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本报讯 (记者张惠婷 通讯员彭小舟)我市深入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创新平台提质、硬核技术支撑等七大工程,持续放大科技创新能级,全市上下重视科技、崇尚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真金白银激发创新活力。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2022年,全市新增财政科技投入8000余万元,增长76%,多角度、多维度支持激励科技创新。赣州市科技与人才新政20条制定出台,其中18条惠企政策为“免申即享”,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各县(市、区)科技惠企资金达3.38亿元,增长160%。
平台载体建设取得突破。赣州高新区“一区三园”管理改革获科技部批复实施,赣州、章贡、信丰高新区有关数据实现并表;赣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赣州市工业数字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正式挂牌运行。2022年,全市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家,数据居全省第一;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申报的国家“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平台项目获批立项,资金2.8亿元;“稀土全国重点实验室(筹)”获批建设,列为中科院首批14个重组典型实验室之一。
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我市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攻坚行动,培育建强科技企业群体。2022年,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1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2家,获评潜在独角兽、瞪羚企业21家,三项数据均居全省前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