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纳米通讯》封面。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近日,暨南大学教授李宝军、副教授杨先光等借助天然莲藕丝微光纤实现了液体微环境中pH值的检测和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监测。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纳米通讯》。
生物物理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任何微小波动都可能包含与细胞反应相关的生物或功能变化的重要信号,因此,对生物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持续监测至关重要。
实验中,研究人员从天然莲藕丝中成功分离出直径约4微米的单根莲藕丝,进而制备出兼具波导和发光性能的莲藕丝微光纤,具有优异的宽带荧光特性。研究人员用其检测液体中的酸碱度时发现,莲藕丝微光纤的荧光强度随着液体中pH值的改变而产生逆向响应。在幽门螺旋杆菌传感器实验中,他们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导致酶促物质逐渐从细菌细胞内部释放到周围的液体微环境中。
在液体微环境中,酶促物质可以通过酶的活性位点与纤维素表面的羟基相互作用,黏附在莲藕丝微光纤表面并被其捕获,从而改变表面粗糙度和厚度,进而改变末端探测到的光信号功率。这种天然莲藕丝微光纤为胃酸检测和幽门螺旋杆菌监测提供了一种生物兼容新材料。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3c0321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