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医生提醒:天寒易引发心血管意外“阳康”后的恢复期要特别注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8 06: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阳康”后第二天剧烈运动导致心肌梗死

医生提醒:天寒易引发心血管意外“阳康”后的恢复期要特别注意

通讯员 宋黎胜 记者 柯静

日前,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丁亚辉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感慨当天一位心梗患者的举动“胆真大”。

阳康第二天就开练

当天早上8点多,晨练完的金先生(化名)突然感到胸痛,且越来越剧烈,他立刻意识到心脏出了问题,第一时间赶到了省人民医院急诊。心电图检查显示,金先生的前壁心肌梗死。心内科值班医生、副主任医师薛奇来到急诊室,看到心电图后,立即启动冠脉急诊流程,一边联系丁亚辉主任医师,一边叮嘱导管室护士做好介入心脏手术准备。所幸,手术很顺利,金先生的胸痛很快缓解了。

金先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不高,也无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此次发生心梗大家都很意外。医生事后进一步了解,觉得患者实在太大胆了。原来金先生是一名运动达人,仗着身体好,“阳康”后第二天就开始锻炼,且锻炼程度比较剧烈,而发生胸痛后,他居然还自己走着赶到医院。医生表示,这个案例表明,阳康者一段时间内不宜剧烈运动,该休息还是得休息。

冬季注意防范心梗

丁亚辉表示,冬季是急性心梗等心血管意外高发期,尤其是“阳康”后的恢复期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保暖,按时服药。降温时莫忘添衣,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要预防心绞痛、急性心梗等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有基础疾病患者,应按医嘱服药,切不可中途随意停药。

康复期注意休息,运动循序渐进。丁亚辉说,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炎症发生,容易让动脉斑块趋于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增加心梗、脑梗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心脏负担增加,会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诱发心梗。感染后恢复期一般两周左右(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适度适时(避开清晨晚上低温时)恢复运动,循序渐进,并在运动期间监测心率、脉搏、血氧等指标的变化。

假期悠着点。“阳康”者、未阳者,尤其有基础疾病者,在春节期间推杯换盏、大饱口福,加之走亲访友、家庭团聚兴奋等因素刺激,对身体无益,还可能增加发生心梗的几率,因此在饮食、娱乐、旅游等各方面都要悠着点。

丁亚辉提醒,大部分急性心梗病人在发病前有早期预警信号,包括:疲乏、胸闷、心绞痛频发、呼吸困难,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突发疑似急性心梗,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医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寒地冻,如何预防急性心梗?
黄春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天气转凉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逐渐攀升。寒冷的天气会对人们的心血管健康产生悄无声息的影响,那么天寒地冻时应该如何预防急性心梗?本文将
2025-06-06 23:02:00
五旬男子突发心梗命悬一线,医生提醒:警惕不明原因胸背痛、颈肩痛
...危为安。“春节期间是心梗发作的小高峰。”刘波解释,天寒地冻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管的负荷本来就大,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原本心脏冠状动脉有程度不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容易
2023-01-25 13:18:00
防心梗,这些时刻要当心
...比以往要频繁,心悸、心慌、双下肢更容易出现水肿等等心血管症状增多。冬季是心梗的高发时间。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心梗的发生风险就增加2%。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都是心血管
2023-12-23 04:25:00
以为是中暑,结果是心梗!医生提醒:千万别搞错
...现了疑似中暑症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最近,浙大四院心血管内科(以下简称心内科)收到了患者林先生(化姓)一家送来的六面锦旗。“如果当初不是李亮主任‘拦’下我,不让我回去,后面又
2024-08-09 11:13:00
高温下疲劳作业 两男子突发心梗被救回 医生:高温天气心脏负担重
伴随着高温热浪,心血管疾患风险也在悄然升高。近期,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接连收治几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高温天气疲劳作业。很多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
2024-06-12 18:12:00
夏季心梗为何也高发?
...心梗近250例夏季心梗为何也高发?记者从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获悉,该院近两个月内就收治了急性心梗患者近250例。高温的夏季为何急性心梗频发?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急性心梗等心
2023-08-18 01:48:00
看似身强体健 球场突发心梗
...者脱离危险●时间:月24日、30日●地点: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高树灼 刘云芳如今,心梗不再是“老年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不久前,厦门大学附属心血
2024-04-10 07:42:00
宵夜连喝8瓶冰啤酒,武汉小伙凌晨突发心梗
...服药片,以改善心肌缺血、抑制抗血小板聚集,同时通知心血管内科医生抢救。 紧急送入手术室 很快,医院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将他直接送入手术室。术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右冠
2023-07-31 14:55:00
夏季心梗  三类人群要警惕
...象台6月12日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而伴随着高温,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在悄然升高。很多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只在冬季最危险,医生提醒,夏季也不可掉以轻心,临床数据显示,每年的6、7
2024-06-13 03:3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正式落户南京,为市民健康注入“传统动能”
近日,一家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专业医疗机构——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铭医堂”)正式落户南京
2025-11-13 17:14:00
打好防治“组合拳”,抵御流感病毒“年年变”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流感似乎每年都会出现,甚至在同一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为什么流感病毒总能“卷土重来”
2025-11-13 16:35:00
禾伊希凭 280 道尔顿 “超级肽”,掀起口服抗衰技术革命
当 “分子量”“吸收率”成为口服抗衰的核心评判标准,人们早已告别 “盲目跟风”,转而追求 “科学精准”的护肤方案。禾伊希 PQQ 鲟鱼子酱胶原蛋白三肽凭借一项核心技术突破 ——280 道尔顿鱼胶原蛋白三肽
2025-11-13 11:50:00
以专业与爱心守护肌肤健康!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用仁心仁术点亮患者康复希望
在白癜风等皮肤顽疾诊疗领域,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都白癜风医院”)凭借十余年深耕积累的专科优势与人文关怀
2025-11-13 10:33:00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