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当前我国居民文化自信的特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1 03: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调查发现,当人们个体和社会层面的文化需要都获得满足时,更容易对文化形成认同感——

当前我国居民文化自信的特点

高文珺

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化自信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但大多以理论阐述为主,鲜少实证调查数据。我们在社会心理学视域下,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调查,并对我国居民当前文化自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当前我国居民文化自信的现状和人口学特点

(一)居民当前的文化自信程度。我国居民当前具有较强的文化自信,具体体现为文化认同和对未来文化发展的信心水平均较高。我们将文化自信的均值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分数区间。分析结果显示,受访居民中,文化认同和文化发展信心较高的人分别有75.44%和73.10%,中等程度的分别有23.43%和26.01%,低水平的仅有1.13%和0.89%。

(二)文化自信的人口学特点。为了解文化自信的特点,我们进一步比较不同群体文化自信程度的差异。在性别上,男女在文化自信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文化自信强度要整体高于男性。在年龄上,青年群体文化自信水平高于其他年龄群体,90后和00后持有高度文化认同和文化发展信心的人数比例最高。文化认同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下降趋势;而文化发展信心的代际变化则不是完全线性,70后与80后有差异但不显著,但70后会明显低于50后和60后。

主观社会阶层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社会阶层的感知,对比不同主观社会阶层居民的文化自信发现,主观社会阶层越高的居民,即认为自己在社会上所处阶层越高的居民,其文化自信水平越高,文化认同和文化发展信心都会随着阶层感知增加而增强。

我国居民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

第一,我国居民文化自信水平整体较高,文化自信与社会经济地位、区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通过比较不同群体发现,青年和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文化自信水平较高。结果显示,90后和00后的青年文化自信水平在各代际之中最高,这一发现与研究者对Z世代青年(在1995—2010年间出生)的分析结果相一致。这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相比于其他世代,90后和0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见证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充分享受了物质增长、教育水平提升、城镇化带来的时代红利,因此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发展信心也会更强。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即教育、收入和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居民,其文化自信水平也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产品、参与更多的文化活动,文化体验也更丰富。为检验这种可能性,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受访居民的文化消费情况后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居民,其日常购买文化产品、进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消费,无论是从频次还是从金额上都要高于其他人。此外,其参与文化活动的频率更高,类型也更丰富。与之类似的是,城市居民的文化自信要高于农村居民,较发达城市居民的文化自信也要高于欠发达城市居民。上述这些结果提示,当前文化发展还不均衡,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居民在文化资源的获得方面还存在差异,可能会由此导致文化自信上的差异。

第二,我国居民文化需要基本获得满足,文化需要满足可以提升文化自信水平。本研究发现,当人们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文化需要都获得满足时,对文化发展的评价就会更积极,也更容易对文化形成认同感,对文化的未来发展也更有信心;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的文化供给能够满足自身的文化需要,人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接触文化产品。这一过程加深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容易产生文化自觉和情感认同,进而形成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此外,从关系系数大小看,人们对当前文化实现传承创新能力这一社会功能的肯定,即对社会层面文化传承需要的满足,与文化自信关系最为紧密。由此可见,民众文化自信的形成不仅仅建立在个人满足的评价之上,换言之,其自信来源不局限于文化满足其个体化需要的程度,而且也建立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即我国文化是否具有传承性、创新性、国际影响力。民众只有通过对个体和社会文化需要满足的综合评价,才能形成对文化价值的判断,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最终树立文化自信。

提升居民文化自信的对策建议

一是文化发展以人为本,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要。本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出民众的文化需要满足会影响其文化自信水平。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可先通过调查、走访,切实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民众的文化需要,分析当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满足民众需要上的优势和不足,构建居民文化需要测量指标。这样既可以了解不同群体文化需要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方案;又可以检验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短期或长期的效果,将其作为文化发展的评估指标之一;还便于定期开展调查,把握民众文化需要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文化供给方案。

二是促进不同区域文化均衡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丰富文化体。研究发现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和所在城市发达程度会影响其文化自信水平,可能与其文化消费和文化活动参与的频次和丰富性有关。因此,为了缩减这种不均衡,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实践中,应更关注促进区域间的文化均衡发展。本研究认为至少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乡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人群有机会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丰富自己的文化体验。第二,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来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网络环境可以打破物理空间、社会经济地位的限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网络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

三是促进文化传承与文化推广行为显化,推动形成有关中华文化的社会共识。近些年,我国文化发展一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致力于以各种形式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种努力只有让民众看得到、感受得到,才会形成关于中华文化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功能的共识。为此,应加大力度宣传成功的“两创”案例,让更多民众了解这些努力,以便鼓励民众广泛参与到文化创造之中,通过深度融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创作能展现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文化产品,采用国际受众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推进国际传播,同时注重加强对外交流,开展更多跨文化交流活动,并通过宣传、教育、推广,让民众看到“走出去”的成功实践、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数字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研究》(2023YZD051)阶段性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国大汶口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址等。这些遗址提供了大量关于该文化的考古证据。2、特点与特色大汶口文化在艺术、手工业和社会组织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在艺术方面,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制作技术相当精湛,其陶器形态
2023-07-07 17:32:00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 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年中经济观察)
...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
2023-07-27 14:12:00
《中瑞华侨经济文化促进协会》孙弘谨带队参加2023清华五道口
...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达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
2023-05-28 17:14:00
...协商的典型案例,把其他地方的协商经验介绍推荐给乡村居民,通过榜样示范对乡村协商治理起到积极的引领和助推作用,在汲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传播具有地方特色的协商文化,让民众享有更
2024-03-20 05:57:00
...化蕴含价值、智慧、理性和情感等多重因子,是维系社区居民关系、社区与社会关系的精神纽带。发挥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将有助于营造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创造全社会参与道
2023-02-18 11:35:00
如何激活农村消费的“增量空间”?
...于基本生存消费模式向享受消费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消费,较之城市来说,仍然集中在“吃、穿、用”上,对交通、教育、通讯等方面的服务消费所占总体比例较少。具体来说,有以下特
2023-09-22 02:30:00
数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经济彰显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
...、多元化需求。 “五一”期间“菜篮子”价稳物丰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有保障“菜篮子”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蛋奶和水产品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五一”期
2024-04-30 22:10:00
当前中国消费特征与态势
...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幅都保持正增长,二季度累计增幅更是达到7.6%。从排起长龙的餐饮门店到摩肩接踵的旅游景点,从电影票
2023-09-25 10:32:00
理性消费与大健康成主流 天眼查发布2023中国消费主题报告
...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15元,同比增长14.8%,增速高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个百分点。95后、35岁中年人均对保健滋补、医疗保险等健康产品保持热情。其中95后是典型的
2023-02-27 19: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威县整合政务服务平台,推动难事“一码通办”
威县整合政务服务平台,推动难事“一码通办”群众“码”上说,政府马上办近日,在威县综合治理中心,“民情通办”平台工作人员在接听热线电话
2025-09-22 08:07:00
“来贵州吧!为你千千万万次!”外籍媒体人这样推介贵州 Come to Guizh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9月20日,2025年“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团抵达贵州省安顺市,对明代军事文化遗产天龙屯堡进行实地探访。该屯堡始建于1381年
2025-09-22 05:14:00
在小店区黄陵街道,有这样一支“特殊队伍”:24名老党员平均年龄68岁,却以“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信念坚守初心,将党支部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堡垒”
2025-09-22 06:2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徐杨“您慢些走,这是刚热好的包子,还有降压药,我帮您放桌上。”9月6日清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相约黎明”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蒋凤
2025-09-22 06:49:00
筑牢安全防线,渤海银行济宁分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
为提升市民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渤海银行济宁分行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进企业、入社区、参与联合活动等形式
2025-09-22 06:49:00
济宁农机总动力突破1087万千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凯平9月19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情况。济宁是农业大市
2025-09-22 06:50:00
出征!滨职新生20公里拉练全程高燃!
旌旗猎猎,战鼓隆隆!9月21日,滨州职业学院6400余名2025级新生开启“20公里拉练之旅”,这是一次意志的淬炼,更是一次青春的远征
2025-09-22 06:50:00
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以“温暖教育”点亮乡村孩子成长路
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乡村,如何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向往的温暖家园?梁山县韩垓镇初级中学用实践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做温暖的教育
2025-09-22 06:51:00
光大银行滨州分行与水清木华社区联手宣传,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为切实提升社区居民金融安全意识,筑牢基层金融风险防线,光大银行滨州分行与水清木华社区联合举办“水清木华社区&光大银行滨州分行共筑金融安全防线”主题宣传活动
2025-09-22 06:51:00
9月20日,市司法局消息,为确保行政执法机关规范行使行政裁决权,日前印发通知并明确要求全市各行政执法机关将行政裁决事项纳入权责清单和行政执法事项清单
2025-09-22 06:55:00
经国务院批准,2025欧亚经济论坛将于9月23日至25日在西安举办,主题为“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日前
2025-09-22 06:56:00
《松花江上》再现英烈壮歌
由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与吉林省图书馆共同主办、长春国乐乐团承办的“民族管弦乐展演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型演诵剧《松花江上》汇演”
2025-09-22 07:15:00
问政快报(2025.09.22)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9月18日至20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611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太白园街道办事处
2025-09-22 07:15:00
“海昏侯”“南越王”将在南昌同框!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钟剑桥) 国庆临近,南昌将有一个“宝藏”好去处。这里有歌舞、国潮演奏、汉代美食节、音乐节,以及超多文创
2025-09-22 07:15:00
江西基层医疗机构智慧系统全覆盖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钟剑桥) 9月18日,江西省深化医改系列新闻发布会——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2025-09-22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