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0-06 07:52: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

东高河村重生记

——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

今年5月,经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认定,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成为河北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之一,可依托丰富的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验活动。

一个小山村,如何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提供新思路?9月30日,记者走进东高河村,一探究竟。

一进村,清风裹着花香与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村南的千亩花海里,格桑花与百日草在田垄间铺开斑斓地毯,大片的油葵绚烂盛放,把整个山坡装扮成了金色海洋。

在村西南的一处坡地上,拨开灌木丛,仍能找到黑色的煤渣痕迹,这是全村唯一还能看到的当年印记。这一片土质不好,村里因地制宜种上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的硫华菊。

如果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七八年前,这个小山村还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研学展厅里,一幅幅老照片诉说着曾经的历史。东高河村位于邯郸市复兴区西部,地处丘陵地带。因村子地下有丰富的无烟煤,自元代开始,便有挖煤人纷至沓来,在此定居。20世纪80年代,东高河村采取“就地取材,有水快流”的发展策略,开始了单独或联合挖掘地下煤的个体经营活动,全村有大大小小的煤矿20多处、煤场30多处。村民是富了,但是环境却糟了。

煤尘笼罩之下,村庄失去了本色。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郭拥军回忆,那时,进出村的大路,被运煤车轧得坑坑洼洼,空气中到处都是粉尘,农房的窗玻璃上能用手指写出字来。许多农户不得不把院子封上顶,防止煤灰落到自家院中。后来,不少村民搬离了老屋,到邯郸市区生活,村里的老宅子成了闲置空房。

为破解生态困局,2000年,东高河村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治理。

小煤矿要关闭,煤场要拆除,这些都牵扯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推进起来异常艰难。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李艳荣带头拆掉了自家的洗煤厂。村干部的坚决态度,让村民明白,转型发展没有后路可退,唯有破釜沉舟,才能闯出一条生路。

挖掘机的轰鸣声里,30多处煤场相继关停。

为了修复受损的土地,2019年,东高河村启动大规模的生态重建工程,清除煤矸石、回填种植土,并引入科学的种植技术逐步修复土壤。

接着,是栽树,300多亩生态林、200多亩经济林相继在荒坡上扎下根来。随后,是建设,污水管网铺进了街巷,柏油路取代了煤泥路,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院里。

环境变好了,眼前的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

2022年,王生良接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了给村民找到新的增收渠道,他多次带领村干部去外地考察,与群众代表共同商议,最终决定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利用丘陵坡地的层次感,试种既能观赏又能榨油的经济作物油菜花。

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冬天,油菜花种得有些晚,出苗后根扎得浅。第二年开春,很多幼苗没能熬过寒冬,冻死了。

王生良心急火燎。他跑到省农科院向技术专家寻求补救措施。专家向他推荐了一种新品种,该品种春天种下,40多天就能开花,此前已在石家庄元氏县试种成功。

得知这一信息后,王生良抓紧带领村干部去元氏县的种植基地取经。回村后的2023年3月5日,他们引种了新品种,果然在4月26日开了花。

试种成功了。2023年“五一”假期,东高河村迎来首批观花游客,人数远超预期。5天假期,村子接待游客9万多人次。“村口的两个停车场根本不够用,许多游客把车停在了村口的路边。”王生良说。

假期一过,村里一算账,短短这5天,村里就实现收入130多万元。

“五一”看油菜花,那么,“十一”能看什么?本着既能赏花,又有经济价值的原则,村里又开始种植油葵。为避免游客审美疲劳,他们引进了“晨光”“日不落”等多个油葵品种,花期交错,花形各异,各有其美。

如今的东高河村,春天,油菜花把山坳染成金色;夏天,油菜籽榨成好吃的菜籽油;秋天,油葵接力绽放,花盘像一个个小太阳,把日子照得暖暖的。

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发展庭院经济,有了蜂蜜小院、粗布小院、玉雕小院……游客来了,尝尝村里用柴火做的大锅菜,拎走几瓶用村里的油菜籽、向日葵籽榨的食用油,再去各个小院里采购一些土特产。千亩花海,就这样美了村庄,富了百姓。

千亩轮作花海,引来众多生物安家落户。20余种鸟类、15科30余种昆虫种群、100余种植物……这些数字背后,是“微改造+共参与”的治理智慧——村民自发将20余处闲置宅基地改造为生态功能区,形成“家家有绿地,户户闻鸟鸣”的生活场景。

生态美景让东高河村成为热门旅游地。2023年以来,该村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王生良说:“摘了矿工帽,吃上文旅饭。村集体收入一年一个台阶,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了3万元。”

东高河村的转型,是邯郸复兴区生态变革的生动体现。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邯郸市复兴区成为河北省两个上榜地区之一。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5年1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工业区蝶变为‘生物乐园’”成功入选。

复兴区,这个曾经以钢铁、煤化工为主的传统工业区,曾经以邯郸全市1/300的土地,贡献了全市1/10的GDP。但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也让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横穿复兴区全境的沁河一度干涸、断流,生物多样性水平持续下降。

如今,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矿渣堆积的工业废墟,成了风景如画的园博园;以沁河为纽带的沁河郊野公园,织就了一张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目前,复兴区林木覆盖率已从2016年的21%提升至现在的52.2%,监测记录到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489种。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的发展壮大,提升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复兴区实现了由“工业污染区”向“绿色生态区”的涅槃重生。 (河北日报记者 李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丨陆海共治展新颜 碧海金滩引客来
9月10日,航拍镜头下的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一隅。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摄天蓝海阔,鱼鸥翔集。初秋的秦皇岛海岸线上,八方游客畅享海滨休闲时光。赶海,是游客体验避暑胜地北戴河风情的一大乐事
2025-09-28 08:04:00
...先,擦亮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思想指引,铺就生态文明建设“初心底色”。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
2024-08-21 10:28: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环宣)广州迅速积极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我市典型案例整改相关工作。5月29日上午,副市长王焕清
2024-05-30 04:15:00
文化书院进行时 | 以文化人、悦享和美 在东方书院邂逅多彩生活
...德、职业道德及社会公德全面发展,从各个层面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引导社区居民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通过区域共筑美好“家”环境、成员共献温馨“家”服务、民主共参和谐“
2025-03-12 10:05:00
邯郸复兴区:农旅融合打造美丽休闲乡村
...:人民网-河北频道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二六七二街道东高河村(无人机航拍)。 聂长青摄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契机,建设省级美丽乡村。该区41个行政
2023-08-31 18:41:00
...生态环境厅环境监察专员张雷到会指导。周斌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新征程践行国之大者的必答题、新形势赢得发展主动的竞争力、新阶段补齐短板弱项的“牛鼻子”。全市上下要学深悟透习
2023-09-20 00:17:00
...底,全面接受生态环保督察大考核。要有力促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大推动,努力提升嘉峪关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优美、更安静、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2023-12-19 11:04:00
文化书院进行时 | 厚植人文沃土 胜利社区文化书院“一路生花”
大众网记者 孙莹 通讯员 侯钦然 淄博报道社区文化书院是展现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周村区胜利社区结合辖区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五个淄博”建设为引领,聚
2025-03-12 10:04:00
...的支撑点、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现代化建设又面临着资源能源约束紧、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的严峻挑战。从这个角度
2023-10-03 06:10:00
全力建设中原农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大战略”进行时·高端访谈)
...日报全力建设中原农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大战略”进行时·高端访谈)——访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本报记者 李虎成 代娟“省委、省政府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作出建设中原农
2023-05-06 02: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