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0 11:19: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梁,最终平定中原,驱逐元虏,建立明朝。在朱元璋的麾下,名将如云,出名者如徐达、常遇春、冯胜、李文忠、蓝玉等,这些名将在都被广为人知。有一位大将,土匪出身,徐达、常遇春都非常喜欢,功劳很大,但知名度却不高,此人名叫华云龙,被封为淮安侯。当年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蒙古,徐达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华云龙,安徽定远人,从小身强力壮,勇武好斗,武艺过人。元朝末年,苛政如虎,华云龙因为家贫交不起人头税,便带着一帮兄弟盘踞在韭山之上,做起了土匪。元朝几度派兵来讨伐他们,都被他们打退。朱元璋起兵之初,到乡下募兵,华云龙觉得做土匪不是长久之计,便投奔了朱元璋,成为朱元璋最初的24位核心将领之一,俗称“淮西二十四将”,这其中就包括徐达、汤和等人。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华云龙的兵器是一把祖传的宝剑,在战场上非常勇猛。朱元璋最初的几场战斗,攻打滁州、和州、渡江之战,华云龙都紧跟徐达,立下大功,逐渐升任右副元帅,当时的右元帅是徐达。但华云龙擅长领兵突袭,不擅长掌控全局,也就是说,他是将才,不是帅才。常遇春加入朱元璋阵营之后,成为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但常遇春却认为华云龙的勇猛在自己之上,对华云龙十分欣赏。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龙湾之战,是朱元璋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当时朱元璋占领南京,逐渐成为一方枭雄。陈友谅沿江而下,攻打朱元璋。朱元璋采用刘伯温的计谋,让康茂才写信诈降陈友谅,引陈友谅的船队来到龙湾镇,然后用伏兵伏击陈友谅,陈友谅因此大败。而在此战中,有两个人立下大功,第一是常遇春,第二是华云龙。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朱元璋派了两个最勇猛的将领埋伏在石灰山,作为伏击陈友谅的第一战,这两个猛将就是常遇春和华云龙。然后派徐达、冯胜二人埋伏在南门外,打算做第二波伏击。朱元璋自己驻守龙湾的最外侧,做最后一波伏击。按照朱元璋的计划,第一波进攻务必要趁乱打败陈友谅,只有这样陈友谅才能逃跑,然后第二、第三波才能发挥作用。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常遇春和华云龙带了3万人,朱元璋擂鼓声一响,便举旗冲杀,但陈友谅身边有张定边(太尉)、邹普胜(太师)等猛将,虽然场面混乱,但战力却很强,常遇春凭一时之勇,和陈友谅的大军相持不下,此时华云龙接替常遇春。

《明史》记载:

龙江之役,云龙伏石灰山,接战,杀伤相当。云龙跃马大呼,捣其中坚,遂大败友谅兵。

可能是常遇春已经消耗了陈友谅,等华云龙跃马大呼,带兵冲进来的时候,陈友谅终于被打败。由此,朱元璋的第二波、第三波伏击生效,陈友谅被彻底击败。

龙湾之战对朱元璋意义重大,从此在南京站稳了脚跟,华云龙立下奇功。可以说,如果不是华云龙奋勇杀退陈友谅,朱元璋的计谋都将泡汤。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之后,华云龙在灭陈友谅、张士诚的诸多战役中,都有出场,累计战功。明朝建立后,华云龙因为功高,被封为淮安侯。另外,不得不提一件事,就是徐达点将的时候,点名要华云龙。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洪武二年,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徐达特地向朱元璋要了一个人做先锋,此人就是华云龙。当时华云龙正在随傅友德伐蜀,朱元璋特地将华云龙调到徐达军中,助徐达一臂之力。华云龙没有辜负徐达的期待,他一路奔袭攻下云州,俘虏元朝平章火儿忽答、右丞哈海,是徐达大胜而归的第一功臣。而后,华云龙被朱元璋留在燕京驻守。

徐达北伐蒙古,点名要华云龙做先锋,结果大胜而归

华云龙的结局是一个历史谜团,洪武七年,有人弹劾华云龙私自霸占了元朝丞相脱脱的丞相府,而且还享用了元朝皇宫中的金银器皿,朱元璋召华云龙回南京,在回南京的途中,华云龙去世。华云龙怎么死的,已经不得而知。《明史》只是用“召还,未至京,道卒”来描述了华云龙的结局。后世分析,华云年仅42岁,没有病兆,可能是被朱元璋派大将何文辉在途中暗杀,但没有直接的证据。一代猛将的结局,就这样成了历史谜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354年,此时的朱元璋虽然已经成为郭子兴的女史书上称这二十四个人为“淮西二十四将”,他们分别是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君用、唐胜宗、陆仲亨、华
2024-06-01 09:37:00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朱瞻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孙,明成祖朱棣的孙子,由于与革命年代相去不远,朱瞻基的身体中还流淌着先辈英勇的血液,没有像后来的皇
2025-03-13 17:39: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云龙区志愿活动 汇聚文明星火□ 本报记者 杨琦 通讯员 马嘉旎3月3日,徐州市云龙区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春风行”暨“文明云龙 志愿
2023-03-16 05:46:00
哪个王朝比汉唐还强却被专家抹黑
...加强大,从未有过和亲,这就是明朝。明朝,在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到1644年随着朱由检的自杀身亡也宣告结束,这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历史上一共持续了276年,本来是有着非常多丰
2023-08-06 20:22:00
明朝开国三十六功臣,朱元璋杀了多少人?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开国共计36功臣分别为:徐达、常遇春、李善长、李
2023-07-28 13:50:00
封面故事 | 张云龙 不求完美,但求奔赴完美
...还会令一位后辈的演员感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张云龙感叹大导演先锋的前瞻性是为了向我们解释,自己正处在一个怎样的自习阶段:“最近在疯狂恶补AI这一块,原来人家那么多年前,就
2025-04-03 19:18:00
徐州云龙山的历史地名中含“龙”的上百处之多,无处不在
...也有不少和帝王相关的龙地名。转龙巷、回龙街等等都和朱元璋有关。那是真龙天子行到此处转身回銮的所在。这些帝王当年真的到过此处吗?真真假假,谁说得清楚。但龙趾所及,皆是传奇。借着
2024-01-29 21:04:00
海南海岸警察赴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和冯白驹故居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各部门党员代表50人,赴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和冯白驹故居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筑牢纪律防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海南海岸警察赴琼崖红军
2024-05-29 18:59:00
...绰号也很有意思:小角色却出场次数颇多,就是为了暗指朱元璋得天下、治天下都不厚道。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这两个时间分别对应的是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二年和明
2023-02-12 16: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