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地方文明实践和驻区高校资源深度融合
江宁“幸福校校乐”打通文明实践供需通道
南报网讯(通讯员包丽记者张希)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融合发展,推动校地资源精准对接、优势互补,10月25日,“幸福课堂——‘幸福校校乐’高校志愿服务分享交流会”在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来自东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15所高校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特色展示、供需对接与专题赋能三大环节,共话文明实践新路径,共绘校地融合新图景。
活动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特色展示中拉开帷幕。各队伍代表通过PPT和生动讲解,系统呈现了在社区治理、为老服务、青少年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一带九馆五廊一路”海事教育博物馆资源,打造青少年航海四季营项目,开展航海科普文明实践课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空物理+”团队结合物理专业特色,探索“故事+趣味实验、原理+探究实验、理论+科研链接”的科普路径,推动高深知识走向大众;河海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亲水部以寓教于乐方式普及水环保知识,引导公众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高校志愿服务在内容专业化和形式多样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是文明实践融入专业教育、走进群众生活的生动体现。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与会代表聚焦“文明实践+校地融合”主题展开务实研讨。东南大学法学院“青语倾言”普法宣讲课程的分龄设计、南京工程学院“电亮江畔”电力科普的因地制宜策略,以及东南大学支教协会在偏远地区推行的定制化支教模式,成为现场热议的典型案例。通过面对面对接,一批可行性强、贴近群众需求的合作项目与共建机制初步形成,不仅为后续常态化、多元化、可持续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畅通了高校力量参与区域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3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