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孔融为什么打不过黄巾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16:32:00 来源:戏说三国

孔融是“文圣”孔子的第19世孙,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作为孔子的嫡系子孙,又是儒家文化的推崇者,同时孔融还是写进三字经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谦让”的代表人物,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有一次家里吃梨,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人问孔融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说:小孩子食量小,就应该拿最小的。

这是一个四岁孩子的谦让之情,却让无数成年人汗颜,孔子作为儒家的始祖,把儒家的这种谦让精神一代一代传给后人,才能在四岁的孔融身上无意中表现出来,东汉同样是一个崇尚礼仪道德的社会,皇帝以孝治国,选拔人才优先考虑的是道德,当时的名士但凡有些名气的,无一不以道德高尚而闻名,孔融就是其中之一。

孔融为什么打不过黄巾军?

孔融让梨的故事

两汉独尊儒术,也让儒家始祖之后的孔融家人一直受到厚待,所以孔子的父亲孔宙是太山都尉,孔宙有七个儿子,孔子是其中之一,孔子16岁时,名士张俭因为举报宦官被通缉,逃到孔融家里找孔融的哥哥孔褒,当时孔褒不在家,于是孔融自作主张接待了张俭,因为张俭是通缉犯,所以连累了孔融家里,官府抓了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结果两兄弟都争着赴死。

然后官吏问他们的母亲,他们母亲也主动承担责任,与两兄弟争着赴死扛责任,一家人都有着谦让的美德,宁愿失去自己的性命,也要扛下所有的责任,这让整个天下为之动容,最终这事还闹到了皇帝那里去,最后还是判处了孔融的哥哥孔褒死刑,孔家犯了法照样被杀,这就是当时的现实,宦官当权的现实,并不因为你是孔子的后人就会赦免你。

孔融为什么打不过黄巾军?

孔融

孔融因为名声被何进征辟为侍御史,也就是负责监察的官员,可以弹劾不守法的官吏,但孔融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于是辞官回家,孔融的性格真是不适合当官,仅仅因为与上司不知就辞官而去。

董卓乱政时,孔融在朝廷再次担任虎贲中郎将,因为与董卓争执而被转任没有任何权力的议郎,这差不多就是顾问,当时董卓想要废除汉少帝刘辩,而孔融不同意,据理与董卓争执,最后董卓把孔融安排到黄巾军最为猖狂的青州北海国担任国相,董卓这么安排的意思很明显:一是想让孔融难堪,因为孔融只有文才,没有武才,二是想借黄巾军之手杀了孔融,当时的东汉地方官,有很多死于黄巾军手下。

孔融治理北海国的手段与他的祖先孔子如出一辙,都是按照儒家学说的那一套实行仁治,以礼对待,并且在北海国内开办学校,请名士来教授儒学,这在和平时期没有问题,但在乱世之中,却是最大的问题,乱世之中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打败黄巾军,并且保证城池的绝对安全,但孔融并没有加强任何军事力量,自然也就打不过黄巾军。

孔融为什么打不过黄巾军?

文圣孔子

但是孔融没死,因为他派出太史慈冲出黄巾军的包围,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收到孔融的求救还大吃一惊,因为刘备当时就是小军阀出身,靠打仗起家的,而孔融则是标准的世家大族,当世名士,刘备最终成功打败了围攻北海国的黄巾军管亥部,救援了北海相孔融。

从孔融治理北海国的手段就能看出,孔融的文才虽然出众,但是政治水平与水军能力差不多就是0,公元196年,袁绍长子袁谭攻打北海,孔融很少上城参战,即使袁军攻破城池,孔融也仍然在读书,对于城内城外的战争居然丝毫不在意,最终孔融一个人逃走,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被俘虏。

除此之外,孔融的缺点还体现在没有投靠当时有潜力成为北方霸主的袁绍或者曹操,孔融手下有个叫左承祖的幕僚建议孔融投靠袁绍或者曹操,但孔融坚决不同意,当时北方几乎所有的城池都在选边站,无法保持独立性,如果不投靠一方,为自己增加一个盟友,那就只能被一方吞并。

孔融为什么打不过黄巾军?

曹操

曹操迎立汉献帝到许都后,汉献帝征辟孔融为掌管修建宫室的官员,后来升任少府,但是皇帝都是被曹操控制的,所以孔融实际上还是在曹操的掌控之下,但孔融这个人为人比较狂傲,看不起很多人,就连曹操这样的权臣也被孔融看不起,而且孔融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具备很多儒家的品德,但做的一些事常常又出人意料。

孔融曾经借助曹操儿子曹丕强纳袁绍儿媳妇甄氏为妻一事侮辱曹操,专门写了封信给曹操,而且信的内容是侮辱曹操但又让曹操看不懂,曹操在当时也算是三曹之一的文学家,但说起文采来,曹操不如孔融,孔融是这么写的:

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武王伐商纣王这是事实,但把妲己赏赐给周公这是没有的事,纯属虚构,曹操以为有这个典故,于是就问孔融这是什么意思?孔融回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这就是想当然的意思。曹操后来终于明白了,原来这是:把曹丕纳袁绍儿媳妇甄氏为妻的事比喻为把妲己赏赐给周公,这等于是拐着弯骂曹操的意思。

孔融为什么打不过黄巾军?

孔融

孔融还不止一次侮辱曹操,曹操远征乌桓时,孔融又侮辱曹操说道:

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肃慎和丁零都是古代中国的少数民族,孔融把少数民族不进贡,甚至偷盗苏武牛羊这种小事,说可以一起讨伐,这意思就是说曹操远征乌桓是小题大作,或者是不值得的,也就是反对曹操的北伐,看到没有,孔融侮辱人的话,一般人都听不懂,也就是因为孔融的文采很好,就算是侮辱人也是引经据典。

孔融还以傲慢无礼的话来反对曹操的禁酒令,曹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侮辱的吗?曹操一生杀了多少名士,孔融的好友杨修就是被曹操杀害的,曹操最后无法忍受孔融的侮辱,并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于是御史大夫郗虑指使军谋祭酒路粹诬告孔融,最终曹操诛杀了孔融的全家。

孔融为什么打不过黄巾军?

孔融之死

曹操定给孔融的罪名是十六个字: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

此外,曹操还给孔融定了一条罪,就是不孝的罪名,这在当时可是重罪,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孔融,对孔融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儒家始祖孔子的后人居然也会不孝?这事起因于孔融对祢衡说过的一段话:

父母对孩子哪有什么亲情,不过是一时的情欲,才造出了孩子。孩子对于母亲来说,就像是东西储藏在罐子里一样,拿出来就分开了。

这话确实是孔融说的,至于孔融到底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了,但是曹操却以这话来定孔融不孝的重罪,所以尽管四岁就能让梨的孔融为世人所推崇,但是他后来的结局却很少有人知道,却是非常悲惨的结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孔融之死,曹操打压清流名士的必然结局
孔融让梨的故事,相信不少读者都有所耳闻。俗话说得好,“三岁看老”,孔融幼儿时便如此懂礼貌,他将来的成就自然很不凡。果不其然,孔融在成年之后,果真成为了当世一代大儒,受无数读书人尊
2023-09-27 14:29:00
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为何最终却因不孝被曹操处死
...平,梨就是其中之一。在我们看来,梨也是水果,但对于孔融来说,它存在的意义不弱于苹果对于牛顿的意义。虽然孔融没有从梨的身上发现什么物理原理,但是却让他得以家喻户晓,正所谓:融四
2024-09-28 13:23:00
对话潍水先贤|“人中龙”孔融德政北海
...22日讯(记者 杨宁)《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 (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
2024-03-22 15:35:00
孔融被杀真的是曹操所说不忠不孝的罪名吗
...十常侍。此后董卓废立汉帝,把持朝政。董卓当政期间,孔融在朝堂之上处处与董卓作对。董卓顾忌孔融身份,无法像对待其他普通文臣一样对待孔融。于是他特意调查了一下哪里黄巾义军闹得最凶
2023-05-12 06:22:00
刘备领徐州牧的背后是什么真相
...记载,不过刘备领徐州牧之前,的确是经过糜竺、陈登、孔融三人的劝说之下,才最终同意领徐州牧。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
2023-07-03 22:55:00
孔融的政治才能与道德观念的探讨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小时候就以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人称赞。提到孔融,大家第一印象肯定
2023-10-23 07:32:00
孔融:因正直而孤立,因理想而赴死
【孔融:建安七子之名士】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其家世辉煌,七世祖更是汉元帝的老师,位列三公。相较于出身显赫的袁绍、袁术等人,孔融的家世可谓更为显赫。年少时,他因为一次“让梨”
2024-01-03 19:43:00
历史上这3位名人,人品差得不敢恭维
...象的历史名人,到底是真的老好人,还是一个老油条呢?孔融让梨闻名的孔融在古代,有两位被历史评为道德高尚的人物——陶谦和孔融。陶谦被称为老好人,而孔融则以让梨故事闻名于世,被誉为
2023-04-25 11:28:00
从孔融让梨到唐睿宗三让皇位:中国历史上谦让的智慧与魅力
...喻户晓。那历史上,还有什么相让的事情呢?第一、先说孔融让梨孔融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童,而且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身份,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有一次,孔融的爷爷做寿,来的客人很多。桌子上有
2024-02-22 22: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