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十常侍之首张让,曾被汉灵帝称作“父”,为何能在汉末翻云覆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6:32:00 来源:历史人物故事会

张让是十常侍(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之首,东汉时期汉灵帝身旁有名的权臣。

张让大约生在公元135-189年,从最初汉桓帝在位期间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吏,一步步登顶成为中常侍,巅峰时期甚至让汉灵帝称作“父”,可以说他的一生,直接影响着东汉的进程。

十常侍之首张让,曾被汉灵帝称作“父”,为何能在汉末翻云覆雨?

一、张让的发迹史,就是一部卖官鬻爵史

少年时期的张让,在刚进入官廷后,凭借着一套察言观色的本事,深得汉桓帝赏识。汉灵帝继位后,更是对其宠信有加。宦官曹节去世后,张让便成为了宦官的头目,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始大肆卖官鬻爵,疯狂敛财。

彼时,朝廷之外凡是有求于张让的,都必须奉上一定数量的金银,这让张让尝到了权力带来的甜头,他开始明目张胆的勾结权贵,收受贿赂已然成为朝堂之上人人尽知的事情,但由于汉灵帝对其极为宠信,所以也没有人敢来劝说或者阻止张让的行径。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张均直言上书汉灵帝,告诉他黄巾起义之所以爆发,起因就是因为张让为首的十常侍长期作恶多端,引得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所以才会爆发动乱。这虽说不能算作是客观原因,但张让的行为是黄巾起义的直接导火索倒是合乎情理。张均上书的目的是想让汉灵帝除掉张让,铲除十常侍,以此来平息民愤,从而达到平息叛乱的目的,但汉灵帝哪里听得进去,甚至在他的保护下,张让一度升至“列侯”。

十常侍之首张让,曾被汉灵帝称作“父”,为何能在汉末翻云覆雨?

二、谋害大将军何进,招来杀身之祸

为了平息黄巾起义,时任郎中何进临危受命,被封为大将军,大破黄巾军之后,被加官进爵至“慎侯”,一时间风头正盛。于是,一直以来大权在手的张让开始慌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和这个骁勇的何进为敌,而黄巾起义又是因自己而起,如不采取行动,无异于束手待毙,于是乎一个罪恶的念头开始滋生蔓延,并最终付诸行动,那就是密谋杀了何进。

张让一个宦官,为什么敢对有功的将军下杀手,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东汉时期的王朝政治生态,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混乱,宦官和外戚当道,皇权被弱化,而何进上台后,迫不及待的想削弱宦官的权力,这在政治立场上本就是水火不容。张让因汉灵帝一句“常侍为我父”的定位,其实际手中的权力很大,加之作为宦官之首,手下有一批死忠,为行使极端手段提供了必要条件。

十常侍之首张让,曾被汉灵帝称作“父”,为何能在汉末翻云覆雨?

那么,张让是如何施行诛杀何进的计谋呢?说起他的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首先,他对何进身边的亲人入手,张让先是安排自己的干儿子娶了何进的妹妹,然后以何进亲家的名义,暗中拉拢何进的手下——不要忘了,张让先前通过贪污受贿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

这些被拉过去的人,或多或少地泄露了关于何进的行踪和相关信息。另一边,张让通过给何进的母亲赠送大量钱财,博取同情,让何进的母亲在何进面前替张让洗白,一时间竟也达到了麻痹何进的效果。

其次,张让在何进妹妹的面前表现出一副谄媚的低姿态,表达了自己悔过自新的态度,取得了何进妹妹,也就是当时皇后的信任,为自己争取到缓冲的时间。

十常侍之首张让,曾被汉灵帝称作“父”,为何能在汉末翻云覆雨?

最后,便是刺杀行动的开始,张让命自己的心腹直接刺杀何进,何进一死,便消除了最大的威胁。史书记载:“董后何罪,妄以鸠死?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何进便被渠稷斩杀在嘉德殿前。”

整个过程就是,张让先假传太后的旨意,请何进前来嘉德殿觐见,何进自诩已布置凉州将领董卓进京讨伐十常侍,在他眼里张让已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跶了,也就没有设防——大摇大摆的来了。当何进进入大殿后,张让等人就开始向他发难,质问他:“天下大乱,难道都是我们宦官的罪过吗?”

此时张让并不想事态扩大,言明自己曾帮助过何太后,现如今只是将军和太后的坐下宾而已,说罢,渠穆便冲进来一刀杀死了何进,张让、段珪等人立马写下假诏书,声称何进谋反,被处死了。

十常侍之首张让,曾被汉灵帝称作“父”,为何能在汉末翻云覆雨?

三、走投无路,投江自尽

何进毙命后,张让、段珪连忙封锁消息,矫诏颂旨,任命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等候在城外的袁绍得知何进被杀之后,怒火中烧,命其弟虎贲中郎将袁术率领军队进宫诛杀宦官。

张让见势不妙,携何大后、汉少帝及刘协逃往北宫,袁氏兄弟杀了宫中宦官后,唯独不见张让、段挂和汉少帝等人,一番搜寻无果。原来,狡猾的张让并未在北宫停留,而是一路逃到了黄河边上。袁绍得到消息后,便命卢植率兵追击,此时张让、段珪正欲渡黄河,见到追兵来到,吓得面若死灰,于是丢下汉少帝和刘协,纵身跳入黄河,自尽而亡。

十常侍之首张让,曾被汉灵帝称作“父”,为何能在汉末翻云覆雨?

此次事件,被称作“十常侍之乱”,东汉的宦官集团被一网打尽,河西军阀董卓乘机进京,废除汉少帝,杀了何太后,拥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汉献帝在位期间,天下诸侯并起,国家四分五裂,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几个太监有多厉害,皇帝竟认他们做爹妈
...缩影,更甚至于一个太监能掌握一个朝代的命运,在汉朝汉灵帝那个时期,更是这样。十常侍作为当时的代表人物,连皇帝都奈何他们不得,甚至汉灵帝喊十常侍之首的张让为父,赵忠为母,汉灵帝
2023-05-08 14:44:00
三国宦官十常侍乱政,灵帝为何不阻止?
...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意见不合,就找机会将对方驱逐或诛杀。对一些剿灭黄巾有功的大臣,赵
2023-02-18 20:47:00
...典,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太监,而且都担任中常侍的职位。汉灵帝大概在十一岁左右就登基为帝了,这12个中常侍就成为了汉灵帝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汉灵帝甚至还说十常侍中的“张常侍是我父,赵
2023-03-15 21:25:00
东汉末年何进和王允是如何浪费自救的机会的
...斗之中,这两大集团的对峙是东汉走向没落的根源之一,汉灵帝时期更是江河日下,184年的黄巾起义把东汉进一步推向了深渊,不过东汉也并非完全没落,自汉灵帝189年驾崩后,汉室至少有
2023-11-09 10:17:00
揭秘十常侍对东汉末年的影响
...是张让和赵忠,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年幼的皇帝,甚至使汉灵帝称张让为父亲,赵忠为母亲。十常侍滥用手中的政权,垂直横行,给百姓带来了灾祸,朝廷中没有任何一位大臣敢于干涉他们的事务。
2023-07-13 20:25:00
原来这才是十常侍之乱的真相
...,又一个少年天子继承皇位,这就是十一岁的刘宏,史称汉灵帝。灵帝即位后,洛阳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汉灵帝的姥爷窦武密谋除掉宦官集团,不料走漏了风声,双方刀兵相见,宦官与窦武
2025-02-20 23:21:00
黄巾起义是因为十常侍乱政吗
东汉末年,汉朝的统治者汉灵帝也不知道内心当中有多么的不信任朝中的这些大臣,然后果断就弄出个所谓的十常侍,也正是这个十常侍之乱让整个大汉的局面慢慢走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并且黄巾之乱
2024-07-01 21:14:00
蹇硕为何会被何进所杀
...硕出身贫寒,早年迫于生计,不得已入宫当了宦官。后来汉灵帝见蹇硕长相俊美且身材健壮,所以对他十分亲近。当时东汉局势不稳,内忧外患不断,朝廷一方面要与羌胡等部族频繁作战,另一方面
2023-05-28 16:54:00
东汉宦官有多嚣张?皇帝喊爹,中饱私囊,勒索功臣,没啥不敢干的
...思,他一登场,就在不遗余力地对付宦官。当时何进因为汉灵帝的继承人问题,与宦官蹇硕交恶。蹇硕想要拥立皇子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而何进想要拥立皇子刘辩,因为刘辩是他的侄子。双
2024-11-11 1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