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
【强信心 抓落实 促发展】
破浪前行,强引擎激发新动能
——2022年全市经济工作综述
编者按
1月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强调稳预期、强信心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所在,要抢抓国省政策红利、聚焦扩内需发力、突出数字经济发展特色、放大“四敢”效应,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全力以赴抓好经济。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本报即日起推出“强信心抓落实促发展”专栏,报道全市上下坚定信心、狠抓落实、推进发展的生动实践,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逆势而上,起舞飞扬。顶住压力,破浪前行。
在过去的2022年,我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气象,体现新态势,取得新进展。
稳中求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越是爬坡过坎、风高浪急,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面对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我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顶住超预期因素冲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加快做大经济总盘子,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GDP总量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2.9亿元,5年连跨4个百亿关口,经济总量稳步跃升。
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均有突破。
一产方面,粮食总产量创近十年最高水平,达4.74亿斤;建成高标准农田6.87万亩,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全市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50.2万亩,以复种、代种、流转等方式减少撂荒地4.2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二产增长5.9%,工业制造业增速和占比双提升,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三产中,金融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和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97亿元,连续突破60亿元、70亿元、80亿元大关,增长45.9%,增幅排全省第2;全年规上工业实现营收800亿元以上,利润增长1倍以上,增速位于全省前列。
煤炭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形势变化,我市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多措并举稳增长。全年实现原煤产量6897.8万吨,地方煤矿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率超过100%,发电量2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原煤产量、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
在坚决完成保供任务的同时,我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积极提升先进产能。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4.52%;新型储能和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达到221.8万千瓦。
赋能育新,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投资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产业投资上。
一年来,我市工业赋能育新战略加快实施,制造业投资增速达53.7%,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撑;产业投资占比达53.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5%,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3个百分点。
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型现代服务业“四新”产业投资增长31.8%。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起步成势,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交付,百度云计算二期全面投运,云峰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中烨负极材料、华纳钠离子电芯等项目投产入规,多氟多六氟磷酸锂和华储高效光伏组件等项目建成投产。
开发区建设发展提速,主引擎作用成效明显。全市开发区工业投资增速达58.3%,占全市投资比重15.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6%,快于全市工业增速16.9个百分点。
阳泉高新区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全省市管开发区前列,第一方阵位次持续巩固提升,全力开展申创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平定经开区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成势起步,盂县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特色明显。
我市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发展后劲不断蓄积。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僵尸企业”全部终结破产程序,公司制改革完成率100%;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和“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创出阳泉经验。
全年共培育科技型企业217家;阳泉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升级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创新平台数量增长33%;建立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13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5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0余人。
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全市市场主体实有13万户,同比增长32.1%。减税降费,助企纾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促进了市场复苏回暖。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跻身全省前列,“一账清”工作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统筹兼顾,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面对复杂疫情形势,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功应对多轮次疫情冲击,守住了阳泉阵地,第一时间落实“新十条”政策和省委落实意见,加快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开展“控风险、治隐患、防事故”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两个行动”,全年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为0,列全省第1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水质优良国考断面占比80%,水质劣Ⅴ类国考断面0个,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市始终心系群众、补齐短板,持续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2022年全市民生支出119.31亿元,增长24%,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持续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率、缴费率、待遇领取率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增长17.7%,排名全省第一。
去年的成绩是在发展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这一年的奋斗实践,给了我们信心与自豪,也更加激发出我们接续奋斗、再创佳绩的勇气与动力。
节变岁移,整装出发。新年伊始,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全市工作谋篇布局。稳增长、促转型、快复苏、抓项目、促融合、谋改革、惠民生、保底线,“八骏奔腾”助力经济复苏发展。及时出台《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措施》《促进服务业迅速复苏二十条措施》《加快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二十条措施》……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我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了强力支撑。
乘风破浪的阳泉,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最鲜明的主题、最激扬的旋律。奋进阳泉,步履铿锵;转型阳泉,前景可期。(李德平)
短 评
抓住机遇再出发
严冬终将过去,春天一定会来。2023年,我国经济迎来整体复苏期、政策迎来红利叠加期、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各种积极因素正在加快集聚,对于我市来说是大有可为、充满希望的一年。
面对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要坚持既定目标,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全力以赴抓好经济。
一要抢抓国省政策红利,精准研判宏观政策,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全面落实,在市场竞争中激发活力,抢占发展先机,争取更多项目在我市布局、更多资金向我市投放、更多政策向我市倾斜。
二要聚焦扩内需发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供需两端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要突出数字经济发展特色,加快数智新城建设,以打造“智车之城”等城市品牌为牵引,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为全省乃至全国打造样板,打造亮丽名片。
四要放大“四敢”效应,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市场主体活力和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真正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踏上新征程,奋进正当时。全市上下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以昂扬姿态、务实作风和过硬本领,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1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