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现在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高血压病的防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血压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忽略高血压会造成隐匿性靶器官不可逆性的损害,甚至发展到器官的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
高血压是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或者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高血压分为3级:1级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收缩压180mmHg以上,舒张压110mmHg以上。
高血压的危害
1.对心脏的损害。高血压可以引起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刺激心脏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间质增生,从而引起心脏左心室肥厚和扩张,长此以往,会造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同时,高血压会作用于心脏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引起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从而使血管血流缓慢甚至不流,造成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可出现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
2.对脑的损害。长期高血压容易引起脑血管发生缺血及变性形成动脉瘤而引发脑出血;长期高血压还引起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易形成脑血栓。硬化的小动脉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形成脑梗死。现在睡眠性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程度越来越重,跟高血压急性升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易出现偏瘫及脑疝等急性重病症。
3.对肾脏的损害。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及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造成肾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肾功能急剧下降及肾功能衰竭,肾脏排水排尿排毒能力下降,进而产生酸中毒、高钾血症等并发症,从而引起继发性死亡。
4.对视网膜的损害。长期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小动脉产生一系列的病变,早期表现为痉挛,随之出现硬化,进而会引起视网膜渗出及出血,最后进展至视网膜脱落等,造成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高血压的常规体检项目
高血压的常规体检项目有:血脂、血糖、血流变、肾功能、尿酸、心电图、尿常规、心脏彩超等。有家族遗传性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应注重高血压常规项目的体检,及时发现并规范诊治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
1.改善生活习惯。有长期吸烟及过度饮酒习惯的,要及时戒烟、限制饮酒量;肥胖且有高血压遗传家族病史的高血压人群,要适当减肥;减少钠盐及减少脂肪的摄入,提倡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运动量,提倡低到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慢跑、低速游泳和步行等;避免过度熬夜及长期高应激精神刺激。
2.药物治疗。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类、ARB类药物等。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合理建议下使用合适个体的降压药物,注意治疗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并逐渐根据血压情况增加用量,呈阶梯式药物治疗原则。同时要注意所用降压药物所产生的药物副作用,如干咳、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等;注意用药过程中监测血压情况,避免血压过低或过高而产生靶器官损害;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等情况。
高血压的预防
1.定期监测血压。对于肥胖、有高血压家族遗传性、常熬夜、常处于高应激状态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早发现、早诊断、早干涉、早诊疗。
2.加强高血压知识的学习。普查发现,很多人缺乏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要对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加强宣传高血压知识,将高血压的危害性及规范化诊治详细普及。
3.加强锻炼及心理健康教育。每一种疾病跟心理健康有很大关联,适当的锻炼可以转移注意力,同时增加心理疏导,可以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使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对于降低及预防高血压有很大帮助。
(港北区人民医院 谢家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