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广大党员干部在解答乡村振兴这个“大考题”时要将生态振兴放在重要位置,以“绿色”为先,擦亮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
思想指引,铺就生态文明建设“初心底色”。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的本质内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的突出位置,高高扬起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切实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推动形成共建绿水青山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人为本,铺就生态文明建设“为民底色”。环境就是民生。中国一直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幸福就是党的幸福、国家的幸福,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员干部要高效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推动生态振兴焕发乡村活力,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走好“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心声,积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维护好发展好绿色民生工程,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持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构建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奋发作为,铺就生态文明建设“实干底色”。生态环境保护非一日之功,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以蓝天、碧水、净土为主的攻坚战全面开启,推进蓝天常驻、碧水长清、土壤复净,需要的是持续奋斗、久久为功,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生态环境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品,要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模范践行者,以奋发有为、担当作为的精神状态担起践行绿色提质行动、绿色低碳行动的责任,要发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钉钉子精神,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和担当,持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为努力建设生态强国贡献力量。(文/周欣格 郑芬)
责任编辑:吴晓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1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