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徐州云龙山的历史地名中含“龙”的上百处之多,无处不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9 21:04:00 来源:科普社会

龙年说龙。和其它生肖都不同,龙是一种虚幻的神物。它长什么样,有什么能力,都是不同时代的人们通过想象层层叠加赋予上去的。虽然如此,它留在世间的痕迹却一点不比其它生肖少。那么,它在江苏留下哪些痕迹呢?

徐州云龙山的历史地名中含“龙”的上百处之多,无处不在

墨龙图南宋·陈容故宫博物院藏江苏盘踞多少条“龙”历史上,盘踞在江苏的龙有多少条?估计谁也数不清。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漫长的时光里,它们偶露峥嵘,便被定格在古籍文献、地名、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里。“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1078年重阳,苏东坡在徐州举行黄楼诗会,趁酒兴登云龙山,山上乱石如羊,几欲跌倒,中途不胜酒力,醉卧黄茅冈。后写《登云龙山》一首纪事。“满丘乱石也平平,一醉坡仙便著名”。如今,群羊坡上乱石仍旧如低头啃食青草的白羊。苏东坡任徐州太守间,多次携友游云龙山,留下许多传世名篇。除他之外,先后登临云龙山的还有刘邦、刘裕、乾隆、邵大业等历史名人,为云龙山增添许多传奇色彩。在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对面,广州路一“树”之隔,是被称为南京“西城之冠”的乌龙潭。乌龙潭的美,让明代文学家谭元春倾倒,400年前,他五游乌龙潭。他写的游记被选入教科书。在他笔下,“前冈倒碧,后阜环青,潭沉沉而已”是日间的清秀,“云霞落水红生浪,草树依冈绿到天”则是夜晚的绮丽。芭蕉、修竹,锦鲤、水草,400年树龄的“清桂”、宛在亭、颜鲁公祠……围着一潭碧波,三步一景五步一画。它为这座快节奏现代都市平添几许静谧之美。斗龙港,又名龙开河、牛湾河,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天然干河,苏中里下河四大出海口的第一港。据公开资料,斗龙港“贯穿盐城大丰区、大团、龙堤、金墩、丰富、三卯友、四卯友直至斗龙闸流入东海,成了兴化盐城两市泄洪入海黄金水道,同时也浇灌了沿途各乡镇大片农田,无论多旱年份,斗龙港清水长流,鱼虾嬉戏,运输船泊不断”。来龙镇是宿迁四大古镇之一,其境内来龙庵建置久远,历史底蕴文化深厚。来龙镇虽小,伍子胥、石崇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苏州是历史文化古城,街道巷陌间也藏着不少条“龙”。苏州城内的人民路,宋时称“卧龙街”。孔庙是龙头,有二口井作龙眼,北寺塔是龙尾,这条大街恰是龙身。在江苏,走在任何一座城市、街道,或多或少都能发现“龙”的踪迹。小到砖雕、绘画、石桥、铜钟、屋脊,大到一湾湖、一个地方的名称,据统计,仅扬州一市,其历史地名中含“龙”的就有上百处之多。可以说,“龙”,无处不在。

徐州云龙山的历史地名中含“龙”的上百处之多,无处不在

乘龙图南宋·马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龙趾所及,皆是传奇“龙隐晦冥时莫考,龙骧拏攫迹堪惊”。这些常在身边出现却被我们无视的熟悉的地名、典故之下,封存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心神激荡的历史故事。徐州云龙山这个名字据说和帝王有关。明天启三年(1623年)《重修高皇庙记》记载:“想高皇以布衣起丰沛,提三尺芟荡群雄,五载而成帝业,所居之处常有云气为龙,成五彩,徐尝以名其山矣。”将山名与刘邦附会在一处。乾隆《江南通志·卷十四》记载:“云龙山在府南二里,州志谓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朱泽民记,谓宋武帝微时憇息此山,有云龙旋绕之异,此为得之。”这又和宋武帝刘裕联系在一起。龙是神物,以龙喻帝王的观念形成于战国,直接将龙和皇帝的关系捆绑在一起的,则是刘邦。汉代以后,作为祥瑞,龙的出现一般也多与帝王有关。刘邦也好、刘裕也好,所及之处,出现“龙”的身影,再为正常不过。淮安城内三条带“龙”字的巷道——龙窝巷、回龙巷和伏龙桥巷,和宋太祖赵匡胤有关。五代十国后期,淮安归并后周。赵匡胤被派到淮安兴修水利。一天,他驱马返城踏入东门大街,在街南水塘放马饮水,自己也在岸边洗手。不料,触动了伤口,浸红一片塘水。为免惊吓百姓,赵匡胤牵马到不远处的石桥,在那里俯身饮水。陈桥兵变,赵匡胤半推半就,成了皇帝。淮安人便把他洗手的水塘称作“染指汪”,又称为“胭脂汪”。把他饮水的石桥称作“伏龙桥”,旁边的小巷称为“伏龙桥巷”,与伏龙桥巷相连的巷子称为“回龙巷”。据说,赵匡胤当年就是经伏龙桥巷、回龙巷,再回龙窝巷下榻。六朝古都南京,也有不少和帝王相关的龙地名。转龙巷、回龙街等等都和朱元璋有关。那是真龙天子行到此处转身回銮的所在。这些帝王当年真的到过此处吗?真真假假,谁说得清楚。但龙趾所及,皆是传奇。借着这些帝王光芒,江苏大地也增添不少人文色彩。

徐州云龙山的历史地名中含“龙”的上百处之多,无处不在

墨龙图明·陶佾大英博物馆藏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龙,这一虚幻神物,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神奇力量。在农耕时代,为了抵抗自然灾害,人们赋予龙以行云布雨的能力,以保丰收平安。宿迁来龙镇,明朝中叶,那里还是方圆百里的白鹿湖,明人将“白鹿渔歌”列为“宿迁八景”之一。后来湖水干涸,再加连年干旱。百姓在高坡之上兴建“来龙庵”以求雨。如今,庵虽不在,但“来龙”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当地的地名。苏州十全街附近有条小巷“五龙堂”。据传,早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在此地设坛祭龙。唐、宋二朝,“五龙堂”是苏州敬龙祈雨的圣地。1183年秋,苏州大旱,知府在此斋祓祈雨,有五条小虫从井中爬出,化龙腾空,行云布雨,消弭旱灾……盐城属于沿海地区,有582公里海岸线,历史上饱受海潮、海啸、卤水倒灌等灾害侵扰。盐城斗龙港的传说很具代表性。据该传说,有一家姓薛的农户养着一头大白水牛(小白龙转世),威武勇猛。一年夏天,一条黑龙携风带雨,直向海边扑来,渔船多有翻沉,盐场多被冲毁。海边灶户盐民,对兴风作浪的黑龙又恨又怕。一次,大白牛挣脱缰绳,与黑龙缠斗,将其打败。白牛和黑龙大战的地方,形成了深不见底的斗龙港。这些传奇故事,如“龙”一样虚幻,却又真实地反映了数千年来江苏大地经受过的自然灾害之苦。这些保留至今的龙地名,虽属无稽,但藏着古代江苏人面对灾难无力反抗时的凄楚无助和禳灾避难的美好心愿。传说是虚构的,愿望是真切的。今时今日,面对旱涝之灾,人们再不会求助神龙,而是利用科学手段加以预防、抵御。“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人们认清了自然之力,它再也不是那条让古代江苏人徒呼奈何的“苍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龙潭”。在江苏其他城市,“龙地名”还有不少。徐州市云龙区是江苏区县地名中唯一包含“龙”字的。徐州市文学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于克南介绍,“云龙区”的名字和境内的云龙山、云龙湖有关
2024-02-02 05:21:00
徐州云龙山:诗意与风景相融历史文化名山的云霭烟霞
点睛:在云龙山的西麓,云龙湖的东岸,有著名的十里杏花,更有苏轼的千古名句:“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红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每年春天,十里杏花在春天的阳光下绽放
2024-03-28 11:41:00
徐州云龙山挂春联迎新年,“仪式感”满满
...闻现代快报讯(记者张晓培文/摄)1月27日上午,在徐州云龙山北门外,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悬挂在山门旁的春联揭开“红盖头”,让市民及游客感受到了浓浓年味,为古城迎新春增添了“仪
2024-01-27 17:32:00
打造城市文化IP,徐州城市文化情景剧部分节目精彩上演
...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本次汇演活动由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徐州市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徐州书画院)、江
2024-09-18 17:40:00
徐州市云龙区举办第一季“汉符云游季”重推文化传承赓续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举办第一季“汉符”云游记,精选出9个云龙特色商家、景区,包含了两来风、汉文化景区、户部山古民居景区、云龙让茶、老街坊-朱火火老味米线、回龙窝-行走的徐州、
2023-11-20 17:19:00
你所不知道的徐州①|“彭城七里”,文脉里的新徐州
...有所不知的是,徐州对烧烤的喜爱,在汉代就有了记载。云龙湖畔,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里藏有1600余件汉画像石,集中反映了两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场景,其中“庖厨图”就记录了徐州烧
2024-04-22 06:50:00
浙商证券苏北分公司落户徐州
...报讯 (记者 杨琦) 日前,浙商证券苏北分公司在徐州市云龙区揭牌成立,并与云龙区政府、徐州市国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签约。浙商证券是浙江省属首家上市券商,成立近20年
2024-06-13 04:16:00
徐州市云龙区图书馆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学雷锋活动
...、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3月5日上午,徐州市云龙区图书馆携手徐州心连心志愿公益服务中心共计60人来到云龙区康汇敬老院,为老人们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学雷锋活动。活动当天,
2023-03-06 22:04:00
江苏徐州:《彭城风华》沉浸式体验游客“人在船中坐,船在戏中行”
...文旅夜游项目。是中国首部大型湖岛实景演出,项目位于云龙湖风景区东湖区域,以苏轼在徐州的历史故事为蓝本,以光影科技和沉浸式体验为翼,是集游船观光、文化演艺、创新体验于一体的大型
2024-03-27 11: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