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13 16:1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2024年8月13日《贵州教育报》6版(点击图片,阅读数字报)

火箭也能实现“穿衣自由”!

近日,一条“‘量体裁衣’让火箭实现‘穿衣’自由”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得到大量网民关注和点赞。“定制”的火箭新“外衣”,看起来酷似羽绒服,既可以保温、透波、防静电,还可以防风、防雨、防盐雾,更可以远程操控,性价比还很高。发明这件火箭新“外衣”的奇思妙想竟然来自游乐场的充气城堡和气膜体育馆!创意,正在为科技带来新惊喜。

今年,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海阳附近海域发射升空,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外衣”也是首次应用在“引力一号”上,作为本年度首发商用火箭,引起了巨大关注。

值得骄傲的是,“引力一号”火箭总体副总师张涛和软件系统副总师赵也倪都来自贵州。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如今商业航天事业的主干力量,在航天事业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我国的商业航天事业,向前迈进。

此次,他们不仅为读者带来商业航天方面的科普信息,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对想从事商业航天领域工作的学生给予了建议。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引力一号”上船运送到发射地点。

老师是成长的引路人

张涛出生于贵州仁怀市的一个农村,与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要“靠自己”,独立自强。而张涛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之后他认真学习,顺利考入遵义四中,进入高中后,张涛的成绩也非常优异,因为理工科底子非常好,他还参加各类物理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张涛

“能够走到现在,上学时的老师们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的启蒙老师是小学数学张宗先老师和初中数学母应林老师,他们让我对理工科萌发了兴趣,也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建立了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谈到怎样培养系统思维时张涛说,得益于各成长阶段好老师的谆谆教导,让他的系统工程思维框架逐步形成,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

而张涛最想感激的教师是他的高中物理老师郑显惠,高中时候的张涛遇到了很多学业问题和生活问题,正是因为老师郑显惠对他的关爱和帮助,在物理竞赛最困难的时候力挺他,让张涛心无旁骛地继续努力学习,进一步巩固了理工科基础,最后进入了理想的学校——南开大学。

受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影响,张涛选择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各种数学的氛围里耳濡目染,他选择了信息与计算专业。由于刻苦学习,让他有了很好的数学和信息计算科学基础。2010年,为了进一步学习通信工程技术和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张涛又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系研究生,继续锤炼通信技术本领,其间他还赴高通和普天进行了实习。

2013年硕士毕业后,张涛进入了航天科技一院,在航天系统工程中不断成长,经历了重大型号任务的锻炼,完成了多个重要前沿项目的研究,成为了专业副主任设计师。2023年,受SpaceX等商业航天公司发展的影响,他选择来到东方空间担任火箭总体设计师,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与张涛不同的是,软件系统副总师赵也倪是贵航集团子弟,从小就受航空航天的熏陶。用他的话讲,从小到大在学习和生活中波澜不惊,没有较大的挫折,也没有较大的成就。改变他的主要是在大学阶段。

赵也倪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大学里,他由被动接受知识开始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自己主动去进行信息、知识的发掘,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巩固知识,这个阶段对他的影响很大。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赵也倪

2013年,赵也倪毕业后进入了航天三院三部综合电子信息中心,共担任2型飞行控制软件副主任设计师,参与并牵引了其他2型陆基和空基型号飞行控制软件设计工作。后来又担任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软件系统副总师,成功研制双曲线-1号火箭,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成功入轨零的突破。来到东方空间后,他担任公司软件技术总监及“引力一号”、“引力二号”软件副总师,全面负责公司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成功研制世界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与张涛相同的是,赵也倪如今的成就也与启发他的老师有关。在贵阳一中就读时,班主任曾强老师为人和善,教育思想和理念站位高,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每一位同学都进行过交心交流,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这为赵也倪的创新思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商业航天未来可期

从两位设计师选择进入东方空间可以看出,商业航天不仅是在目前非常火爆,在未来也前景可期。

张涛介绍,从2014年起,我国就开放民间资本搞火箭、造卫星;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出台,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以翎客、蓝箭、零壹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民营商业火箭公司开始创立,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得到快速发展。

2023年,5家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先后成功向近地球轨道发射13发火箭,同时,多个卫星公司也开始走向商业化闭环。比如,东方空间于2020年成立,经过三年时间,于今年1月11日在山东海阳以海上发射方式完成了世界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首飞,创造了很多纪录,除了是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也是国内最大的民商火箭。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引力一号”海上发射瞬间。

“目前,国家对商业航天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我们商业航天公司也围绕自身发展需求,成立了聚集产业基地。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竞争,目前在一些技术领域上已有突破和创新,包括我们现在可重复回收利用火箭技术。”赵也倪说。

同时他还表示,目前我国的商业航天在发射能力上与SpaceX这样的商业航天巨头还有差距,还是处于追赶阶段,能够加入到商业航天的人才还比较少,整个技术迭代的效率较慢,需要引进和扩展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加强互联网和高端制造人才培养和引进,让商业航天人才的聚集效应体现出来。

那么,商业航天的发展与普通人有哪些联系呢?

赵也倪给出了回答:“从我们普通民众的角度来说,对于传统的通讯,包括5G技术等,主要依靠地面基站进行通讯网络联系,如果通过商业航天低轨卫星互联网,就能够构建起一个天地互补、全球无缝覆盖的网络环境。”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引力一号”上船运送到发射地点。

“更重要的是,商业航天将瞄准下一代物联网应用,要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更智能的世界,商业航天还会催生一些新型的通讯服务类型,包括我们通过手机直连卫星,获得高清的卫星电视、远程教育、医疗咨询等,在一些洪灾、地震等地质灾害面前,能够快速实现即时通讯。”赵也倪介绍,商业航天是一个综合性的高技术系统工程,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推动技术创新,还可以增强科技人才的培养,衍生出更多的产业。

相比起建造火箭遇到的困难,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带着梦想能够在太空中飞行,给两位设计师带来了很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于航天工作者来说,把探索宇宙的梦想带到工作中,是一种快乐和激励。”

报考航空航天专业,他们这样建议

由于商业航天的火爆,很多学生都对商业航天充满了兴趣,但喜欢并不代表适合自己,同时也对未来AI代替人工充满担忧。对此,两位设计师给准备填报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建议。

总体副总师张涛:传统的航天人要有“严、慎、细、实”的品质。航天事业毕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尤其是火箭发射,所以需要踏实细致的性格和有大局观的人来进行技术设计。从专业的角度看,飞行器设计、力学、数学、机械、电子通信、软件设计等很多专业都能在商业航天事业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同时,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在商业航天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类人才可能涉及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对于提升商业航天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学科要有很扎实的基础,还要培养总体思维,比如说我是做火箭总体设计,就要考虑方方面面协调,需要大局观,这对整体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这是非常关键的。另外,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毅力,航天的项目一般都比较长,像我们做“引力一号”做了三年,这对其他行业来说,周期是非常长,所以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毅力。

火箭也能“穿衣自由”——专访“引力一号”火箭两位贵州籍副总师

“引力一号”海上发射瞬间。

软件系统副总师赵也倪:就大学专业而言,还是希望同学们能从事一些和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理工科专业,以自己为例,大学时选择了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需要学习大量的工程学科,包括机械、电子、控制原理、软件等,通过多学科知识融合,对于未来在工作中进行跨领域融合及设计非常有帮助。

同时,同学们也不用担心AI能够替代工作,AI目前能替代的还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大部分程序员实际上是难以替代的,因为写程序更多的是需要创意和灵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粘贴。从事实上来说,现在的AI主要也是程序员或者是数学背景比较深厚的人在进行推动。所以说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学编程还是非常有前景的,不用担心AI能够把人工给替换掉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凯 李梅

实习生 漆俳佑 刁奕文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钟俊怡 罗欢

三审王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3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作代会·专访 | 饶俊:写贵州的乡土很自然
...海报。 作为贵州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重点项目,该剧由贵州籍影视制作人饶俊担任编剧、总制片人,饶俊生于铜仁农村,他将自己在贵州农村的生活经历和对贫困山区生活的理解融入剧中,描绘
2024-09-07 18:43:00
天眼专访 | 青年盲人钢琴演奏者刘浩,奏响人生无限可能
...019年获李斯特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国赛区金奖。刘浩与贵州籍旅美音乐人尤雁子彩排现场。 “每一次触键,都是我与钢琴之间的对话。”刘浩说,“对于我来说,学习钢琴不是一件容易的
2024-08-18 03:02:00
云上“村T”大秀民族风采 南航贵州非遗航班圆满收官
...、精彩纷呈的贵州非遗服饰及民族文化展示。活动现场,贵州籍服装设计师阿新也带着母亲和村里的绣娘搭乘本次航班,一同从贵阳前往北京。航班起飞后,阿新一行与乘务组一起,通过机上广播、
2024-09-12 15:30:00
校企携手 助学圆梦!贵州五彩黔艺助学金颁发仪式圆满举行
...的单位与个人已有23家,目前已发放约30万元,惠及逾20名贵州籍本科在校生。仪式上,蔡小强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来宾介绍了学校十年来的办学成果以及在贵州地区的
2024-12-08 12:47:00
文学名家走进贵州暨《印象中秋: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新书研讨会在贵阳举行
...题,展开深入研讨;并以书为媒,共话中秋情愫。近年来贵州籍作家作品频繁亮相于省内外各大文学平台,“黔字号”文学精品创作生机勃发,也让更多人深刻地感受到“山乡巨变”背景下贵州这片
2024-08-21 00:39:00
让里昂民众领略多彩贵州(侨界关注)
...后有机会到贵州实地游玩。”罗坚说。她的想法引起众多贵州籍华侨华人的共鸣。法国贵州之家会长、法国贵州商会副会长张竹在法生活工作20多年。6年前,她拥有了一个新身份——贵州省文化
2024-02-23 02:43:00
...罪,省公安厅、民政厅等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防范打击贵州籍外流毒品违法犯罪工作规定》,把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与外流贩毒问题治理相结合,扎实推进涉毒前科人员户籍所在地和流入地“双列管
2024-06-28 06:19:00
集成贵州经典 彰显多彩文化
...理翻译、线装影印5个系列。这些经典文献遗存主要包括贵州籍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非贵州籍人士在贵州工作生活期间的代表作品,以及其他涉及贵州内容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品,形成贵州历史
2023-10-22 05:30:00
...南风》《抗建》《中国诗艺月刊》《七·七半月刊》等。贵州籍作家蹇先艾返乡后先后主编《贵州晨报·每周文艺》和《贵州日报·新垒》,茅盾、巴金、沙汀、艾芜、臧克家、端木蕻良等名家均投
2024-11-01 06: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