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董卓迁都长安,群雄并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19: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90年,正月,东汉朝廷改元初平,是为汉献帝初平元年。

这一年,普遍被史学界视为三国时代的真正开端。之前只是序幕,从这里才算正式开场。当然,名义上的三国鼎立,要直到三十年后才会出现:公元220年,曹丕在许昌篡汉称帝,史称曹魏;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同年,孙权被曹丕册封吴王,次年自立年号(正式称帝是在公元229年),史称东吴。

虽然名义上的三分天下要从那个时候算起,但被后世熟知的大部分三国人物和精彩故事,却基本上都集中在前三十年。所以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是从汉灵帝末年及“董卓之乱”写起。

此刻,汉献帝初平元年,三国大戏开场的第一声锣鼓,自然又是由董卓敲响的。

他派人毒杀了不久前被废的少帝刘辩。

如果说四方群雄痛恨董卓的情绪就像是一个火药桶,那么董卓此举,就是往桶里扔了一根点燃的火柴。

是年正月,天下群雄并起: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南阳太守袁术、长沙太守孙坚,当然还有陈留太守张邈,以及在己吾起兵的曹操,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缔结成关东联军,从各个方向进逼洛阳,讨伐董卓。

袁绍袁大公子,眼下的官职是渤海郡(治今河北南皮东北)太守。

当初他跟董卓开撕,逃离了洛阳,董卓本来想追杀他,有人劝谏,说老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最好不要结这个梁子,不如赏他个一官半职,以免后患。董卓觉得有理,就给了他这个官职,还赐了个侯爵。

袁绍本来是瞧不上董卓给的官爵的,可眼下正好可以用来号令群雄,不要白不要。然后,他觉得名头还不够响,就加封自己为“车骑将军”,同时拿出盟主的派头,赏了曹操一个“行奋武将军”的头衔。“行”就是代理的意思,比起袁绍自然是矮了一截。不过这还是看在曹操是他过去死党的分上,要是别人,袁绍还不一定给呢。

眼看关东联军来势汹汹,摆开了一副群殴的架势,董卓心里就慌了。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况且对方的手还那么多,加起来都快赛过蜈蚣了,他董卓再能打,也逃不过一顿暴揍,搞不好横尸街头,死了都没人埋。

所以,此地不可久留。想来想去,还是回自己的老巢关西比较稳妥。

这一年二月十七日,董卓悍然下令:迁都长安。

上自皇帝、宗室、文武百官,下至所有士绅百姓,一个也不例外,全都得走。而且迁都之前,董卓还决定做一件事——把洛阳毁了。

他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想让任何人得到。所以,他要把洛阳变成一座废墟、一座死城、一座人间地狱!

于是,就在这一天,这座经历了一百六十五年的岁月沧桑、哺育了十二朝天子的东汉帝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董卓一声令下,西凉军倾巢而出,将一支支熊熊燃烧的火把扔进了帝国的宗庙、宫殿、官署、学校、园林、寺院、粮仓、商埠、作坊、民居……顷刻之间,洛阳方圆二百里内的所有房屋被全部焚毁,荡然无存。

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叫“室屋荡尽,无复鸡犬”。

当然,放火之前,董卓早已用莫须有的罪名,把洛阳的有钱人全都砍了脑袋,为的就是抢劫他们的财产——房子带不走,只能烧掉,但钱是好东西,不能糟蹋了。

活人的钱董卓要,死人的钱,他也要。

他命令吕布,把皇室陵寝和文武百官的祖坟全部刨开,将一百多年来陆续埋入地下的墓葬珍宝盗挖一空。

最后,西凉军像驱赶牲口一样,把洛阳的数百万人逼上了通往长安的流亡之路。这也许是东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可怜这些百姓,一路上纷纷倒毙,而且死法多种多样:有饿死的,有冻死的,有被士兵鞭打而死的,有互相拥挤踩踏致死的,也有因饥饿互相残杀而死的……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中国老百姓很早就发出过这样无奈的叹息。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太平”往往是短暂的,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此起彼伏的灾难才是它的常态。所谓的和平岁月,经常只是两个乱世之间的过渡和间歇。时至今日,聪明的人类仍然没有办法阻止战争,相反总是在制造各种人为的灾难。所以,世界依旧动荡不安,今日如斯,明日恐怕亦复如是……

这一点,其实杜牧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看透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为防止关东联军追击,董卓自领一支精锐断后,坐镇洛阳城南的皇家园林“毕圭苑”。此时此刻,这也许是洛阳唯一还有活人的地方。

关东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从北、东、南三个方向进围洛阳,但奇怪的是,董卓已经把洛阳给烧成黑炭了,袁大盟主和各路诸侯却没有半点动静——战鼓擂了大半个月,愣是没有一个人冲上战场。

此时,曹操、张邈、鲍信等人驻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县),袁绍、王匡驻兵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袁术、孙坚驻兵鲁阳(今河南鲁山县北)。曹操觉得没人出兵不对头啊,赶紧写信给袁绍等诸位大佬,慷慨激昂地说了这么一段话:

“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三国志·武帝纪》)

遗憾的是,曹操的唾沫星子飞了半天,大佬们却一个个装聋作哑,还是毫无反应。

这一幕很有讽刺意味——日后以奸雄著称的曹孟德,在这一刻,跟袁绍这帮各怀鬼胎的家伙比起来,纯洁得就像一朵白莲花。

他可能没搞明白,这帮所谓的英雄豪杰,表面上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实际上跟董卓一样都是军阀。他们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比谁都精——每个人都想保存实力,捂着自己的老本,却指望别人跟傻子一样冲上去拼命。

说到底,以袁绍为首的这帮人,并不是想平定董卓之乱,而是想在董卓之乱中分一杯羹。

眼看这帮大佬一个个雷打不动,曹操只好自己去做这个冲锋在前的“傻子”了。

各路诸侯中,只有一个人讲义气,跟他一起并肩上了战场。

此人就是济北相鲍信。当时,人人都围着袁大盟主转,只有这个鲍信,料定袁绍这种人最终难成大器。相反,他十分看好曹操,曾对曹操说:“最后能带领天下英雄拨乱反正的,只有你了。某些人现在看上去很强,可迟早完蛋。”话中所指,自然是袁大盟主了。

听说曹操要去打头阵,按兵不动的铁哥们儿张邈觉得过意不去,就让卫兹去跟随曹操,还象征性地给了一点人马。

随后,曹操和鲍信毅然拔营,向洛阳进兵。刚刚走到荥阳境内的汴水,便与董卓部将徐荣遭遇,双方开打,结果不难预料:曹操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董卓麾下,都是常年在西北边境与羌胡作战的劲旅,战斗力十分强悍。而曹操和鲍信手下,大多是招募不久的新兵蛋子,根本不是西凉铁骑的对手,自然一战即溃。

这一仗下来,鲍信负伤,其弟鲍韬阵亡,还有曹操的天使投资人卫兹,也不幸战死了。很可惜,虽然卫兹的眼光很好,投对了人,但是时运不济,刚创业就挂了,所以也就永远分享不到日后曹操给他带来的巨大红利了。

而曹操本人,也被乱箭射中,摔落马下。他的马更是被射得像刺猬一样,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危急时刻,堂弟曹洪把马给了他,然后牵着马一路拼杀,好不容易才突出了重围。

曹操初次创业募集的第一笔资本,就这样没了,一仗就拼光了。

当曹操收拾残兵败将,带着满腔的憾恨回到酸枣时,张邈等人仍旧坐在大帐中喝酒、吹牛。这帮人手里总共有十几万兵马,可就是不想出动一兵一卒。曹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他们破口大骂:“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咱们打着大义的名号起兵,可你们却犹疑观望,寸步不前,让天下人大失所望,老子都替你们害臊!

当然,骂归骂,曹操还是很耐心地提出了一套对付董卓的用兵方略,希望这帮大佬能够以大局为重,多少干点正经事儿。

然而,他又一次失望了,因为张邈等人完全无动于衷,酒照喝,牛照吹,日子照样过。

曹操的满腔忠义之心和报国之志,终于在无情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也罢,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此分道扬镳吧。曹操带上所剩无几的部众,黯然离开酸枣,往家乡谯县的方向疾驰而去。

尽管又一次被现实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了一番,可曹操并未气馁,正如当初在官场上三起三落、“治世能臣”的理想一再幻灭也没有消沉一样。

创业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失去雄心和激情。

所以,曹操决定回家乡募兵,重整旗鼓,再战江湖。

谁也没想到,曹操前脚刚走,关东联军后脚就起了内讧。

别看这些军阀天天喝酒吹牛,表面上气氛很好,其实暗地里一直互相使坏,都想乘人不备把别人吞掉。这不,兖州刺史刘岱就瞅准机会干掉了东郡太守桥瑁,旋即占了他的地盘。张邈等人见势不妙,纷纷作鸟兽散,各回各家去了。

两个月前还大义凛然、口口声声要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就以这样一种非常难看的方式散伙了。本来还惴惴不安、如临大敌的董卓,看到这出闹剧,估计牙都笑掉了。

底下的人树倒猢狲散,身为盟主的袁绍,此刻又在做什么呢?

他可没空去管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这会儿,他正和冀州牧韩馥一起,在张罗一件正儿八经的大事——另立皇帝。

袁绍要拥立的这个人,是时任幽州牧的刘虞。

刘虞是汉室宗亲,为政宽仁,体恤百姓,在幽州颇得民心。据说黄巾之乱开始之时,青州、徐州等地的流民都跑到他那儿避难,前后竟达一百余万人。刘虞不仅来者不拒,全部予以收容,而且大力抚恤,让他们都能安居乐业,以至这些人都忘了自己是来逃难的。(《后汉书·刘虞传》:“流民皆忘其迁徙。”)

平心而论,如果是这样的人来当大汉皇帝,那当然比乳臭未干的刘协强得多。可问题在于,袁绍和韩馥处心积虑要拥立刘虞,并不是替老百姓和汉朝社稷考虑,而是出于他们自己的私心。说白了,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扯虎皮做大旗:你董卓立了个刘协独霸朝纲,我袁绍就立一个刘虞跟你分庭抗礼,看最后谁斗得过谁!

对袁绍的这点花花肠子,刘虞自然是心明眼亮,所以坚决不上当,不管他怎么忽悠都不答应。袁绍没辙,就去怂恿曹操,让他跟着一块儿劝进,横竖都要把刘虞架上天子之位。

曹操之前到家乡谯县及扬州等地又募集了几千人马,此刻已经赶到河内与袁绍会合。对曹操而言,这些日子辛辛苦苦到处奔波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打败董卓、迎回刘协吗?人家刘协又没犯什么错,凭什么你们就要另立皇帝?现在天下已经够乱了,如果人人都像你们这么干,动不动就立个皇帝,那天下岂有宁日?

所以,曹操断然拒绝了袁绍的提议,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意思就是你们都去拥立刘虞吧,我一个人去救西边的小皇帝。

曹操之所以二次募兵之后没有另立山头,还来投奔袁绍,就是指望他有个盟主的样子,真正挑起“讨伐董卓、匡扶汉室”的大业,可袁绍的表现再度令他大失所望。

说穿了,这个袁本初就是第二个董卓!

曹操这回彻底死心了。

看来,想在这个乱世中立足,并闯出一番事业,不能指望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袁绍在曹操这儿碰了一鼻子灰,却仍不死心,又鼓动了一伙离休后没事干的老干部,郑重其事地写了一份联名拥戴书,屁颠屁颠地跑到幽州去劝进。刘虞大怒,指着这伙人破口大骂,说要是再这么逼他,他宁可逃亡匈奴,让所有人都死了这条心。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袁绍和韩馥还能把人逼死不成?没办法,他们只能相顾无言,悻悻作罢。

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诸侯忙着打各自的小算盘,自然是便宜了董卓。

他在洛阳的御花园里悠哉乐哉,一边赏花一边看着这伙人演戏,再掐指算算自己从洛阳洗劫了多少财富回关西,感觉人生赢家不过如此,这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坦了。

不过,天下诸侯并不都是像袁绍这帮人那样自私自利没血性。

至少还有个猛人,就从南方一路杀了过来,一直杀到了董卓的眼皮底下,并且还把他打痛了。

这个人就是孙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董卓不顾百姓死活也要西迁,究竟是为何
...百姓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迁之行,此次迁都的目的地就是长安。东汉之初就一直绵延不绝的迁都思潮终于在东汉末年变成了现实。迁都途中,董卓的步兵骑兵一路追赶,胁迫洛阳上百万的百姓西迁关
2024-04-18 16:44:00
陈留太守张邈凭什么敢于直言责备盟主袁绍?
...的“抗黄巾军英雄”皇甫嵩被召入朝;州牧刘裕派田丑到长安“战孝臣”等。足以说明,大多数官员仍然承认,“以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控制的朝廷,实际上是服从于他的统治。究其原因,起义能
2023-02-13 21:01:00
三国时期的开国名臣袁遗为何畏惧凉州铁骑?
...袁遗长大后出仕为官,凭着家族的强大影响力,得以出任长安县令。东汉虽然定都洛阳,但长安保留了陪都的身份,地位仅次于洛阳。袁遗一出仕就能担任京县县令,可见四世三公的袁家对东汉朝廷
2023-01-30 16:40:00
刘岱为何非要将桥瑁杀死呢
...·五行志二注)董卓见关东群雄势大,于是带着汉献帝西逃长安。关东群雄见董卓已逃,没了共同的敌人,便互相猜忌而内讧。本来桥瑁就与兖州刺史刘岱不和,而东郡又是兖州辖地,加之自己又担
2023-05-28 16:50:00
为何说董卓是最不得人心的王霸
...洛阳沦陷前,董卓见关东联军已瓦解,于是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并迫令洛阳的官吏与百姓尽数西徙长安,官吏与百姓大半都不愿迁徙。于是,董卓下令放火,把洛阳城郊所有的宫殿、衙门、居宅、商
2023-10-12 17:22:00
袁绍联军为什么要共同讨伐董卓
...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盟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一、起因东汉末年,朝纲腐败透顶,宦官和外戚之间政权夺势几近白热化。汉灵帝
2023-10-12 17:25:00
群雄逐鹿:东汉末年的战争与和平
...太守袁遗袁遗,字伯业,(?-192年?)袁绍之兄,曾任长安令、山阳太守、扬州刺史,并作为一路诸侯参与讨伐董卓。最后为袁术所败,因部下背叛而被杀。曹操称其“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
2023-12-03 22:22:00
如果让曹操当盟主,十八路诸侯能灭董卓吗
...,而被董卓的大将华雄击败;部将祖茂被杀。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欲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袁绍要他交出玉玺,他不肯,因此与袁绍结仇。孙坚
2024-06-13 09:28:00
河内太守张杨两次带兵勤王,为何不掌控朝廷
...帝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趁着李傕、郭汜内斗而逃出长安,一路东逃到了河东郡。张杨于是主动带着兵马前去护卫汉献帝,还献上食物与衣物。汉献帝对此十分感动,于是封张杨为安国将军
2024-05-11 21: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二十四道拐 二战援华医生后人感慨:祖辈若看到今日中国,必感震撼而欣慰
贵州晴隆,蜿蜒的二十四道拐见证过战火与生机的跫音。近日,援华名医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的孙女Shawn Lim Mottley 与 Mirah Lim Todd
2025-08-29 06:34:00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晋阳堡“11·8”惨案纪念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流转,晋阳堡的残碑、籍营村的焦窑、边家庄的断壁、河家庄的窨子
2025-08-29 07:02:00
郑玄与酒礼:只敬两杯,成礼不为过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6-27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
2025-08-28 15:00:00
四代人的守望:79年守护一座烈士纪念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梦媛 李海涛 赵旭正午的阳光洒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运粮河畔陈户烈士纪念园,守塔人王建亮弯着腰,正仔细清理砖缝里新长出的杂草
2025-08-28 15:38:00
郑玄与服虔:功成不必在我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郑玄与服虔都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尤其在《春秋》和《左传》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5-08-28 15:40: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8旬老兵义务守墓57载 希望孙辈继续守下去
大皖新闻讯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有一处烈士墓。今年89岁的退伍老兵王茂贵已经在这里守了57年。8月28日上午
2025-08-28 15:53:00
日照市莒县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书画展
鲁网8月28日讯 (记者 谢文明)翰墨忆抗战,丹青敬先辈。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8月27日,日照市莒县在莒州博物馆举办“翰墨丹青绘同心”书画展
2025-08-28 16:12:00
陈壁生在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鲁网8月28日讯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首先我谨代表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欢迎大家来到潍坊
2025-08-28 16:12:00
免费!今起开放!就在福州西湖!
好消息!今起,西湖桂斋重新对市民开放啦!在福州西湖公园西南隅、荷亭旁藏着一座福州市级文保单位——桂斋,它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丁忧在榕的林则徐与福建布政使程含章
2025-08-28 17:25:00
王纪卿的《中国血:抗战十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以宏阔的史学视角,将中华民族1931年至1945年的抗争史精心提炼
2025-08-28 18:09:00
快板再现抗战奇迹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创作快板书《夜袭阳明堡机场》的灵感源于抗日战争时八路军用简陋的武器装备创造的军事史上经典战例。1937年10月19日
2025-08-28 18:09:00
好“豫”知时节·七夕丨打卡!以爱之名
大河网讯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千年以来,七夕的月光静静流转,映照中国人心中最柔软也最执着的浪漫情结——它不只是鹊桥相会的缱绻传说
2025-08-28 21:4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从安顺城区出发,向南3公里处,有一天然溶洞,世人称之华严洞。洞口,印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字样的石碑矗立
2025-08-28 22:44:00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