《传习录》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它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所历愈多、感受愈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