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良渚VR大空间”今日开启 全球首个古城沉浸体验震撼亮相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06 08:10:00 来源:杭州网

杭州日报讯 戴上重量仅580克的超轻VR头显,5000年前的良渚水利工程、祭祀大典与玉琮纹饰便以4K+超清画质在眼前铺展。7月5日上午9点,“良渚VR大空间”等候区就排满了预约游客。

这天,2025“杭州良渚日”暨良渚文化周的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全球首个以良渚古城为蓝本的VR大空间体验项目也同步开展,带领公众开启一场35分钟的时空穿越之旅。

“良渚VR大空间”今日开启 全球首个古城沉浸体验震撼亮相

“良渚VR大空间”开启,游客现场体验。图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提供

技术赋能

让5000年文明触手可及

“接下来你将抵达5000年前的钟家港!”实验室虚拟博士的引导声在VR空间中响起。紧接着,游客眼前骤变——温润气候中,良渚先民正在水道纵横的沼泽地筑堤疏浚、营造宫殿。画面转换,游客乘着竹筏划过碧波,看到稻浪翻滚的农田旁矗立着错落有致的草屋;当与神鸟一起飞上莫角山宫殿,耳边听到呼啸而过的风声,脚下则是三重向心式布局的良渚古城。

最震撼的场景出现在祭祀大典环节。游客站立于虚拟祭坛中央,目睹“玉琮通天”“万鸟来朝”的神迹。良渚玉琮王的360度全息投影悬浮空中,这些5000年前精雕细琢的纹饰,如今通过4K+超视感屏获得“新生”。

据悉,“良渚VR大空间・神纹之约”依托考古团队多年实地勘测的数据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全球领先的3D高斯重建、动态渲染、沉浸式交互、多人同步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打造出上亿面的高保真数字模型。

在这里,世界遗产良渚古城被数字化复原,让5000多年前古城内外的场景触手可及,也为每位游客开启了一种文化与科技交融的“时空穿越”之旅。

多元活动同登场

激活文化遗产新体验

“太让人惊叹了,这确实是带孩子触摸历史的最佳方式。”现场,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感慨地说,“前两天我在微信推文上看到有VR大空间体验的预告,马上预定了体验名额。正好暑假,我就带着孩子来了!”

像陈先生这样从外地特意赶来体验“黑科技”的游客还有很多。据了解,“良渚VR大空间”在试营业期间(7月5日-13日),将每天限量发放30张免费票。首日上午的体验名额在开放预约后就被一抢而空。

“现在VR、AI概念很火。我们希望把良渚悠久的历史和科技相结合,让考古成果‘活’起来,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文化新语言。”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围绕VR体验,我们还将举办良渚VR大空间IP角色快闪表演、‘王的饰品’手工制作等,让大家的良渚之旅从虚拟到现实层层递进,形成完整的文明探索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良渚VR大空间”可以体验到“黑科技”外,今年的“杭州良渚日”还特别设置了“时空折叠计划”科技周、良渚古城“文化+科技”游等研学活动等。届时,游客可沉浸式穿梭历史现场,感受“文化+科技”的无限可能。

“太震撼了。”刚带着孙子体验完VR的本地人张大伯笑着走出来,“我们这一代人在书里读良渚,我的孙辈们却可以‘摸’得到宫殿的墙面、‘听’得见祭坛的鼓声,真好。”

如今的良渚,文明传承有了全新维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6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杭州余杭:打造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良渚经验”
...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嘉宾在良渚博物院漫步于良渚博物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AR眼镜观赏“动起来”的刻符黑陶罐,良渚先民五千年前的生活借助科技手段生动
2025-04-24 16:47:00
今天是杭州良渚日。为了迎接良渚日,7月5日-13日,良渚三大考古遗址公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公园,首道门票免费。同时,首个以“良渚古城”为蓝本的VR大空
2025-07-05 08:33:00
古今辉映,文明圣地迎新生——五千年良渚文化拥抱“数字未来”
杭州日报讯 在杭州,有两座“良渚古城”。第一座良渚古城在地下,是五千年前良渚先民所建的文明圣城。这座“中华第一城”,如今静静沉睡在黄土之下,述说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第二座良渚
2025-05-29 07:43:00
第二届“良渚论坛”举办在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浙江、聚焦良渚。2023年首届“良渚论坛”成功举办以来,浙江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
2024-11-24 13:26:00
城市解局: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 杭州余杭落子何意?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盛淑彦摄中新网杭州1月1日电(王逸飞 张煜欢)浙江杭州,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日前迎来一项新的使命。杭州市余杭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体(扩
2023-01-01 18:03:00
从一粒稻米到一座论坛 良渚文明以“和”为题沟通世界
良渚,是一段历史、一串足印,中华文明5000年的文化基因、文明记忆在此酝酿。良渚,是一张名片、一份骄傲,以“良渚”为名推动的文明对话将深刻地影响世界。12月3日,以“践行全球文明
2023-12-13 00:19:00
让更多的人来讲良渚的故事 国庆节记者探访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潮新闻记者 周旭辉 张敏娴 马丁 摄潮新闻讯 国庆假期首日,微雨初晴。杭州良渚古城草木青翠,通往莫角山的道路两旁,水稻已经挂满了金黄稻穗,展示着新一年的丰收。9时不
2024-10-02 21:08:00
...义。这是卡洛琳那・佩雷兹・达塔利首次来到余杭,她对良渚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惊喜之情:“这里是一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地方,能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片土地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随着科技
2025-04-24 07:03:00
...对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玉璧特别感兴趣,也想了解良渚文化。”这次中秋、国庆“双节”连休,林秋雨早早抢好飞机票,一下飞机就转乘开往余杭的亚运地铁,来到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
2023-10-05 07: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蹲厕、坐厕,一图看懂到底哪个更健康!
大河网讯 有的人喜欢蹲厕,而有的人喜欢坐厕,到底哪个更健康?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回答这个问题恰逢其时!事实上,蹲厕
2025-11-19 22:38:00
唐山市人民医院发布2025年9月光荣榜
河北新闻网讯(刘畅)2025年9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共有645名医护人员收到患者及家属送来的锦旗、感谢信等共计69件(次)
2025-11-19 22:21:00
“毓秀海淀”第六届“京颐杯” 海淀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书法绘画摄影展颁奖圆满举办
11月19日,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毓秀海淀”第六届“京颐杯”海淀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书法
2025-11-19 16:38:00
网民发视频质疑“豆腐渣工程” 高速回应:信息不实,不影响安全,已维修
鲁网11月19日讯近日,一条配有“位于聊城市德上高速,这才是真正的豆腐渣工程”字样,并配以“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刺激不刺激
2025-11-19 16:01:00
无嘶哑确诊喉癌,专家下沉+无缝隙转诊+高效救治,65岁老人在这里治愈
鲁网11月19日讯“网上都说喉癌会声音嘶哑,家里人嗓子一直好好的,怎么可能得这种病?”65岁的李先生(化名)家属得知诊断结果时难以置信
2025-11-19 15:27:00
淄博六中举行“给情绪松绑,为成长赋能”主题升旗仪式
鲁网11月19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宋昕)11月17日,淄博六中举行“给情绪松绑,为成长赋能”主题升旗仪式,本次升旗仪式由高二25班肖婷玮同学主持
2025-11-19 15:27:00
泉阳泉子公司涉河北邢台1.23亿工程纠纷
11月18日,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近日受理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原告方为吉林泉阳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2025-11-19 11:10:00
《大先生 熊春锦》纪录片首届研讨会在京召开
鲁网11月19日讯(记者 魏萱)11月8日,感恩追思熊春锦先生暨《大先生 熊春锦》纪录片首届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
2025-11-19 11:15:00
烟台首创“微短剧+反诈”模式《破局》成全民防骗新课堂
鲁网11月19日讯(记者 魏萱)一部由民警辅警编剧参演的反诈微短剧《破局》,近日在社交平台掀起追剧热潮。该剧以真实案例为蓝本
2025-11-19 11:15:00
鲁网11月19日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根,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魂。为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与综合素养,滕州市大坞镇中心小学于11月18日
2025-11-19 11:17:00
中新经纬11月19日电 据中消协官网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消费提示,警惕“伪营养师”推销保健食品。中消协官网显示
2025-11-19 11:25:00
大皖新闻讯 工业机器人全国每20台就有1台“合肥造”,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这些数字背后是合肥工业经济质的飞跃
2025-11-19 11:45:00
鲁网11月19日讯近日,客户刘先生因罹患重大疾病在微山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病情危急,急需支付住院费用。家属心急如焚,紧急向农行微山夏镇支行求助
2025-11-19 12:25:00
鲁网11月19日讯近日,一位退役军人因退休单位变更工资发放渠道,急需办理农业银行储蓄卡。然而,老人年事已高,既无农行卡
2025-11-19 12:27:00
编者按:当中原大地的烟火气撞上数字时代的浪潮,我们发现,最动人的“网络人设”,从不是精心打磨的剧本,而是普通人用行动写就的真实故事
2025-11-19 1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