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小细菌,大危害
教你正确认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存在于胃部的一种常见菌群,在正常范围值之内,对身体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指标超过一定数值之后,就会引起胃部不适。数据显示,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中,慢性活动性胃炎是难以避免的,15%~20%会发展为胃溃疡,1%会发展为胃癌。在2021年底,《柳叶刀》杂志发文指出,2020年全球胃癌确诊数量超过100万例,中国为47.8万,确诊数约为全球的一半。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最显著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可见,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后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重视和及时检查。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
那么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会有什么症状?首先是反酸、恶心、呕吐。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会诱发一种激素叫作胃泌素,在一般情况下会大量分泌,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出现泛酸、烧心、呕吐等症状。其次会有口臭。如果口臭现象持续很久,并且气味较重,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效,这时要警惕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第三是上腹疼痛。如果饮食之后感到疼痛并且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腹胀、反酸或食欲减退等,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因为很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想要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我们首先要知道这种病菌的传播途径。
1.口口传播是幽门螺旋杆菌重要的传播途径,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于唾液中。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行为却有传播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比如有些家长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这种行为就会使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另外一种常见的口口传播方式就是亲吻,除了情侣之外,很多家长也喜欢和孩子嘴对嘴亲吻,如果一方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另一方很有可能通过亲吻也被传染,因此要避免口对口喂食以及减少亲吻次数。
2.幽门螺旋杆菌也会通过共餐来传播,这种情况在我国更为常见。我国的饮食习惯不同于西方的分餐制,这种就餐习惯极易传播幽门螺旋杆菌。研究表明,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那么其他家庭成员被感染的几率高达60%。因此,就餐时尽量跟家人朋友分餐,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相互夹菜。
3.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幽门螺旋杆菌也存在于粪便中。如果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他去了公共卫生间,在如厕后没有洗手,很有可能把病菌带到门把手上,其后进入公厕摸过门把手又没有洗手的人很可能在进食中把幽门螺旋杆菌带入体内。因此,建议大家饭前便后一定要规范洗手,不能只用清水草草了事。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筛查
目前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碳13尿素呼气试验法,主要使用C13呼气检测仪进行检测。它具有非侵入性、重复性好、无痛苦、无放射性、简单快速、诊断率高等优势,被称为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金标准”。受检者将服下含有C13元素的尿素胶囊,如胃中含有幽门螺旋杆菌,就能把胶囊中的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因此在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中,除了未被标记的二氧化碳外,还含有被标记为C13的二氧化碳。把此次呼出的气体与服药前呼出的气体进行对比,即可判断出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日常生活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误区
既然有了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金标准”,那么在防治幽门螺旋杆菌的同时,也要谨防焦虑背后的“智商税”,例如HP自测试纸以及一些宣称具有“抗幽”效果的牙膏产品等。不少商家在网购平台推出HP自测试纸,然而实际使用中,不少网友表示检测结果和医院检查结果并不一致,其准确度有待怀凝。至于“抗幽”牙膏到底有没有效?其实,中国科协早前便对此发过辟谣文章,文章指出,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定殖于胃的黏膜层,口腔并不是该病菌的主要定殖部位。实际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并没有那么可怕,而且目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水平已经相当成熟。一般来说,患者只需在医院的消化科经过约两周的药物治疗,就可以让幽门螺旋杆菌“全军覆灭”,只要积极治疗,便可根治,无需过度紧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17:46: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