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皇帝守国门,汉子女人永不外嫁,明朝的底气从何而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13:19: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古以来天子迁都更多更多是为了躲避外患。比如北宋迁都到南宋。到杭州鱼米之乡,远离战乱,然而中国历史上确有这样一个王朝主把国都迁移到战争边境,天子守国门。想想就令人热血沸腾,这个朝代就是大明王朝。

很多人弱化了永乐迁都的历史功绩,而【史海密探】认为这个大事件,足以载入史册。

皇帝守国门,汉子女人永不外嫁,明朝的底气从何而来?

元朝开国,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其其上下游的采石、瓜洲一起构成的江防体系是保证南京安全的直接屏障。

公元1421年1月,明成祖朱棣力排众议,迁都北京。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之深远,一直延续到今天。

皇帝守国门,汉子女人永不外嫁,明朝的底气从何而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抵御北方蒙古的南侵。

战争前线就在皇城跟前,所有的一线战报可以直达上听。中央战区可以最高效率的调动军队。抵御外族入侵。这种军事指挥的速度和效率是在定都南京时不可同日而语。

更大的助力在于定都北门锁钥,朝廷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三军将士以退,无可退后面,就是天子之地和仙帝寝陵!背水一战的气势和雄心,在战争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事实也确实如此。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就有能力和决心五次北伐。彻底剪除了北元的残余势力。对未来300多年天异族的威胁一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王朝普遍比南方王朝国运长久的原因之一吧。

皇帝守国门,汉子女人永不外嫁,明朝的底气从何而来?

其次有利于经略整个包括东北在内的中国北部。

话说公元938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整个华北已有430余年脱离汉族的行政管辖。

最大的隐患是人心经过了几百年的战乱与分裂。人心已不思归,那时的中国弥漫着南北两个王朝的政治文化与风土人情。当这种生活习惯内化为思维方式,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朱棣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力主迁都北平后,不仅仅是大明的行政管辖对整个北方加以覆盖,更重要的是汉民族自身的文化包容性对脱离中华母体四百余年的北僵春风化雨。

大明国运276年,整个汉民族政权与文化对华北乃至整个东对区域的控制达到了顶峰。

皇帝守国门,汉子女人永不外嫁,明朝的底气从何而来?

大明王朝不仅有天子守国门的底气,更有视死不投降的硬气。

漫漫的封建王朝,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朝之间为了避免战事采用“和亲”来博取信任,也是常规手段。但是,300年大明,从来没有一个汉族的闺女远嫁外族。

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甚至不议和。不服就打!

大明的国力并不是最强的,甚至也有最衰微的时代。但是没有一位皇帝向蒙古人摇尾乞怜。就是这么硬气!

皇帝守国门,汉子女人永不外嫁,明朝的底气从何而来?

【史海密探结语】

大明的底气与硬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000多年来儒学的深入人心。

毕竟大明是中原王朝,儒家思想已根深蒂固,经过唐宋时代的夯实。深深的内化到大明皇族的骨子里。

历史的车轮在向前,民族性也逐渐彰显。大明的时代,人类的民族意识已经逐步觉醒。

而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大明义无反顾的迁都北京。经略整个北方,完整了中国地理与人格的大一统!

所以说“永乐迁都”足以载入史册。

皇帝守国门,汉子女人永不外嫁,明朝的底气从何而来?

1644年,清军如洪水般入关。

皇上明知败局已定。也无颜再见列祖列宗。遂手书血书一封。藏于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的冷风里。皇后公主数十人皆自刎宫中。

将士搜出血书,只有六字,“勿伤百姓一人”。

这就是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赔款、割地、屠民,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遁!如果去看明朝战史,你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刺
2023-08-19 11:03:00
为什么说明朝的帝王都是有血性的汉子?
说起我们中国这么多的朝代,明朝是所有朝代当中,最特殊的一个朝代。明朝的皇帝也是所有朝代中最特别的一个皇帝群体,明朝的皇帝,有喜欢捣鼓木制品的,有几十年不去上早朝的,有爱上老女人的
2023-06-07 16:38:00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底气来自朱棣的这场战争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是由朱元璋建立的,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提起清朝,我们可能会想到割地赔款,说起唐朝,我们又会想到鼎盛的
2023-05-10 05:13:00
他是明朝最差劲的皇帝,一生碌碌无为且忘恩负义
明朝一共十六个皇帝,个个是奇葩,但是却大多都是非常有气节,奉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好皇帝,但是这其中有个皇帝却显得很突兀,被历史强行洗白了,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在9
2023-05-22 08:21:00
明朝朱家子孙天子守国门,没有一次割地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汉民族建立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自从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就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传统,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江南半壁江山犹在的时候依旧没有选择迁都再战,而是在北京城
2023-07-03 15:24:00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何成了明代的专利
据说明朝有一句祖训:“无姻、无赔、无割地、无贡,天子守国,君亡国”。这句话听起来很霸气,很多“名品”都用它来坚守自己的立场。但朱元璋听后可能会说:“我很高兴我的子孙如此成功,但如
2024-05-04 15:24:00
明帝国担得起“最有骨气”这个称呼吗
...根本不可能具备人才有的精神属性。很简单,铁骨铮铮大明朝,究竟谁能真正代表这个王朝?朱元璋吗?朱棣吗?还是朱由校?朱由检?谁都代表不了。明朝的皇帝代表不了明朝,明朝的大臣更代表
2024-04-19 11:12:00
...王朝是谁?一般来说会有三个选择,分别是汉朝、唐朝和明朝,除去这三个朝代以外,再选一个朝代似乎很难,然而在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非明朝莫属,汉朝有骨气,但是他有过和亲送礼,汉高祖
2022-12-23 16:31:00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先后有十六帝,共计276年(1368年-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明太祖明朝第1位皇帝,在位31年,年号“洪武”。曾经因
2023-02-03 15: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