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耕耘希望 绽放青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25 02: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力量。实现农业现代化,凝聚一批有知识、有见识的青年人才至关重要。近年来,我省大力营造返乡创业氛围,鼓励更多青年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基层,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如今,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出现了更多农业知识青年的身影,他们有活力、敢创新、更专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实作为、绽放青春,为乡村发展注入朝气蓬勃的活力。

耕耘希望 绽放青春

本报记者 吴茗

耕耘希望 绽放青春

九月丰家庭农场里,水稻高速插秧机、水稻收割机、施肥机、播种机等60多台机具不仅为农场大量流转土地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还可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

耕耘希望 绽放青春

34岁的肖瑶娴熟地操控着无人机,4000亩稻田的管理在他手中游刃有余。

耕耘希望 绽放青春

孙延清37岁任职村党支部书记,以敢闯敢试敢干的魄力带领村民奔向富裕之路。

耕耘希望 绽放青春

孙延清在城关村3社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如今,3社已经满足了整个辉南镇的大部分蔬菜供应。

耕耘希望 绽放青春

建高标准农田、搞私人订制销售模式、直播带货……张帅依托农业机械化、农企管理、新商业思维等全新的种植和经营理念,推动合作社发展,带动社员增收。

耕耘希望 绽放青春

张帅的合作社接待参观团游客。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吴茗摄)

青年人才,是新时代的生力军,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能够为乡村发展建设带来新技术、新思路和新面貌。这些“新农人”,从农村走出,又回到农村,在田野中耕耘希望,也带动着家乡群众奔向致富之路。近日,记者走进省内多地的乡村田野,将镜头对准三位“新农人”,倾听他们的青春奋斗故事。

村书记孙延清—

播下“强村富民”的种子

见到孙延清时,他正在村里的山核桃加工合作社忙碌着。孙延清是辉南县辉南镇城关村党支部书记,黝黑清瘦,看起来有着超越年龄的精干沉稳。

“我们村是‘围城村’,人多、地少,要发展村经济,就得精打细算。”2016年,37岁的孙延清回到城关村,当起了村党支部书记。仅仅几年时间,城关村的面貌就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用村民的话说,城关村的好日子是孙延清搞起来的。脑袋活泛、精打细算、会过日子,也成了村民们对这位年轻村书记的一致评价。

“以前村里缺年轻人,缺好点子,自打孙书记来了,村里也跟着‘年轻’起来、‘活泛’起来,一个年轻人来了,还留住了更多的年轻人,而且都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德胜屯的李大叔说,“这几年,顶数我们屯发展得最快。孙书记来村里那年,我们屯大面积种玉米,只有230亩地种黄烟。我们屯紧挨着的永兴村,孙书记看那里的黄烟种植一片火热,就想让大家种植黄烟。”

德胜屯的土质与永兴村相差无几,黄烟收益又比玉米高很多,德胜屯大可以借风顺势种黄烟。反复盘算后,孙延清开始走家串户劝大家种黄烟。虽然大家对这个刚到任的30多岁的年轻书记不大信服,但也有一些农户被打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了几亩地。很快,孙延清的话得到了验证。上秋后,种植黄烟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儿,全屯农户闻风而动,跟着种起了黄烟。如今,德胜屯1500亩黄烟已经成了规模。屯里有了产业,在家种黄烟比出门打工挣得还多,年轻人自然不往外跑了。

“‘围城村’就得搞‘围城经济’。”孙延清上任后,琢磨着在3社搞棚膜经济。几年光景,村里20多栋大棚变成70多栋,以前分散种植蔬菜,现在集中连片。仲夏时节,一栋栋大棚里,黄瓜、西红柿、芹菜、豆角、水萝卜等各种蔬菜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种菜利润高,还有技术员指导,如今3社已经满足了辉南镇大部分的蔬菜供应。

由于占地,2社成了村里的“首富”。那时,2社集体经济已经达200多万元。孙延清打听到种植大龄果松效益好,正好2社有山地资源,他就合计着种大龄果松。开了多次村民代表大会后,2019年,70亩果松栽植完成。“瞧,那一片就是我们村的果松林,栽的13年苗,5至7年见效益,当年投入不到30万元,种完就有人要给80万元承包。再等个一两年,自己采摘松子每亩能达到5万元收益。”

眼瞅着村里日日有新光景,村民们心里乐开花,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孙延清却有了另一番打算。辉南镇山核桃资源丰富,孙延清打算在野生山核桃上做文章。“咱这野生山核桃到处都是,我打算成立合作社,让这小核桃挑大梁,做成大生意。”村支部扩大会议上,孙延清话音刚落,会场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伙一致同意他这个壮大集体经济的方案。

孙延清告诉记者,城关村9个社852户,村里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居多,搞山核桃加工合作社可以带动村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脱贫户就业。今年4月,合作社红红火火地开业了,22名村民成了第一批员工。工作程序很简单,就是抠核桃仁,而且工作性质是随来随干,不需要固定上班时间,工资按抠的核桃仁斤数计算。这不,70岁的脱贫户刘庆云大娘吃过午饭后,慢悠悠地来到合作社里开始了工作。老人的三个女儿都在外打工,自己留守在村,抠核桃仁既打发了孤独时光又有收入,大娘心里美滋滋的。

“去年村里还开办了谷物种植合作社,51户入社,509亩土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流转来的100多亩地还种植了新型产业甜玉米。”孙延清说,合作社就是要服务于民,为村民增收。

敢闯、敢试、敢干,这就是年轻人的魅力。从生意人到村书记,村民们看到的是一个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的“新农人”,也是一个思路清晰、直觉敏锐、执行到位的青年创业者和实干家。孙延清给城关村带来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更给年轻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激情。

“米二代”张帅—

科技兴农,种地也要紧跟时代

天空的云彩倒映在仲夏的稻田中,蔚蓝的底色与一片青绿相融。看着322公顷一望无际的稻田地,32岁的张帅满怀憧憬。

作为永吉县禾谷丰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掌舵人”,张帅是名副其实的“米二代”。“大学毕业后,我和爱人找过工作也创业过。后来,我在新闻中了解到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好,就想着趁年轻回到家乡经营田地,借力国家好政策一定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张帅居住的永吉县万昌镇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松花江两条支流流经这片黑土地,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作为中国北方优质大米的主要产地之一,万昌大米不仅成为国内市场的紧俏货,近些年还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欧洲等地。

2019年返回乡村后,张帅成了自家合作社的继承者。最初,家人给他一块40公顷的“试验田”,让他熟悉土地。张帅在“试验田”上摸爬滚打,凭着一股子韧劲,摸索出一套新的管理模式,实现科技种田和商业化销售,完成了从农业“门外汉”到田间“百事通”的转变。

“种地也要紧跟时代”,这是张帅常说的话。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在科技领域,新青年大有可为。2020年,张帅尝试用大疆植保无人机喷药。“那时喷药只能带40斤水,现在带100斤没问题,而且运苗、扬肥等多种功能不断更新。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迅猛发展,不掌握新技术,仅靠传统农耕越来越行不通了。”

时间见证了改变。2023年,县里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张帅的合作社在规划之内。借助好政策,全村铺设了170余个摄像头,合作社通过智慧农业大屏幕做到全链条农田动态实时监测。张帅依托农业机械化、农企管理、新商业思维等全新的种植和经营理念,推动合作社发展,带动社员增收。

青年人从事农业生产有着新认知、新想法。2023年,合作社322公顷的稻米全部由订单方式售出。尽管大米销售形势良好,但张帅仍然把心思用在开拓销售渠道上。“目前,我们启动了私人订制模式,正在逐步打开市场。”张帅向记者介绍,私人订制即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建立全程可视农业系统,客户可以在家里实时看见自己所认购稻田的现状。这种全新的销售理念更迎合现代人的消费体验需求。

一边思考,一边行动。“红小二”万昌大米直播间是张帅开辟的又一个“战场”。“2019年正是直播带货的风口,那时我就开了直播业务,借助网络平台搞销售。”为了带火家乡大米,张帅还请了专业团队做品牌宣传。张帅说,为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就是“新农人”该干的事。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留住年轻人。”说起村里的“新农人”,万昌镇吴家村党支部书记王伟感触颇深:“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引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青年人才凭借全新的能力和宽广的视野,更易把自身的技能优势、农业管理经验、市场运作谋略与农业发展充分结合,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形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返乡大学生肖瑶—

“新农人”种田,越种越甜

伴随着响亮的嗡鸣声,一架大型植保无人机低空飞过稻田,几十分钟后,完成了整片地的施药作业。34岁的肖瑶娴熟地操控着无人机,4000亩稻田的管理在他手中游刃有余。

“我在北京读的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做网页设计。2013年,家乡吉林市正大力发展可视农业,我爸不太会操作,就商量让我回家。我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回来和他一起经营农场。”2013年9月,肖瑶返乡同父亲创办了九月丰家庭农场。

肖瑶的父亲是个有着30年种稻经验的“土专家”,幼年的肖瑶耳闻目睹的就是水稻播种、育秧、施肥、灌水、收割等农事,对水稻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从大城市回到家乡,接过沾着泥土、代代相传的“接力棒”,肖瑶做足了“新农人”的功课。

“上大学时,我学的计算机专业,当时正是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阶段,我就琢磨如何能把所学的知识和农业结合起来,让农场发展提速升级。”在不断地钻研与实践中,年轻的肖瑶在吉林市率先创建了全程可追溯稻米视频系统。九月丰家庭农场也成了我省第一家实行农田可视化的农场。

“你看,这套新建的智能催芽系统与床土筛选机、自动育苗机配合,就形成完整的工厂化育苗系统。”在农场里的智能水稻催芽车间,肖瑶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他引进的新设备,这座20吨智能水稻催芽车间每年都会为周边农户提供上万亩的种子催芽服务。在车间外,整齐排列的水稻高速插秧机、水稻收割机、施肥机、播种机等60多台机具,不仅为农场大量流转土地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还可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靠科技与勤奋,九月丰年经济效益200多万元,带动帮扶100多人脱贫致富。

肖瑶说,真正做农业,还是要规模化。如今,他的家庭农场拥有可容纳5000吨稻米的仓储库房、占地2500平方米的农机库房、60栋现代化育秧大棚、占地5000平方米的晾晒场地以及能为50万斤种子和粮食进行保鲜的粮食保鲜库……这个集绿色水稻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农场,年复一年复制着丰收的图景。

农事一辈一辈传下来,镰刀锄头已然成为越来越远的回忆。农场在变大,日子却变得越来越悠闲。在祖辈的年代里,一个人起早贪黑插秧,一天也只能干完一亩多地。而今,一台插秧机一天就能作业二三十亩。而肖瑶熟于操作的无人机,一天就能覆盖五六百亩作物,效率是人工作业的五六十倍。

肖瑶告诉记者,在他的朋友圈里,一批产业型、技能型、双创型的职业青年农民正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大展拳脚,新农人正承担起新时代农业农村主人翁的重任。

曾几何时,走出乡村是一代人逐梦的起点。如今,乡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筑梦的舞台。在新时代的图景中,新农人们怀揣担当与梦想,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沙棘串成“红火”产业
...游客方燕萍说。产业园建成后,通过“企业+基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协同发展、多项循环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沙棘企业生产加工能力,扩大了沙棘生产基地规模,保障合作社购销
2023-07-31 00:05:00
科技加持华莱士  鲜香四溢品质高
...范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实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采用村集体与企业合作、乡土人才承包等多种管理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形式,高标准建设华莱士瓜科
2024-06-15 03:55:00
...支持华池县乡村振兴工作。先后资助华池县王掌湖羊养殖合作社产业发展资金12万元,为柔远镇264名学生捐赠价值10万元的学习生活用品,捐助湖羊产业发展资金25.52万元,为柔远镇
2024-01-22 17:38:00
高原冷凉蔬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为抓手,推行“一乡一品”种植模式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共享模式,积极打造景阳茼蒿、朔北甘蓝、桦林大葱、城关西兰花和新庄黄瓜6个标准化千亩蔬菜基地,面积达
2023-09-21 01:33:00
远程调温又调光四季果蔬不断档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陇县欣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用上物联网技术远程调温又调光四季果蔬不断档工人在采摘草莓本报讯(记者罗锐)“自从有了物联网智慧农业,可以远程进行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环
2023-12-06 15:37:00
...关村欣绿智慧农业数据控制展示中心,随着欣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洁发布指令,温室内补光灯瞬间亮起,左侧风机也运转起来。“不止是语音控制,智能管家能做的还有很多。”赵玉洁指着
2023-02-22 15:01:00
道真:把粮食种好 将饭碗端牢
...团认真落实定点帮扶道真自治县的工作责任,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把酒用高粱产业发展成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2022年,道真自治县种植酒用高粱2.6万亩,今年达到5
2023-08-09 09:54:00
草莓西红柿“映红”致富路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陇县欣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草莓西红柿“映红”致富路东关村村民拿着草莓西红柿(左)和普通西红柿作对比 本报讯(记者罗锐)“草莓西红柿是今年10月新引进的品种,比普通西
2023-12-26 15:19:00
三明这些“反诈菜市”“反诈小铺”有干货!一起去逛逛
...鸡大公鸡,听说转账就挂机”……三明市建宁县濉溪镇的城关村菜市场,每走几步就能看见引人注目的反诈宣传——这里就是当地出名的“反诈菜市”。怎么会想到打造“反诈菜市”?建宁县公安局
2024-06-12 10: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莉莉谈中医呵护女性乳腺健康
王莉莉,原北京市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床主张中西医结合审证求因
2025-04-03 13:56:00
西安仲德骨科:3毫米微创治疗为你重塑美足,拇外翻疼痛成过去
在日常生活中,足部健康至关重要。然而,拇外翻(大脚骨)问题却让不少人深受其扰。不仅影响足部美观,无法穿上心仪的鞋子,更会在行走时带来疼痛
2025-04-03 14:53:00
故宫周边美食推荐:王府中环春日寻味指南,味蕾盛宴开启!
一年春好处,尝鲜正当“食”!! 春日,唯春光与美食不可辜负,一缕缕春意都藏在山野、湖鲜里。作为大众点评北京必玩榜的榜首商场
2025-04-03 14:57:00
澳优旗下锦旗生物金标菌K56荣获iSEE年度创新技术奖,引领体重管理益生菌新纪元
3月30日- 4月2日,2025 Foodaily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期间,澳优旗下锦旗生物体重管理金标益生菌副干酪乳酪杆菌K56
2025-04-03 14:57:00
烟台市奇山医院科普:重视睡眠呼吸监测 拥抱有效睡眠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实习生 展雁 王淑爽 通讯员 王永梅 曹平 烟台报道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
2025-04-03 15:04:00
导致女性卵巢提前\
❶‌遗传生物钟‌有些女性自带"快进键",比如母亲38岁绝经,女儿可能40岁卵巢就"电量不足",就像家族遗传的特别生物钟
2025-04-03 15:18:00
融水:春茶飘香采摘忙 助农增收促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茶农在采茶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融水部分茶园迎来春茶开采季,茶企及时组织茶农抢抓农时采收今年的首茬春茶
2025-04-03 15:56:00
测血糖不用扎针的仪器准吗?三诺动态血糖仪改变他的生活
测血糖不用扎针的仪器准吗?这是王先生最近在家族群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熬夜赶项目的程序员,去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 6
2025-04-03 11:18:00
给扁桃体“瘦身” 不妨试试烙治法
林炜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10岁男孩多多,经常感冒,每次感冒后扁桃体就会发炎,要去医院输液。因此
2025-04-03 11:23:00
韩咏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29岁的叶女士最近因为头晕去当地医院就诊。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居然只有75/45mmHg
2025-04-03 11:24:00
湿疹反复发作?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杜仲平主任教您四季防治秘诀
每年春夏交替,湿疹患者便成倍增长。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杜仲平主任指出,湿疹的发作与季节、体质密不可分,需“因时、因地、因人”精准调理
2025-04-03 11:24:00
好孕食谱,四款促排卵的食物~
我们都知道女性朋友们在怀孕的时候,饮食方面是有诸多的限制,有很多的食物是不能吃的,有很多的食物是一定要多吃的,这可不是根据孕妇的口味定的
2025-04-03 12:0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汤彩云谈女性如何养好气血,做红润美人
汤彩云主任,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北京公立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专家,从事妇科工作40年
2025-04-03 11:55: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周亚男主任:不吃苦药不扎针,治疗小儿春季过敏还有这一招!
现在的时节春暖花开,正是儿童过敏高发季。中医认为,小儿过敏与体质失衡、外邪侵袭密切相关,通过辨证贴敷疗法,不仅能缓解症状
2025-04-03 10:54: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周亚男主任:孩子春咳总不好?中医教你“赶走病邪”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周亚男主任指出:“春咳不仅是过敏原刺激,更是孩子稚嫩脏腑与自然节律失衡的‘对话’。”春咳为何偏爱孩子
2025-04-03 10: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