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何进兵权在握,诛杀十常侍为何还要引董卓进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7:38: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时代之一,汉末三国被许多人所熟知。无论是腹黑的曹老板、虚伪的刘皇叔还是众多的谋臣武将,都通过《三国演义》被后世所熟知。两汉四百年的基业,为何在这个时代彻底崩溃了呢?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源究竟是那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还是后来的董卓之乱呢?应该说,这二者缺一不可。首先,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席卷中原,日渐式微的东汉朝廷无力镇压,便开始允许地方自行建立武装。这些地方武装在剿灭黄巾的时候逐渐壮大,但是汉室的权威还压得住这些军阀。

何进兵权在握,诛杀十常侍为何还要引董卓进京?

西凉军阀董卓入京之后仗着手握重兵,擅行废立之事,将少帝刘辩拉下来再将其弟刘协推上去。这一废一立之间,汉室的权威被彻底击碎,地方军阀意识到:只要自己手里有兵,天子也可以成为掌中玩物。也正是在这之后,汉室才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机会。细究之后不难发现一个问题,董卓是大将军何进引来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十常侍这个宦官集团。作为汉朝权力最大的官员,大将军完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何进这位大将军手握重兵,杀十个太监为何还需要引董卓进京呢?

何进兵权在握,诛杀十常侍为何还要引董卓进京?

如果将目光放到整个东汉的历史上,会发现一个很荒诞的政治乱象:皇帝总是年幼、皇权被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在外戚和宦官互掐的过程中,东汉这辆车虽然还在勉强向前行驶,但始终没有停在原地。到了汉灵帝做庄时,他的态度无疑给外戚和宦官这两个利益集团的斗争添了一把火。帝制时代,皇权的接班人关乎着帝国的稳定与否,所以储君往往被视为“国本”。然而皇帝们往往不止一个儿子,到底是不问才能立长,还是精挑细选立贤,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想法。

何进兵权在握,诛杀十常侍为何还要引董卓进京?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何皇后生的长子刘辩,和王美人生的次子刘协。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刘辩既是嫡又是长,自然是没有争议的人选。然而在灵帝看来,此子轻薄无威仪难当天下大任,因此也就更喜爱小儿子刘协。按说无论是遵循祖制立长,还是另辟蹊径废长立幼,他都应该明确制定一个接班人。但是知道他病入膏肓乃至撒手人寰,东汉王朝都没有一个合法的储君。作为何皇后的儿子、大将军何进的外甥,外戚集团自然支持刘辩,与外戚对立的宦官集团也就只能选择刘协。

何进兵权在握,诛杀十常侍为何还要引董卓进京?

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另外一股势力的介入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那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在外戚和宦官之间,袁家选择了外戚,所以刘辩顺利登基,是为汉少帝。何进作为皇帝的舅舅大权在握,太傅袁隗也因为这次站队而获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外戚,开始对宦官集团下手,蹇硕旋即被杀。蹇硕的死让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公开化,袁绍此刻建议何进索性早餐除根,将其他的宦官也全都杀了。这一手牌太大了,何进拿不定主意,便进宫找妹妹何太后打商量。

何进兵权在握,诛杀十常侍为何还要引董卓进京?

虽然也是姓何,但何太后毕竟是刘家的媳妇,身为大汉的太后自然要先维护皇室的利益。此外,为了对抗自己的婆婆、灵帝生母董太后的董氏外戚,何太后也有着自己的盘算。对何进而言,将宦官全部诛杀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但对何太后而言,若果真如此,她在皇宫之内无疑失去了诸多的支持者和便利。于是乎,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之间也出现了利益分歧。为了让何太后做出牺牲同意何进的计划,同时也保住袁家的胜利果实,袁绍又给何进出了个主意:调地方军队入京,以此给何太后施压。

何进兵权在握,诛杀十常侍为何还要引董卓进京?

何进同意了这个提议,并以自己大将军的名义将董卓和西凉军调来了京城,这一切全都在何进的可控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宦官集团也明白,只要董卓带军一到,他们就再无翻盘的机会了,于是假借何太后的名义骗何进入宫。妹妹叫自己进宫,何进自然不会想到其中有诈,毫无防备的他被宦官谋杀。消息传出后,袁绍火速带兵杀进宫中血洗十常侍,外戚和宦官斗了个两败俱伤。恰逢此时,董卓率军赶到,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故事。如果当初汉灵帝能够确立一个皇太子,汉室也许还能在风雨飘摇之中延续数十年,你觉得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23: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十常侍之乱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校尉,宦官蹇硕建议汉灵帝,如果想要立刘协,就要杀掉大将军何进(何皇后的哥哥)。这就是第一次权利斗争的起因。结果得到报信的何进没有上当,躲过了暗杀,汉灵帝驾崩后,刘辨在何进的支
2023-10-24 17:23:00
东汉灭亡的真实原因是十常侍之乱吗
...月十一日,汉灵帝在南宫嘉德殿逝世。蹇硕欲杀皇后之兄大将军何进,不料被内应暗示,逃过一劫。四月十三日,何进拥皇子刘辩即帝位,是为汉少帝。少帝年仅14岁,故其母何太后临朝主持朝政
2023-05-19 15:22:00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帝,因其年幼,由其母何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辅政,但权力大部分掌握在何进手中。这是一套当时的权贵们比较习惯的权力格局,皇帝年幼时就由外戚掌总,其余的
2023-02-03 21:03:00
汉朝覆灭之路的源头:十常侍之乱
...量就登上了舞台,外戚势力,就是皇帝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为主的娘家人。大将军何进本是一个杀猪卖肉的屠户,因为妹妹做了皇后,鸡犬升天,才当了大将军。何进虽然没什么能力,可有
2023-10-03 16:12:00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与董卓之乱下的皇室危机
...,历史已经形成,何进就是让董卓进京的人,那么何进是大将军,手握兵权,为何非要让董卓进京呢? 汉朝从建立之后,就面临一个问题,这就是外戚专权。像卫青,霍光等都是外戚,遇到弱皇
2023-09-27 14:27:00
东汉末年何进和王允是如何浪费自救的机会的
...两个人一一浪费,来看看他们出了哪些昏招?第一个人是大将军何进:汉灵帝死后虽然朝局更加混乱,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的宦官势力同何进的外戚势力再一次火并了起来,这一次兵权在握的何进占
2023-11-09 10:17:00
十常侍之首张让,曾被汉灵帝称作“父”,为何能在汉末翻云覆雨?
...甚至在他的保护下,张让一度升至“列侯”。 二、谋害大将军何进,招来杀身之祸为了平息黄巾起义,时任郎中何进临危受命,被封为大将军,大破黄巾军之后,被加官进爵至“慎侯”,一时间
2023-09-21 16:32:00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文化盛行的时代
...史称为汉灵帝,并由窦皇后临朝问政,其父窦武也被封为大将军169年,窦武预设计剪除宦官势力,但因谋划泄露,兵败自杀,窦皇后也被软禁起来何氏专权+黄巾起义180年,汉灵帝刘宏立何
2024-01-27 17:10:00
...祸的后果是让士人与宦官互相仇视,到东汉末年,袁绍劝大将军何进诛杀所有宦官,其实就是士大夫阶层对宦官集团的报复,诛杀了所有宦官,这是残酷的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
2024-07-21 11: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