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达闼机器人:大模型如何赋能千行百业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14 14: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邢 丹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机器人主要表现在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两大方面。

作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头部企业,达闼深知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引导下的产业升级和竞争优势构建,故而在多模态大模型、云端操作系统以及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柔性关节等方面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已经完成了云端机器人的全产业链布局。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新能源、医疗健康和电力系统等诸多领域,切实推动人工替代,实现传统生产方式的智能化转型。对此,中国工业报、中国工业新闻网走访了达闼机器人公司,邀请了达闼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总监杨琨,分享了他们在行业大模型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深耕垂域大模型

在杨琨看来,新质生产力一定具备创新、革新的特质,它是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深入至生产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以达闼机器人为例,企业在数字化与智能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发展模式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催化效应。尽管人工智能本身带来了生产力的逐步提升,但真正实现生产力的根本性跃迁,则离不开与具体行业深度融合的大模型应用。在AI大模型的赛道上,达闼深耕垂域大模型。

与通用大模型相比,垂域大模型的优势在于深度定制化与行业适配性,比如针对具体行业——如电力巡检、医疗服务等——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策略使得每个部署都能更紧密地结合客户的实际操作环境和具体任务要求。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导,也搭建起了技术实效转换的高效桥梁,引领了技术革新与生产力跃升的新路径。

达闼的垂域大模型实践,不仅展示了如何精准适配行业需求,更重新界定了如何通过科技深度介入,释放特定行业的发展潜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实现提供了示范性的探索方向。

赋能电力、医疗行业

在国家 “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智能微电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达闼作为云端机器人开创者、运营商和制造商,以人工智能、5G、电力巡检机器人等新兴技术赋能电力能源行业智慧升级。

日前,达闼与国网上海电力有限公司共同研发适应主机设备巡检、高压开关室操作、机房/配电室室内巡检、变电站室内外巡检等场景的5G云端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及应用。杨琨告诉记者,面向电力能源领域,达闼通过顶层设计,以国网总部为起点,向下逐级推广,确保新兴技术切实改善和提升各环节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为支持机器人的通用人工智能,达闼在海睿AGI平台上集成了RobotGPT,这是达闼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多模态人工智能大模型,可帮助客户打造定制专属GPT。此模型相当于让一群专家站在机器人后面当参谋,大幅提高机器人在数据收集、处理及智能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尤其在电力巡检中,通过实时监控、图像识别预警,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并在事后生成详尽分析报告,助力持续改进。

对于大模型通用能力在各个场景的应用,杨琨介绍,在人力资源应用场景方面,IIHRBP应用助手实现了简历自动筛选、员工发展预测、生成培训试题等功能,显著提高人效。在运维客服场景,大模型可快速解决信息系统问题,提供精准的语音或图文解答;而在营销方面,该技术能用于优化营销话术、提高转化率。

在医疗应用场景中,达闼的智能机器人依托大模型的强大功能,不仅能独立完成病房巡查、病患情况记录与初级诊断,还能辅助医护人员完成药物递送等任务。在线上医疗服务中,通过大模型的能力,借助大模型对海量医学文献的学习与理解能力,智能系统能够协助医生进行初步的疾病筛查与分诊建议,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

机器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浪潮奔涌,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从单纯的重化工业调整为消费导向型,机器人行业也开启了由 “重”到 “轻”的转型。在发展过程中,困难和挑战仍然存在。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的积累,达闼已实现了云端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并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2022年,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达闼建设云端机器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云端机器人开放创新平台。

另一方面,相比于大多数公司只聚焦在某一具体的环节或领域,达闼无论是战略定位,还是业务布局都着眼于全局。

人形机器人所有的基础技术突破都已实现,但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挑战和痛点。

在实践应用层面,达闼云端机器人已在诸如医疗、电力等高端领域展现出了替代人工执行简单重复工作的巨大潜力,如在三甲医院实现无人值守的看护、消毒、测量体温、送药等工作。然而,从单纯的技术突破走向全面的端到端产品解决方案,如何将单一功能模块有效整合,解决复杂应用场景下的整体运作难题,仍是当前亟待攻克的痛点。

另一重要挑战在于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进程。云端机器人技术的核心——云端大脑操作系统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大模型虽有望催化质变,但如何在实现量产的基础上,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应用开发行业以及整个服务体系运营的广泛应用,构建完整且高效的生态系统,是达闼需要持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

杨琨认为,全方位的创新进程中,每个步骤都不乏挑战,对于技术方面,难度在于端到端的打通,达闼优势在于云-网-端架构,要实现云-网-端的机器人架构,保证机器人云端大脑与本体之间的通信安全,必须为机器人打造一个高可靠性的安全网络保障;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创新是达闼的生存基因,达闼已有数千项专利申请,核心技术储备丰富。

未来达闼将聚焦大模型特别是具身智能大模型2.0的研发,深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让更多的模型接入海睿AGI平台,不断优化技术和服务,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宁AI了丨珞石机器人:济宁最炫“打工人”助力千行百业智造升级
...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调试车间里,几十台轻型机器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出厂前最后的关键准备。而这一台台轻型机器人的本体,起初不过是一堆零散的部件,令人惊叹的是,仅仅只需
2024-05-10 19:10:00
小i机器人袁辉提出一项新计划
作为国内认知智能领域的元老级人物,小i机器人成立于2001年,彼时国内互联网还处在起步阶段。此后,小i机器人率先推出Chatbot(聊天机器人)、进军B端垂直领域并于2023年3
2023-07-05 12:00:00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从“+AI”到“AI+”,新技术重塑千行百业
...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最新成果,首发一批备受瞩目的创新产品。由虚向实,AI催生新业态
2024-07-05 21:03:00
以AI+产品矩阵赋能千行百业,普渡机器人召开2024年新品发布会
5月20日,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导品牌普渡机器人召开了2024新品发布会暨全国代理商大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AI未来\"
2024-05-21 11:12:00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观察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机器人成工业智慧转型重要推手、低空经济“蓄势腾飞”打造未来产业增长新引擎……6月20日,在天津举行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
2024-06-21 03:35:00
...用,未来的千行百业它将无处不在;数字人的多才多艺和机器人的卓越表现,都为人类的社交和生活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并拓展出了更多令人惊讶的社交新玩法。11月23日至27日,在第二届
2023-11-27 07:01:00
...回答问题的不再是普通客服人员,而是一台有智慧的客服机器人,浪潮海岳大模型便是这台机器人的“神经中枢”。在水务行业,能提供7×24小时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服务,咨询问题的解决准确率
2024-06-23 03:16:00
人形机器人新蓝海掀起巨浪,特斯拉/微美全息全面“狂奔”迈向新征程!
...,从去年开始,在政策大力推动与头部企业引领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市场热度高涨。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受到极大关注,2024年为特斯拉Opt
2024-03-04 19:00:00
...自动化生产线到精准医疗的AI辅助诊疗,再到酒店的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场景,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向新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要以科技
2025-01-12 19:2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