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服务城市更新 提升居住品质(深度观察)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5-01-16 06: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适应建筑业发展新趋势,中建集团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服务城市更新 提升居住品质(深度观察)

本报记者  丁怡婷  王云杉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16日

第 18 版)

服务城市更新  提升居住品质(深度观察)

图①: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中建集团施工楼栋管家为居民介绍服务机制。

图②:中建集团投资建设的上海嘉定未来城市项目。

图③:云端建造工厂。

图④:大型管道带水检测机器人。

以上图片均为中建集团提供

可根据家庭结构灵活调整空间布局的户型设计,“600米高度、2毫米误差”的建筑工程北斗卫星定位装备,24小时监测室内环境的健康人居环境监测平台……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创新引领中国建造”为主题的中国建筑科技展在北京展出,吸引了不少观众。展览由中建集团主办,设“共建和谐城市”“拓展幸福空间”“助力中国建造”三大主题区,集中展示了中国建筑在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建筑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的最新成果。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正在催生建筑革命。作为建筑领域央企,中建集团如何全面提升设计、建造和维护水平,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城市更新行动,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记者进行了采访。

优化设计,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单元,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中建集团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动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城市治理更具韧性智慧、城市品质更加绿色宜居。

——业态集成,共建宜居城市。

在陕西西安,有一条总长约5.85公里、平均宽度210米、绿化覆盖率高达85%的绿色景观长廊,这条“幸福林带”,是集市政、生态和民生于一体的综合工程。

过去,因土地紧张,林带所在区域内挤满了各类建筑,管理混乱、配套欠缺,群众生活条件较差。“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协同相关单位优化开发格局,统筹建设景观绿化、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市政道路、商业街区五大业态,构建更便捷舒适的宜居空间。”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六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瑾介绍。

看地上,林带种植乔木2.5万余棵,灌木2.3万余株,步道串起23个下沉广场和34个天井,道路旁穿插设置便民超市、休闲餐厅、公共卫生间等,满足市民多种需要。看地下,地下一层为商业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地上的下沉广场和天井将阳光、空气引入地下;地下二层有7600个停车位,两侧是综合管廊和地铁配套。“在平均宽度210米的用地范围内,进行错层立体设计,有效缓解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王瑾说。

——靶向施治,补足城市安全韧性短板。

走进湖北武汉黄孝河边的清廉主题公园,不少居民正在锻炼身体、欣赏美景。公园地下“藏”着华中地区首座全地下花园式大型净化水厂,这是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的子项目,正式投运已两年多。

黄孝河、机场河流域总面积达126平方公里,是汉口主城区重要的排涝通道。“由于历史原因,两河管网系统不完善,雨污混流严重。这里处于大面积汇水区,人口密度又高,治理难度相对较大。”中建三局绿投公司黄孝河项目党支部副书记胡刚说。

2018年,瞄准流域行洪排涝能力不足、管网系统不完善、河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启动,新建了3个共计45万立方米的地下调蓄池,可显著提升雨季溢流污染控制能力。

胡刚告诉记者,项目建设了合流制溢流污染系统及强化处理设施、智慧水务系统,雨季到来时,无法及时排出的渍水会自动进入调蓄池;晴天时,调蓄池内的水经过强化处理设施净化,可以再排入河网。

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黄孝河、机场河水质均达到Ⅳ类标准。经统筹调度,黄孝河排涝能力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拓展场景,全方位打造智慧城市。

草地里,隐藏式监测灌溉联动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含水变化,可根据绿化植物真实需水情况,按需灌溉。

城区中,水位传感设备在易涝点实时监测路面积水,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内涝隐患。

河岸旁,智能监控设备全天候监测水域安全,发现有游客进入危险区域,立即发出语音预警提醒,同时联动周边安全员进行劝导。

“在郑州滨河国际新城,中建七局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搭建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在城市治理、绿色发展、安全防范上发力,全方位打造智慧城市。”中建七局城投公司运营分公司总经理张琨说。

随着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在郑州滨河国际新城的应用深化,城市运营效率大幅提高,已取得智能灌溉节水15%、光伏发电降低用电成本10%、一线作业管理精度提升20%等成效。张琨认为,伴随城市建设需求的拓展和智慧场景应用的深入,城市治理、服务、安全、运营辅助决策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升。

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体验

当前,我国的住房发展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新阶段。中建集团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改成好房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功能、质量的新期待。

新建好房子,打造高标准绿色建筑。

室内,有智能控制功能的新风系统,可对PM2.5、PM10等颗粒物进行过滤,让空气更洁净;外窗、户门隔声性能高,加上干式地暖系统,降低噪声干扰;住宅屋顶设置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公共区域照明用电自发自用;社区绿化采用节水灌溉,雨天自动关闭,单位耗水量较定额标准降低20%以上……走进中建二局位于北京的一处住宅项目,记者感受到了绿色建筑的魅力。

“作为北京市首批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项目之一,我们努力为住户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体验。”中建二局旗下中建玖合总经理助理苏琳琳说。

运行更节能,用材用料也更绿色。苏琳琳介绍,项目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保温材料、建筑门窗、防水卷材等绿色建材,小区内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所用的路面砖、植草砖、路缘石等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整个小区绿色建材使用率超50%。

“建筑业作为碳排放量较高的产业,正加速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我们将持续打造节能、互联、宜居的未来智慧社区,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建玖合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艺超说。

改造老房子,提升居住体验。

2024年5月,北京市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迎来居民入住。仅仅用时3个月,这栋位于北京市主城区的居民楼就完成原拆原建,让街坊们早早搬进新家。

桦皮厂胡同8号楼原建于上世纪70年代,基础结构老化,同时周边小区林立、人流密集、交通繁忙,改建难度不小。

“业主方综合考虑多重因素,最终决定采用由我们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建造技术。”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阳介绍,他们依据厨卫、客厅等功能分区,把8号楼整栋建筑规划为55个混凝土模块,在工厂中对每个模块中的机电、装饰装修进行预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吊装组建成整栋建筑楼房。

“工厂生产与现场施工双线并行,原本15个月的工期压缩到3个月。”陶阳说,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建筑空间,扩大了使用面积,增加了厨卫空间,新增的楼内电梯让居民出行更方便。

高原“好房子”,身在高原如平原。

2024年8月,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中建三局云居科技公司交付了定制的“零海拔屋”产品——雪域5200增压单舱建筑,创造了目前全球增压建筑投用地点的海拔之最。

高海拔地区,低温、低压、低氧,容易引发头疼、失眠等高原反应。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开强介绍,经过多年攻坚,他们研究出高海拔增压建筑,采用增压气密技术,即提高建筑密闭性并向内部注入空气,并通过有序的气流组织方式,使室内的气压和含氧量达到平原地区水平。

零海拔天文观测站、零海拔酒店、零海拔民居……目前,“零海拔屋”已应用在酒店、民居等场景,累计落地项目30余个。

“‘零海拔屋’采用模块化建造、全工厂预制,集成了卫浴系统、厨房系统等功能,未来可根据使用功能需求,以单元为单位任意组合拓展,不断拓展应用场景。”王开强说。

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建造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人机协同建造方式。近年来,中国建筑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造数字化,数据贯通一体协同。

结构如何设置最合理,建筑空间关系如何,施工过程要如何组织,装修材料、装修成本需要多少……在湖北武汉壹品汉芯公馆项目数字建造中心,所有楼栋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元素化作一个个字符串,鼠标轻点,这些元素就能自动排列组合,为工程建造难题给出最优解。

据介绍,与传统设计院先做施工图、再搭建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方式不同,该项目使用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设计协同平台,实现多专业任务协同、建模同步、施工图自动转换,数字化图审文件自动输出。

以装修为例,模型可以通过简单渲染后,反映最终装饰效果。当对某区域布局或面层材料进行修改时,隐蔽工程也会同步变动,最终这些信息都会以数据形式,上传到一体化模型。“借助这个高度智能的工具,我们再也不用因为细微修改而大量重新梳理调整方案了,省时省力。”壹品汉芯公馆项目负责人赵德军说。

在施工阶段,还可通过平台将模型自动拆分为施工流水段,生成进度计划与对应的劳动力资源、物资计划,对工厂、现场进行统一管理。项目交付后,相关数据还可交付给相关部门和业主,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和物业管理。

装备智能化,远程操控作业高效。

壹品汉芯公馆项目6号楼楼顶,一组组构件被精准吊装、运输,塔吊驾驶室内却空无一人。原来,塔吊司机刘学仁正在地面控制室“办公”,远程操作无人塔吊。

“传统塔吊驾驶室在百米高空,爬上去一趟就要半小时,驾驶室不到两平方米,一待就是半天。”刘学仁说,现在不用爬上爬下,无需忍受高温严寒,坐在宽敞的空调房里就能操纵塔吊。

“不只是更方便,视野也更好了,效率更高。”项目智能装备负责人张攀介绍,每台远程塔吊的驾驶座椅前对应着6块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大臂右侧、臂根、吊钩等8个视角的监控画面。塔吊司机只需看着大屏上的实时画面,即可平稳操作塔吊。不仅如此,塔吊司机还能通过智能体感座椅,感受在塔吊上操作时的倾斜、抖动,实现人机协同高效作业,较传统吊装效率提升30%以上。

在中建一局位于四川成都的一处住宅项目,“机器人工友”大显身手。涂料机器人跟随5G导航的引领,自动规划施工路线,联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进行墙面和顶棚打磨。

“设备应用了激光传感器、视觉自动驾驶等技术,通过输入模型计算运行轨迹,实现腻子打磨与涂料自动喷涂,效率是传统人工的两倍,可缩短一半工期。”中建一局项目技术负责人邹洋说。

现场工厂化,助力施工跑出加速度。

“一、二、三,起吊!”2024年10月31日,随着最后一块“头戴”红帽子的预制构件精准就位,壹品汉芯公馆项目预制构件吊装全部完成。项目应用的是全球首台装配式“空中造楼机”,包含了楼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多个设备,如同一个可移动的“立体”工厂。

大型塔机自动作业、智能布料机器人浇筑混凝土布料、巡检机器人进行安全巡检……记者乘着施工电梯登至作业平台,只见平台上多工种交叉作业,高效有序。

指着架设在空中的智能行车,壹品汉芯公馆项目技术总工赵贻强告诉记者,这款装配式造楼机搭载了智能行车及数据驱动系统,可自动规划构件吊装路线,并搬运至指定位置,效率较传统吊装方式提升30%以上,助力保障建造质量和安全。

中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筑主业优化升级,助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深度参与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楼市观察丨从“一间房”到“一座城”!看兴义三十年的城市更新轨迹
...兴义市的三十年城市更新史,始终与地产行业的成长轨迹深度交织。在贵州“1+4+2”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落地实践中,兴义市房地产龙头企业富康集团紧扣政策导向和民生改善,从家居空间的
2025-10-29 22:12:00
两会观察|特色生态城市东营的品质升级
...东辛片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生活服务设施老旧,生产、居住、办公、商业、教育等各功能单元混杂,厂矿大院荒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此次更新,通过将油田厂矿大院搬迁拆除,腾退整合
2024-01-17 13:25:00
...所学,扮演好社区规划师角色,走进街巷里、住户家中,深度了解和思考,提出新一代大学生的更新之见。鼓楼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鼓楼区坐拥众多高校、科研院所,是城市更新中独特的优势
2025-06-17 07:49:00
...料品质与施工工艺的严格要求。在软件层面,智慧科技的深度融入至关重要,该项目将智能化系统全面应用于社区管理,提升安防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兼顾不同年龄群体的特殊需求,营造全龄友好
2025-10-22 22:12: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以前小区南面那块空地不太平整,有一个大坑,还经常堆放垃圾,非常影响我们的居住体验,现在改建成停车场,既有效利用了空地,也便利了我们的生活,真是一举两
2024-11-14 16:29:00
6.45万人居住品质将大幅提升
...项目 涉及更新范围1.8万亩 征拆面积568.93万平方米6.45万人居住品质将大幅提升博雅片区(一期)城市更新项目在建设中
2024-06-21 09:35:00
财经观察:科技赋能 焕新城市“烟火气”
...正融入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城市温暖不仅是对公共空间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提升,也体现在共建共治共享、与居民共同守护“乡愁”的细致入微处。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由大规
2024-11-03 09:52:00
“第二支箭”助力城市更新
...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消除城市建设治理短板、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条件、扩大内需、优化房地产结构,以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深圳启动了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行动
2023-11-06 06:05:00
二环内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有了“硬杠杠”
...日报石家庄出台全省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二环内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有了“硬杠杠”河北日报讯(记者董昌)12月13日,从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二环内新建居住
2023-12-14 07:0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蜂助手成立极算技术公司,含AI及物联网业务
近日,广东极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罗洪鹏,经营范围包含: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
2025-11-12 10:48:00
通鼎互联在苏州成立新型材料公司
近日,苏州通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通鼎
2025-11-12 10:48:00
由中建八局城市运营携手健康集团、正和承邦共同打造的南京青奥城市客厅项目亮相2025南京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近日,由南京文旅集团(筹)主办,南京体育产业集团、南京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共同承办的“青奥赋能,文旅融合”2025南京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宁举行
2025-11-12 10:50:00
前10个月福建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60.9%
东南网11月12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李凤灵 陈雅莹) 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10月,福建共出口各类汽车11
2025-11-12 11:01:00
宠物消费结构在升级!企查查:超3成宠物经济相关企业在华东
据媒体报道,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消费大促临近尾声,宠物品类的消费热度节节攀升,成为不容忽视的大促主战场。数据显示,10月15日
2025-11-12 11:36:00
百年工运 “新”火相传——平安金服济南分公司第九届趣味运动会盛大开幕
金秋送爽,活力满场。近日,济南分公司第九届趣味运动会在热烈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300余位同仁齐聚赛场,共赴这场兼具欢声笑语与团队精神的体育盛会
2025-11-12 11:42:00
10年封神!奈雪草莓季重磅回归,健康新品登趋势热榜
每年冬季,手握一杯奈雪的霸气草莓,早已成为无数消费者的冬日仪式感。11月11日,健康茶饮领导者奈雪的茶“草莓季”如约而至
2025-11-12 11:44:00
“平安有我,益起同行”平安一家亲健步跑,以脚步诠释责任担当
近日,“平安有我,益起同行”2025中国平安驻山东地区“一家亲”健步跑活动,在济南森林公园正式鸣枪开跑。近130名平安驻鲁专业公司员工代表身着统一赛事服装集结赛道
2025-11-12 11:46:00
“小橙帽”平安守护者在行动——平安银行济南分行为民办实事
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为民办实事”落于实处,平安银行济南分行积极组建“小橙帽”平安守护者志愿服务团队,在各地组织开展“银龄守护”
2025-11-12 11:47:00
让“使用算力像水电一样简单”|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在东数西算(贵州)智算中心大楼前,贵州电信云网发展部副总经理黄代勇注视着屏幕上的算力调度数据,这些跳动的数据,正是他深度参与建设的贵州电信“东数西算”项目最真实的“脉动”
2025-11-12 12:04:00
宁德时代参投基金入股致德新能源,后者为锂电池材料公司
近日,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到4867.26万元,新增深圳市绿水长青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宁德时代(300750)参投福建时代泽远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
2025-11-12 14:36:00
芜湖智能传感器研究院公司注册成立
近日,芜湖智能传感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高韡,注册资本为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仪器仪表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2025-11-12 14:36:00
智元机器人新专利可提高人机交互过程的智能化程度
近日,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布交互方法、机器人、电子设备及介质专利。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
2025-11-12 14:36:00
万集科技新设智能信息技术公司,含AI及物联网业务
近日,宜宾万集智能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设备销售;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企查查股
2025-11-12 14:36:00
汇绿生态等成立数智科技公司,含集成电路业务
近日,安徽钧恒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郭治军,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
2025-11-12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