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13 17: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宣宗,年号宣德。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朱瞻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孙,明成祖朱棣的孙子,由于与革命年代相去不远,朱瞻基的身体中还流淌着先辈英勇的血液,没有像后来的皇帝那样堕落,懦弱。朱瞻基在明朝历史上算是比较能干的皇帝,和他爹朱高炽在位的时候算是明朝少有的盛世局面,合称仁宣之治。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朱瞻基只是还行,但说朱瞻基是个明君,似乎也欠了火候,只能说是矬子里面选将军挑来挑去没啥好的,只能勉强用他了。朱瞻基的业余爱好是斗蛐蛐,他可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喜欢养蛐蛐,斗蛐蛐,还积极致力于优秀蛐蛐的培养和研究事业,算是中国明朝一位非常成功的蛐蛐养殖专家,人送外号蛐蛐皇帝。这事儿虽然是一个小事儿,但也能看出他也挺不务正业的。为此明朝那群认真的好像有点儿精神方面疾病的大臣们纷纷批判他,让他改掉这个恶习。

看完对朱瞻基的总体印象,我们再来看他的军事方面的举措。朱瞻基是朱棣的孙子,而朱棣在没有靖难之前,职务是燕王,负责与蒙古作战,保卫北方。朱棣自己就是当时最好的骑兵统帅,手下有非常精锐的几万骑兵,朱棣是在浴血奋战中一步一步地得到锻炼,并且在当皇帝之后还不忘积极打击蒙古,持之以恒地对蒙古出征用兵,最终把蒙古打服了。

朱棣在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的前提下,还不忘培养接班人,经常把他的孙子朱瞻基带到战场上,有一次朱瞻基还差点儿丢了命。但是经历就是收获,朱瞻基在一次一次的从军经历中,不但在实战中锻炼了武艺,而且积累了统帅的经验,这位以后他以少胜多埋下了积极的因素。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在家庭气氛的影响下,朱瞻基还是非常注重军事方面的建设的,毕竟谁拳头硬谁是老大哥。如果打不过蒙古,他肯定是不会听你的。所以朱瞻基有事儿没事儿就整顿一下军纪,查一查有没有军官贪污受贿,并且积极给士兵发放基本物资,以保证他们的战斗力。放眼整个明朝朱瞻基时期的军队,战斗力虽然比不过开国初,朱元璋朱棣时军队战斗力强,但是对比后来的被蒙古军队蹂躏的明朝中期部队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如果对比当时的蒙古军队,水平应该差不多,不然蒙古不会经常来骚扰,朱瞻基也不会亲自巡边去打击蒙古了。

说完了朱瞻基我们再来看看蒙古。蒙古在明初的时候分裂为三个部分,别是鞑靼,瓦剌和兀良哈。这三个部分中兀良哈的实力最弱,就是一看大哥脸色行事的小弟,但是在大哥不给小弟好脸色的时候,小弟也有可能寻找新的大哥。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比如说兀良哈就参与了朱棣的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多次出力,朱棣非常高兴,还少给他们一块地用于安置。谁知兀良哈是个有奶便是娘的家伙,他翻脸比翻书还快,很快就又不和明朝玩了,转而与其他蒙古两部相好,经过明朝当时皇帝仁宗朱高炽的一番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之后,兀良哈终于又跟明朝恢复有关系。但是很快又背叛了。所以明朝和蒙古的关系就这样时好时坏,而朱瞻基在宣德三年北击蒙古的这次就是双方关系交恶时。

这次战役叫做宽河战役。因为这场仗是选择三年在宽河打的。本来当时朱瞻基并没有做作战的准备,他只是寻边视察各地的防务情况。宣德三年的九月,朱瞻基视察到了右门驿。9月正好是秋天,秋高马肥,蒙古正好用兵,所以兀良哈部就气势汹汹来攻打明朝了,他们这次选择的地点是会州。

会州离朱瞻基所驻扎的地方不远,朱瞻基一听传回来的消息,怒气直往心头上涌,这难道是看不起我朱某人吗?明知道我明朝军队总司令亲自过来视察你就过来挑衅,是我不打你一顿你就不知道我姓朱的不是吃素的。朱瞻基觉得自己的军队非常精锐,兵在精而不在多,也不用带太多人去打,就是一个速战速决,于是就挑了三千精锐,带上了几天的粮食,在总司令朱瞻基同志的带领下出了喜峰口口,积极的寻找兀良哈部,准备决一死战。

一边是气势汹汹的抢劫部队,一边是气势汹汹的防护部队,两只气势汹汹的队伍很快就撞在一起,他们在宽河发生了彼此的踪迹。更搞笑的是兀良哈部眼神儿不太好,就跟李云龙当年像伏击,鬼子的运输部队却等来了关东军一样,他们把皇帝的手下精锐的正牌部队当成了明朝杂牌边军,二话没说就是打呗。结果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好像不太对。

朱瞻基是怎样用3千铁骑亲征蒙古5万大军的

对面有一个射箭很准的家伙,一箭就撂倒了三个先锋。啊,错了,肯定是射了好几箭才撂倒了三个,他不可能掌握糖葫芦射箭技术。等等,凭借着对明朝皇帝的残存印象,这个人怎么穿得这么像明朝皇帝呀?这咋还有一个皇帝专用的黄龙旗啊?难道这是明朝皇帝的精锐部队,那可就打不过了。一想到这兀良哈部的自信心就迅速消解,很快就没有战斗力了。

但还没等兀良哈部主动投降,朱瞻基就在完成精彩个人表演之后,迅速投入了团队指挥作战,他命令,中路军压住阵脚,两侧军队迅速出击,朝敌人射箭进行火力覆盖,这个战术很快奏效,两翼的军队冲垮了兀良哈军队的布置,当时乱作一团,此时朱瞻基又命令,痛打落水狗,拿出新式武器火枪对敌人就是一通乱突突。

《明史》记载:帝亲射其前锋,殪三人,两翼军并发,大破之。寇望见黄龙旂,下马罗拜请降,皆生缚之,斩渠酋。甲子,班师。

在朱瞻基的武力威慑以及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兀良哈部就支撑不住了,他们赶快表达了投降的意见,朱瞻基把他们都捆成了粽子,还杀了几个头领来警示其余的人,让他们不要胡作非为。就这样朱瞻基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宽河战役的胜利,并为后人津津乐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瞻基是如何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兴衰的
...此平衡,一举一动又是如何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兴衰?一、朱瞻基继位之初,边疆危机突现1428年秋,明朝边疆卫所传来急报,大队蒙古骑兵已经越境进入,直指腹地而来。此前,明军曾多次请求
2024-02-28 11:35:00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朱瞻基,即明宣宗,号长春真人,明朝第五位皇帝、书画家,在位共十年。他是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朱瞻基生于北平燕王府。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
2024-06-23 22:10:00
朱瞻基的统治,文治武功缔造明朝巅峰
...有声有色。这就是明朝第一高富帅,全能六边形战士——朱瞻基。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棣嫡长孙,这家人把隔代亲演绎的可谓是淋漓尽致,朱棣看朱高炽有多嫌弃,看朱瞻基就有多喜爱。(
2023-09-26 20:31:00
明宣宗朱瞻基:文武双全,亲征破敌的传奇皇帝
...才华横溢,更以武功高强、勇猛果敢著称。他就是明宣宗朱瞻基,一个罕见的文武全才。今天,我要讲述的,是这位皇帝亲自率领三千骑兵,大败一万蒙古大军的故事。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北
2024-03-31 13:53:00
朱高煦种种不轨行为,为何瞒不住朱棣
...九年,朱棣举行了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宣布册封皇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确立了他未来大明皇位的继承人身份。这个消息一出,顿时让一个人惊惶不安,这个人便是汉王朱高煦。原本他才是太子的
2024-05-21 19:04:00
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朱棣三征安南,他却一次就放弃了
...剧中除了祖孙三代的嬉笑怒骂让人大呼过瘾以外,明宣宗朱瞻基的英明神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随爷爷朱棣五征漠北,平定叔叔朱高煦叛乱,亲手斩杀瓦剌首领马哈木,这些都说明朱瞻基更像
2023-05-09 18:03:00
明代历史上最牛皇叔朱瞻墡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代历史上最牛的王爷,他是明仁宗朱高炽嫡子,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亲弟弟,是明英宗朱祁镇的亲叔叔。他一生颇有贤名,还曾经有三次机会与皇位擦肩而过,就这么一位无限接近皇位,对皇位有
2024-06-24 21:54:00
聊聊这位文武双全、甚至可以影响到父辈皇位的朱瞻基
...承人的。无独有偶,明朝也有一位这样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有多优秀呢?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所以他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才能当上皇帝。当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君的问题上犹
2024-07-07 21:25:00
朱瞻基的盛世与明朝土木堡之变的隐忧
...堡的失败是负有重要责任的,他就是明英宗的父亲,宣宗朱瞻基。让朱瞻基承担明朝在土木堡的失败似乎有点牵强,毕竟朱瞻基是朱棣选中的好皇孙,称得上是文武双全,还一手缔造了“仁宣之治”
2023-10-07 09: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