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兴隆县小关门村
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10月1日清晨,兴隆县六道河镇小关门村的山坳里,67岁的崔长安推着独轮车往果园赶。枝头挂满的金黄蜜梨压弯了枝桠,丰收的喜悦正悄悄冲淡山洪留下的创伤。“昨天卖了1000多斤,还订出去1000多斤,这两天得抓紧摘、抓紧送。”他说。
小关门村地处深山谷地,全村979人,耕地仅1100多亩。村民在山上垦荒种树,果园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板栗、蜜梨、山楂、苹果成了“致富果”。
然而,今年7月下旬,持续强降雨引发山洪,耕地大部分被毁,5.3万余棵果树受损,道路尽数中断,田间作业路几乎全部被毁。
“林下种的黄精明年就收获了,4000多亩被洪水冲得就剩1000多亩,全村种植业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村党支部书记赵伟谈起灾情,仍心疼不已。
灾情发生后,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与承德路和矿业集团迅速组成帮扶工作组,驻村推进重建。
“转移安置期间,正是板栗生长的关键期,没人管护要减产。”崔长安回忆说,农业农村部门很快组织无人机,为全村板栗统一喷洒叶面肥。
村民返村后,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林下排水、病虫害防治。果园重现生机,村民也重拾信心。
如今,一条条平整的道路从村外直通山上果园,为果品外销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工作组日夜抢通道路,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赵伟说。
因管护及时,今年小关门村果品亩产未降反升。崔长安家8亩板栗园,收获约4000斤,比去年多收300多斤。“板栗一下树就卖光,收入1.8万元。”他说。
板栗收完,蜜梨接档。老崔家的梨园中,不乏百年老树。金黄的蜜梨皮薄肉嫩,脆甜多汁。“还是好人多啊!”老崔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原来,梨还未下树,就已有爱心人士主动对接,帮忙拓销路。“蜜梨预计能产8000斤,已订出6000多斤,每斤3元左右,能收入两万多元。”老崔笑着说。
蜜梨之后,山楂又将上市。一位提前“探营”的收购商告诉记者:“兴隆山楂全国闻名,有多少收多少,根本不愁卖。”
随着重建推进,小关门村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依托优质果品、良好生态和毗邻北京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让灾后的小关门村踏上全面振兴路。”赵伟说。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