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今年高梁很饱满啊。”“看样子今天最低能收4000斤哦。”……又是一年高梁丰收季,在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土门村,今年村集体种下的200余亩高梁全部成熟。火红的高粱穗子,籽粒饱满,圆鼓鼓地在阳光下闪着亮光,伴随着“隆隆”作业声,收割机在高粱地里来回穿梭,“吃”进高粱穗,“吐”出高粱籽。田野间,村民们手握镰刀,将沉甸甸的高粱穗收入筐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很多年轻的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家里老人种不了多少地,慢慢地,土地就撂荒了。”水宁寺镇土门村党总支书记熊杰说。水宁寺镇土门村总人口3003人,常住人口460人,其中65岁-80岁占比达70%以上,老龄化和人员外出等问题导致土地闲置撂荒严重。如何让撂荒田地重现生机、种出效益,土门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选择了人工需求小、耐干旱的高梁进行种植,让闲置土地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种植高粱的沃土,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务工。土门村村民吴昭明说:“看着高梁熟了,我们都很高兴。这片高粱地红了半边天,让我们务工赚到了钱,更增加了我们集体收入。”
小小的高粱,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系着产业兴旺。如何让高梁产得出,还能卖得好。土门村村干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后决定由村集体直接兴办经营性村办企业。“今年我们预期实现产量8万余斤,亩产达400斤左右,采收后的高粱我们将立即送到村集体酒厂进行加工,酿出来酒通过线上、线下和周边场镇进行销售,扩大增收渠道。”水宁寺镇土门村党总支书记熊杰介绍,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收购、制作、售卖,最大程度保障种植户的利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秋来五谷丰,高粱别样红。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全力做“活”产业文章。通过扩大高梁、玉米、大豆等特色粮食产业种植规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粮油播种面积91万亩,预计总产量34万吨。高梁种植面积2000余亩,预期9月中旬全部收完,高梁熟来红满天,也映红乡村“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许丹、王灼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