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年最后一个假期还没开始,就已经约等于结束了。”
一个社交小组里,看着12306里“秒没”的高铁票,有人无奈地评论道。
当中秋+国庆双节叠加,“回家”“放假”双双成了出行关键词,光是国庆假期卖出的高铁票,就已经达到1.5亿张——和过去三年相比,这显然是一个让生活更具实感的数字。
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出发往返多地的高铁票“一开票就秒光”,过去自诩能熟练抢演唱会门票和限量潮流单品的异乡打工人,却因为买不到返乡的高铁票而不得不放弃过节。
双节叠加,回家成为打工人的头号难题。(图/图虫创意)
很微妙的是,每个自诩独立万岁的成年人,总会在特定时刻泛起几分“月是故乡明”的愁绪;每个顺利踏进家门的打工人,又总会在睡了几天懒觉之后,受够和父母相看两厌的日子,只盼着磨人的假期早日结束;每个难得享受几分天伦之乐的职场人,很快又会陷入“是加班更累还是回家对付一家老小七天吃喝玩乐更磨人”的疑问中。
太远会止不住思念,太近容易彼此磨损,现代家庭的边界,该怎么划?
现代家庭的边界该如何平衡?(图/《小敏家》)
一碗汤的距离,刚刚好
今天,独立是成年人在脱离原生家庭时,必然面对的选择和结果。对于习惯离乡别井的当代人来说,从求学到工作,从出省到出国,独立总是自然而然的事,时空距离能够天然地划开父母与彼此的边界,多数时候呈现出相安无事的姿态。
作为典型的“江浙沪独生女”,Luna很理解这种边界的可贵。在前年结婚之后,这个85后才刚刚搬出了父母家,过起久违的独立生活。
和大多数留京发展的同学不同,15年前大学毕业时,Luna为了躲避北漂的就业压力和生活成本,便迅速拉着行李箱从北京飞回了杭州,试图躲在家里慢悠悠地找工作。
“我们专业不好找工作,我本来就想着逃避一阵子,也没想过要回家住多久。”在Luna看来,这个选择在今天看来多少有点“冲动”了,和父母之间难以相融的生活习惯,让躲在家里“吃喝不愁”的安全感大打折扣。
“你能想象么,我30岁的时候,家里的门禁居然还是9点,就因为我妈睡得早……”
Luna不无感慨地吐槽道,在毕业回家长住之前,竟然从未发现自己和父母有如此之多的不同,从夜里的门禁、周末是否应该睡懒觉,到女孩子上班的穿着……只要住在同一屋檐下,父母很多时候都把自己当小孩子一样管束着。
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屋檐下,如何维持边界感是个难题。(图/《小敏家》)
为此,Luna和丈夫商量过后,坚决排除了婚后和双方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选项,而是选择将婚房安置在了两条街外的另一个小区,“独生子女总是很矛盾的,住太远我肯定不放心他们俩,像这样维持着一碗汤的距离就够了,我随时都能回家吃饭,大家的生活作息也互不干扰,多好”。
没有一个成年人能拒绝
去爸妈家蹭饭
如今,Luna充分享受着这份迟来的快乐——眼不见为净的时候,父母再也不会在周末早上8点叫醒自己,那个过于严苛的门禁,也早已随着小两口独立生活而成为历史,还能保留着随时回家吃饭的自由,简直不要太爽。
回爸妈家蹭饭,这个选项对任何年龄段都是充满诱惑的。
今年已经接近40岁的80后广州爸爸家豪,和Luna一样将家安在了离父母不远的小区,其中最重要的理由,便是可以隔三岔五地蹭饭。
去爸妈家蹭饭,对任何年龄段都是充满诱惑的。(图/《小敏家》)
“不开玩笑地说,我们家是几乎从不开伙做饭的,娃上的是寄宿学校,我和我老婆根本没有动力下了班还花时间买菜做饭。”
在家豪看来,人到中年就是一块夹心饼干,每天操心的事太多,生活上的琐事自然能不动手就不动手。
父母对这番“歪理”颇有微词,但工作上也帮不上什么,广州妈妈通常就祭出杀手锏——煲汤,“广州妈妈都喜欢煲汤嘛,我妈也大差不差,一煲汤就让我们回去吃晚饭,顺便聊聊近日的工作,埋汰我们总是忙到顾不上自己”。
在家豪看来,这碗老火汤的距离,其实就是和父母之间最平和的距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很难改变,父母唠叨再多也很难干涉,偶尔一起吃顿饭就很好了。
一碗汤的距离,是和父母之间最平和的距离。(图/《小欢喜》)
“可以说,因为经常见不着面,我们会更加在意在有限的时间怎样相处吧,譬如一起喝早茶度过半天family day这样,很‘老广’的方式”。
家豪还透露,在这个黄金周他准备带着一家老小去珠海泡温泉,让两老去体验一些新鲜的东西,过一个更充实的中秋节。
在离家和回家中间,选择出行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在当代语境下,现代人显然无力成为这个古老规训的捍卫者。
但,时代在变迁,生活方式同样并非一成不变。对于一家人来说,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显然已非今天的家庭生活必选项,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不必是一家人在电视前围坐,也可以是像家豪这样,在family day带着一家老小踏上旅途。
与其对着无聊的电视各自刷手机,坐在自家的车上就着眼前的风景聊聊未知的旅程,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要知道,汽车之于当代家庭,早已经是理想生活的延伸。而作为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当代汽车是家人亲密互动和情感交流的“高频地点”。
有新车主曾在社交媒体里留言,自从自己第一次带孩子自驾游后,一家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开车带着孩子去露营,草间的虫唱、起伏的松涛、远山的落日,以及夜晚的璀璨星河,至今依然记得”。
所以,如果一个家庭的温馨美好,始终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物理承载”,那又何必非要是房子?一台宽敞舒适的家用车同样可以。
就像近日刚刚亮相的广汽传祺新能源E8,就是一台能够“给到每一个家庭出色体验”的家用车。
作为广汽传祺向新能源转型E系列第三款全新车型,传祺新能源E8拥有2+2+3的7座布局,甚至能够满足一个三胎家庭三代同堂的出行需求。
除此之外,广汽传祺新能源E8全车共有32处储物空间以及最大1917L的装载空间,无论是二人出行还是共享天伦之乐的全家出行,都能确保满足一家老小的需求。
可以说,传祺新能源E8从一开始就不只是这些家庭的出行代步工具,更是幸福、多彩家庭生活的重要成员,给予家人生活幸福陪伴的“舒享大平层”。
试想,当一家人开着E8共同踏上旅途,很多平时在家里很少交流的话题,也会随着沿途的风景自然而然地被讨论到。而从这些琐碎的话题开始,家庭成员彼此的心扉也在不自觉地敞开——似乎可以这么说,当汽车成为家庭生活的延伸,每个家庭成员都坐在E8的“C位”上。
“小朋友年纪尚小,喜欢把车后的超大后备箱空间当作游乐园;到了露营打卡地,妻子和小朋友们在户外玩耍,父母可以坐在向后翻折90度的观景茶座上观景品茶;假如有淡水湖的话,父亲还可以和我一起钓鱼放松;夜幕降临,孩子们还可以在车里“太空躺”,透过车窗看户外星月变幻……”
用家豪的话来说,一款优秀的7座家用车,不仅注重乘坐体验,还得像在自己家里生活一样温馨、方便。
正如基于传统衣食住行概念研发的传祺新能源E8,不但考虑到中国家庭的出行需求,也对比参考了我们对“住”所象征的家庭生活的高要求。因此,传祺新能源E8从一开始就定位为“舒享大平层”,满足中国人对大平层的大尺度、大开间、大事业、舒适性、功能性和隐私性的需求。
在有形的移动空间中放大无形的家庭情感浓度,更让人向往。
当承载家庭生活的“大平层”不再限于固定的物理空间,当一家人的情感浓度不必囿于三室一厅,我们对相聚的定义与衡量其实也在迅速改变。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技术的演变亦然。在交通越发便捷的今天,要见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太难,一台车可以承载足够分量的天伦之乐,也可以让家人的关联延绵而漫长。归根到底,这也是和父母分开住最好的理由,因为再见并不难,千里亲情总有一线牵。
作者:福里斯特 硬飞路
校对:邹蔚昀
排版:嘻嘻
封面:《摇滚狂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