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岁暮天寒,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近日,黔南州中医医院胸痛中心收治了一位初诊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情况危急,亟需急诊开通闭塞的血管,心内科介入团队迅速集结导管室。
患者到达黔南州中医医院大门到血管开通用了33分钟,患者转危为安。但在术后第二天突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复查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室间隔穿孔并室壁瘤。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少见潜在致命的机械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低,但病死率极高,该并发症最有效的治疗策略是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封闭穿孔,目前治疗方法有内科药物治疗、心脏辅助装置、外科手术修补和经导管室间隔封堵术。研究显示经药物保守治疗干预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4%,而经手术治疗(包括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术)的患者出院后存活率仅为59%。
黔南州中医医院心内科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救治计划,于2023年12月15日成功实施了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血供,减少心脏负担,有效降低心肌氧耗,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一般不主张行急诊手术,常选择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2-3周进行手术治疗,此时坏死、水肿的心肌已形成“瘢痕”组织,增加手术成功率。研究显示在围手术期应用IABP支持2周左右,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但是IABP长期置入会发生下肢缺血、出血、血栓形成、动脉栓塞、感染、血小板减少症、球囊破裂、气囊嵌夹等并发症。
患者IABP术后,CCU护理团队在18天里给予了精心的护理,密切关注左股动脉穿刺点,确保无感染,相关管道无滑脱,维持IABP装置正常运作及动静脉管道通畅,严格监测抗凝效果,同时完成其他支持性治疗及护理。并且还采用踝泵运动和中医特色疗法—药棒穴位按摩等治疗。
经过心病内科医护团队通力合作,患者病情渐好,至12月25日,停用升压药后血压理想。12月28日通过降低IABP反搏比,于1月2日,成功拔除了IABP导管,患者生命征平稳,未诉不适。长时间卧床患者未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拔管后第二天,患者顺利下床活动,再次复查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室间隔穿孔并室壁瘤未见明显增大。目前,患者已成功完成室间隔穿孔修补术。(杨红地)
一审:雷小露
二审:毛帝清
三审:雷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