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很高,魏延若在蜀汉必不至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1 15:48:00 来源:戏说三国

黄皓,刘禅身边的宦官。

陈寿对此人的评价是“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可见,黄皓乃是弄权之人,甚至蜀汉国灭,他也难逃干系。

弄权的宦官,黄皓不是唯一,从赵高等人来看,这类人一般都会选择排除异己,伺机坑害有能力的大臣,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黄皓虽然没有单独列传,在他人的传记中却有零星碎语,“黄皓集团”的客观存在并非空穴来风,陈寿对他的评价也基本中肯。

一位弄权宦官,眼中定然只有自己而无社稷,又怎会说出“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来?

就如赵高一般,自身临近深渊时,想的也只有自己的退路而已,投降卖国才是这类的人首选。

黄皓虽然可恶,亦无大才,也说不出来诸多以社稷为先的话来。

魏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很高,魏延若在蜀汉必不至此

而且,这句“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也只是一场一厢情愿的空想而已。

魏延有实力,但仍然无法保住蜀汉

魏延在刘备集团中,出身虽然没有关羽、张飞那样“根正苗红”,与刘备的关系却要比很多人都近。

魏延投靠刘备,时间点是在刘备入川之时,这个时间点很特殊,对刘备的霸业成败也属关键时期,此次入川成功,则“海空凭鱼跃”,若是失败,恐怕荆州也难以独存。

魏延在这个时间投靠刘备,刘备的内心对其重视程度,自然要远高于其他在入川后投靠的人。

而且魏延的身份也并非是降将,这一点在《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

所谓“部曲”,可以理解为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也就是说,魏延不仅不是降将,而且是自己带兵入伙,在刘备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刘备最实在的军事支援。

魏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很高,魏延若在蜀汉必不至此

所以,魏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很高,在刘备集团中,属于刘备的跟随者。

魏延跟随刘备成功入川,刘备面对汉中的曹魏军团时,听从法正等人的建议,决定与汉中的曹魏军团举全国之力决一死战,因为汉中属于益州咽喉,汉中这个得陇望蜀的重地若不在自己手中,则益州永无宁日。

杨洪亦曾在诸葛亮犹豫之时,坚定的说道:“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鉴于汉中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刘备果断发动大规模争夺行动,并且最终迫使曹操退出汉中,形成坐镇益州,两翼由荆州、汉中保护的绝好局面。

当谈及派谁来镇守汉中这块重地时,群臣心目中的人选其实极为统一,那就是张飞。

原因也很简单,当时刘备的手下的主要战斗力分别是关羽、马超、黄忠、赵云、张飞。

关羽镇守荆州,调来汉中则荆州又缺人,不合适;

魏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很高,魏延若在蜀汉必不至此

马超虽然作战勇猛,但是其已经在镇守一方,而且他是降将,一直没进入刘备集团的权力中心;

黄忠虽然老当益壮,但毕竟年迈,恐怕日久出现纰漏,而汉中不容有失;

赵云虽是重臣,但是他独自带兵经验少,而且分身乏术,刘备主要让他“掌内事”,护他一家周全;

张飞,与刘备关系亲密,又是万人敌的猛将,据守汉中重地,既是可靠之人,也有这个本事,在群臣看来,张飞做汉中太守再合适不过。

对于此事,张飞自己的看法其实与大臣们一样,他也认为这个重要职位必然属于自己。

然而,真实如此吗?刘备在这个时候体现出其大胆用人的一面,力排众议,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

刘备此举有多大胆?堪比汉高祖刘邦当然任用韩信,引得不少非议。

“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

魏延本身就是部曲出身,又经历过大战,而且本身也具备极强的军事能力,刘备此举虽然令众人出乎意料,对于魏延来说,笔者相信他做梦都在准备这一天到来。

魏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很高,魏延若在蜀汉必不至此

当刘备“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时,魏延意外,也不意外,因为他完全具备胜任汉中太守的能力,并且在升职宴会上放出狠话,“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魏延此言,说到做到,镇守汉中15年中,魏延方略得到,以守为主,拒退曹兵,如铁桶一般,令曹魏不敢侧目。

魏延与曹魏的交锋中,亦有大败曹魏重臣郭淮的骄人战绩,同时期内,能与魏延对战的将领,着实不多。

魏延拒敌汉中的策略极为得当,王平也延续这个策略,依然能够保汉中无恙。

“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

魏延的防守策略,在姜维时期打破,他认为魏延之谋,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也就是姜维认为魏延的策略虽然能守住汉中,却无法消灭曹魏有生力量。

其实这个说法的潜台词是,按照魏延的打法,只能被动挨打,无法消灭曹魏,匡扶汉室。

于是,姜维采取撤守汉、乐二城,采取坚壁清野,希望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消灭敌人,进而获取北伐胜机。

魏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很高,魏延若在蜀汉必不至此

姜维的策略不做详谈,历史以及证实,此举不妥。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魏延不死,蜀汉不亡”的说法流传,因为许多人认为,魏延如果不死,他的汉中防守策略方针持续,曹魏则难有机会攻破蜀汉。

其实不然,魏延虽然能守住蜀汉,但是以蜀汉的人口和资源来看,与曹魏和平发展下去,其结果也难逃被灭一途。

况且汉中不失,荆州已失,东吴先灭,则益州依然难以保存。

而且,除了外敌以外,魏延活着还要面对杨仪、费祎、姜维等人。

魏延之死,表面乃是死于与杨仪之争,这二人的仇怨并非一日两日,诸葛亮生前也“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但是在诸葛亮死后,魏延的处境突然尴尬起来,只因一句“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便站在了丞相府的对立面上。

魏延与杨仪的矛盾瞬间提升到了不可独活的程度,可惜的是,魏延平时为人高傲,并无人支持,而

杨仪背后则由费祎、姜维支持,这可都是诸葛丞相的接班人,而且在宫内的蒋琬与董允,也都持有支持杨仪的态度,正带兵前来支援。

魏延在刘备心里的地位很高,魏延若在蜀汉必不至此

魏延主战,杨仪负责后方粮草,二人如果合一,则战局无忧,然而二人有你死我亡的嫌隙,如果魏延活下来,则丞相府一干人等与杨仪都难有活路。

魏延虽然军事才能卓越,但是治国能力以及后方补给和稳定朝局的能力又如何呢?

显然,如果当年魏延活下来,蜀汉也必然会受到重创,虽然有魏延在,便不至于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迫局面,但是后方的不稳定,魏延也难以有所作为,内乱若起,恐怕蜀汉灭亡更快,这或许便是诸葛丞相所担忧之事吧。

对于诸葛武侯来说,他的决定势必要趋向于对蜀汉的利弊,而不会趋向于对错,甚至是对个人的公平。

魏延的死或许冤屈,但是诸葛武侯的决定,也绝没有错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8: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正史中魏延在蜀汉是什么地位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后来果然魏延不小心踢到了七星灯,诸葛亮续命失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遗命杨仪统兵,魏延对此不满,于诸葛亮病逝后率军反攻杨仪,而杨仪
2023-06-27 20:24:00
魏延是怎么得罪诸葛亮的
...的猛将,蜀汉不亡的守护神,个如果不死,只是你知道,魏延如何得罪了诸葛亮,在诸葛亮死后竟然被诛灭三族。扣上谋反的大帽子。你知道历史上真正的魏延,到底有多牛吗?他凭什么被认为是,
2023-06-06 11:23:00
刘禅投降时,黄皓为何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前,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那就是宦官黄皓认为,如果魏延尚在人世的话,蜀汉未必会如此。而这个细节真伪姑且不论,单说这一个问题:那就是倘若魏延还健在,那么,真能挽救蜀汉于灭亡?小
2024-04-26 17:40:00
蜀汉第二大将魏延,地位仅次于关羽的传奇人物
...堪称是蜀汉政权中排名第二的大将,此人就是征西大将军魏延。为何说魏延是蜀汉政权中实际地位仅次于关羽的大将?这要从建安二十二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大战说起了。当时,刘备用法正的计
2023-12-10 15:22:00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与本传争审。根据《魏略》的记载,诸葛亮在生病时,对魏延说:我死之后,你要谨慎自守,不要再北伐。诸葛亮同时令魏延掌管军队,秘密不发丧而退兵,魏延于是隐藏诸葛亮去世的消息,走到褒
2024-07-15 21:10:00
细数三国名将魏延那些事
魏延投奔刘备时间比较早,但地位比较低。在刘备211年入川时,魏延只是曲侯、别部司马之类的连营级军官。等到214年打下益州之后,黄忠一下子晋级为讨虏将军,属于将军中较高的品级(相当
2023-07-06 14:05:00
地位最尴尬的五虎上将是谁
...备手下地位最尴尬的五虎上将,临死前说了一番话,害了魏延,亡了蜀汉,他是谁?地位最尴尬的五虎上将五虎上将,指的是刘备任命的手下最厉害的五大猛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
2024-02-02 18:59:00
蜀汉四位汉中都督,除了魏延、王平,还有两位是谁?
...位高权重的名将。蜀汉前后共有四位汉中都督:第一任:魏延公元219年-公元227年魏延的大名想必三国迷们肯定不陌生,但汉中绝对是魏延人生重要的福地。魏延在入蜀之战跟随刘备,当时
2023-04-22 10:31:00
黄皓对蜀汉政权的影响有多大
...,准备投降时,身边一直宠信的太监黄皓竟然说了一句“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简直是雷出了天际。有人竟然能够编出这样没有缘由的段子来,是欺负我们文史自媒体界没人了吗?这句话,最
2023-09-24 0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庐江县将上马冶父山区域登山步道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为这座蕴藏千年剑魂的文化名山织就一道防火安全网
2025-08-21 13:56:00
福州铁骑开辟4分钟生命通道。被救者:给他写了封感谢信,但还不知道姓名。
2025-08-21 18:20:00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