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锚定领域前沿 持之以恒创新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19 10: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

(上接第一版)

从小微企业到年纳税上千万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珍圭谷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破圈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一次次创新、求质,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忠实践行者。

■抓牢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驱动

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中,从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谁在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谁就能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权。

作为创新型先进制造业企业,珍圭谷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23年科研投入达1500多万元,目前,已拥有软件著作权39项,国家发明专利38项,商标注册权33项,共计201项知识产权。2023年前已经布局的知识产权有90多项,国际PCT专利10项,马德里商标33项,预计2024年底可达300余项。

“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再大再漂亮也不牢固。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曹红雨带领团队积极利用资源和市场,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细作,接连推出AI机器人应用示范平台、AR虚拟装配交互系统、珍圭谷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等,不断完善创新链与产业链,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欢迎来到珍圭谷科技,请从此门进入。”刚进珍圭谷,记者便被眼前这个身材小、能量大的“大眼睛”机器人吸引。这就是珍圭谷自主研发的双足直驱型自平衡轮足机器人,它既是一个AI机器人应用示范平台,也是一个应用开发平台。8个自由度和仿腿双轮足结构能让它完成站立、半蹲、匍匐等动作,不管是上山下坡还是雨雪天气,它都能稳定、灵活、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执行任务。即插型模块化平台可承载各种传感器,让它变身为迎宾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送餐机器人、3D建模机器人、消毒加湿机器人等来满足多场景需求。更强的自动辅助性、更高的电能利用效率和空间利用率,以及个性化定制, AI机器人应用示范平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5G、AR/VR、物联网等新技术,借助多种移动设备、头戴机、触感一体手套等智能终端设备,我们站在投屏前,伸出双手,就能身临其境般体验如何拆解汽车、榫卯家具,甚至是航空发动机。这就是AR虚拟装配交互系统。

AR虚拟装配交互系统能够将虚拟影像链接至人体视觉、听觉、触觉、力觉乃至嗅觉、味觉等所有感知,最大程度增强交互性,实现行业作业的高度仿真还原及解剖。它以创新型虚拟为主,研发过程中已申报10余项技术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用于建筑的VR模拟规范教育设备、AI视觉智能分拣装置、 VR全息影像技术等科技前沿技术。在智能教育领域,用虚拟与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方向,已在多所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在智能装备领域,利用AI+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现实物品1:1扫描建模。

排队、抽血、B超、胸透,传统体检过程中,人们常常要面对不少麻烦和尴尬。可如果有一台珍圭谷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许多问题迎刃解决。站在圆头圆脑、呆萌可爱的机器人面前,扫下二维码,填上手机号,双手放在机身中间的测量球上,面向摄像头坐直,两分钟的时间,一份详细全面的体检报告就会传送到你的手机上。

这样一个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却是“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行家里手。核心技术包括脉搏波技术、生物电阻抗技术和中医数字化技术,通过脉搏波技术采集人体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各内脏器官的健康数据;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获得人体营养系统的健康表现;通过中医数字化技术,实现类中医的面诊,并配合其他技术、从而获得人体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健康表现。方便、快捷、精准是它的核心价值,通过精准筛查,可及时预警健康风险,不断提升健康水平。

■实施人才引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为了引进一批、留住一批、培养一批高精尖人才,曹红雨带领企业各级管理者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对于新进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指派富有经验的员工给予针对性指导和帮助,使其快速成长。每年定期委派专家到珍圭谷进行理论和技术指导作业,极大推动了珍圭谷人才梯队建设。目前,研发团队中共有15名博士,27名硕士,本科学历41人,正在培养和带动的青年管理者近100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核能量。

3月26日上午,在广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珍圭谷与河北工业大学在机器人研发生产、技术难题攻克、高精尖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全面深入的意向合作。

深知人才是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关键所在,珍圭谷借势发力,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师范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等京津冀高校“双向奔赴”,吸引如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瀚宁,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副院长甄冬,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授周万勇等本领域内高端人才和专业团队,在专利转让、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指导、科技特派员等方面加强合作、互惠双赢,不断积累雄厚的技术储备、产品研发能力以及高精尖人才,进一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迭代升级,激活产学研新动能。

■加强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

“马来西亚发展创新局和马来西亚虚拟现实发展协会将于7月抵廊,他们就引进AR虚拟装配交互系统做最后洽谈。如果合作成功,交易额将达1.2亿元人民币。”曹红雨不无自豪地说,“咱们的系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选择我们很重要的原因是系统超强的算力算法。”

“一种用于单车骑行的VR健身设备”“一种便于穿戴的VR头盔”营收1029.74万元;“安全型3D答应平台”实现营收899.25万元;“一种具备语言采集功能的智能穿戴系统”“一种机器人眼球结构”等营收956.55万元……在珍圭谷专利转化产值情况一览表中,一组组数字也同样令人振奋。

“含新量”成就“含金量”, “新技术”换来“新效能”。珍圭谷奋力打通创新与应用的“任督二脉” ,让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越来越多的科幻场景变成生活场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活血脉、壮筋骨、强底气。

就在几天前,珍圭谷又传喜讯,位于广阳经开区,总投资3.3亿元的AR/VR全息影像研发及生产基地——一个全新的、先进的智能化生产工厂破土动工。项目建成后,机器人智能生产车间、智能组装车间流水线、生产研发中心、装配及测试中心、仓储车间、配套实验室、科研工作站、科技展示馆、综合办公楼等一应俱全,内部系统将发展可持续智能新生态,应用碳中和、光伏发电等新型技术,打造智能与绿色充分融合的现代生产工艺及实验室,投产达效2年后预计年产量可达20万套,年产值可达5亿元,纳税4000万元左右。

强化创新驱动,突出场景牵引,深化供需对接,珍圭谷在推动创新成果在重点产业链转化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又向前迈出坚实一步。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2024年,珍圭谷将把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作为重要工作之一;2025年申报单项制造业冠军。如果国家级‘小巨人’项目顺利获批,公司2025年在北交所上市将更有希望。”对于珍圭谷的未来发展,曹红雨目标明确且具体。“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件大事、新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心里要热切、头脑要冷静、步子要稳健。”曹红雨将带领团队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企业发展动力必将日益强劲,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答卷必将更加精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5·10中国品牌日:节卡机器人正成为上海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名片
机器人是当前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5月10日,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品牌日在上海举办,今年活动新增设专题展区,也是该活动上首次开设机器人专题展区,
2024-05-10 17:30:00
优艾智合机器人:推进工业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关键,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优艾智合深耕移动机器人及软件系统核心技术,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的应用落地,促进能源领域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增效”,
2024-03-06 11:45:00
港中大(深圳)MBM博文笃行│第十七站:工业机器人与新质生产力—优艾智合
...得,践履所学。春意盎然的五月,MBMers踏上了对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的探索之旅。此次参访旨在深入探讨智能机器人
2024-06-20 09:13:00
...心助手”,是田间地头的“农机专家”“辛勤园丁”……机器人技术,既引领未来,也赋能当下。根据相关规划,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
2024-05-18 08:42:00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邢 丹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机器人主要表现在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
2024-05-14 14:39:00
...…在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外观有些可爱的机器人正忙碌着。它其实是具备安全巡检功能的轮式巡检机器人,出身于青岛高新区企业山东海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拓智能)。
2024-02-12 09:43:00
北特科技:拟以1亿元投建机器人部件子公司
...持股比例为100%。本次设立的子公司暂定命名为上海北特机器人部件有限公司(简称“北特机器人部件”),主要从事机器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对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2024-04-16 17:19:00
看一台机床如何炼就“国之重器”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全市工业母机及机器人产业链共有规上工业企业65家看一台机床如何炼就“国之重器”——聚“链”成势,“613”产业体系向“新”图强系列报道②扬力集团的2500T机械
2024-04-26 07:54:00
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院士专家齐聚成都共研新质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交流会在成都举行。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院士专家、各界嘉宾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齐聚成都,共研新质生
2024-06-16 15:5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