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1岁多的“巴掌宝宝”能走了!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3-03-11 0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成功再闯关!

1岁多的“巴掌宝宝”能走了!

1岁多的“巴掌宝宝”能走了!

“巴掌宝宝”现在活泼好动 林清清 摄

1岁多的“巴掌宝宝”能走了!

她出生时仅有巴掌大医院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李飞飞 通讯员 胡颖仪 孙冰倩

出生时体重只有560克的“巴掌宝宝”,一出生就遭遇重度窒息、骨折,这位超低体重早产儿,经过几度抢救、精心救治,不仅奇迹存活、顺利出院,如今再度成功闯关,能自主走路,且智力已赶上了正常发育水平。

3月10日,羊城晚报记者看到脸色红润的岚岚(化名)在儿童训练室里走动、投球、滑滑梯,她的活泼好动和满脸笑意,让人完全想象不出,一年多前,她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曾面临的一道道凶险关卡。

几番抢救,“巴掌宝宝”顺利出院

“刚送到医院时,宝宝体重仅535克,比刚出生时还轻了20克。状况很不乐观。”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余韶卫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2021年5月中旬,这位胎龄仅27+6周、体重560克的“巴掌宝宝”、双胎儿之妹妹岚岚,紧随姐姐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出生就遭遇重度窒息,经过复苏抢救才顽强地开始了自主呼吸。但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在宫内已提示单脐动脉、发育迟缓,且臀位足先露合并产伤致左股骨骨折等多重高危因素,像一座座大山,压得这位“巴掌宝宝”喘不过气。尽管被告知要作最坏打算,家属仍舍不得放弃,果断把她送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当时宝宝呼吸急促,不断呻吟,四肢冰凉,反应很差。我和方琼吟护士长立即安排在岗医护把宝宝放在辐射保暖台上展开抢救。”该院儿科副主任罗立荣介绍,经过鼻塞无创辅助通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输血浆纠正凝血异常,又请来骨科会诊全力救治,宝宝开始出现好转,开始慢慢从胃管注入早产儿奶进行微量喂养,喂奶量随着身体适应还可以逐渐加量。

然而,“巴掌宝宝”的成长过程仍然面临着一道道关卡。刚刚满月2天时,新生儿败血症突如其来;3个月左右,宝宝又发生了一次喘息性肺炎……病情反反复复,牵动着新生儿科、骨科、眼科等多个科室医护的心。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精心治疗和守护,“巴掌宝宝”生命体征稳定,左股骨对位基本吻合,与右股骨长度基本一致,眼底检查基本正常。在快满4个月时,“巴掌宝宝”终于顺利出院了!

日日训练,智力已赶上正常水平

出院后的“巴掌宝宝”发育得怎样?她能否追上其他正常的宝宝?

“对于早产儿,不仅要考虑当下能活下来,还要考虑到她未来的健康成长发育,尤其是脑神经发育。”余韶卫说,“巴掌宝宝”出院诊断是“缺氧性脑损伤、生长发育迟缓”,说明除了从新生儿期已开始干预的营养脑神经,运动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康复治疗都刻不容缓。

“要尽早开展评估,立刻介入康复治疗。”余韶卫带领儿童康复团队制定了科学、精准的康复方案,儿科康复师麦凤娇耐心细致地负责宝宝每日的早期康复训练。

关关难过关关过,“巴掌宝宝”遇难愈强。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岚岚经历了多次考验。每天坚持训练,光是练习坐好——坐位平衡,就花了3个月。但扎实打好基础后,宝宝终于顺利实现自主站立、行走等基本动作,同时智力发育也开始赶上同龄孩子正常水平。

“虽然很艰辛,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岚岚妈妈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在儿童训练室,岚岚活泼地爬高爬低,熟练地进行着各项训练,开朗的笑脸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医生建议

正常新生儿也应重视儿童发育评估

对于早产儿,一些潜在高危风险因素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余韶卫提醒,若孕产妇有妊高症、孕期感染、分娩前胎心异常,或是剖宫产、早产、过期产、低体重、巨大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情况,都需要特别关注,尽早进行孩子的神经发育干预。

“婴儿的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愈早,疗效愈好。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时期,以后再治疗,困难也将不断增加,甚至可能耽误孩子一生。”余韶卫表示,当婴儿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就可以立刻介入康复训练。“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忽略了,等到孩子五六岁发现发育迟缓再来就医,往往已经错过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正如“巴掌宝宝”的双胞胎姐姐出生后,尽管生命体征正常,但经检测评估,及时发现了姐姐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保障脑神经正常发育,也就是说,保障智力的正常发育。

麦凤娇提醒,即便是正常新生儿,也应重视发育行为评估。科学儿童保健能够让孩子的潜能尽早得到最大的发挥。建议0岁~6岁儿童应定期进行发育行为评估,分别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各进行一次,测量孩子的智力年龄和发育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2 22: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今,经过医院和家属的细心照顾和培训,这位“巴掌宝宝”已能自主走路,且智力已赶上了正常发育水平。对于早产儿,一些潜在高危风险因素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婴儿的脑损伤一旦发生,治
2023-03-11 09:17:00
“巴掌宝宝”成功出院太不容易!
2021年5月中旬,一位胎龄仅27+6周、体重560克的“巴掌宝宝”双胎儿之一岚岚(化名),紧随姐姐之后,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她一出生就遭遇重度窒息,经过医生的复苏抢救,她
2023-03-10 22:54:00
早发现早训练  给孩子一个全新未来
...转自:南宁晚报昨日是世界唐氏综合征日,记者走访“唐宝宝”家庭了解康复日常早发现早训练 给孩子一个全新未来自治区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康复训练教室设施齐全,利于孩子康复训练 ■本
2024-03-22 05:47:00
儿童感染新冠可以洗澡吗?这些要点宝爸宝妈要注意
...信箱:wbzbbjk@126.com。疫情以来,很多宝妈、宝爸会疑惑:宝宝感染新冠病毒后可以洗澡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谭小华建议:从医学角度来讲,如果宝宝
2023-01-08 07:02:00
...唐氏综合征日,唐氏综合征患者常被称为“唐氏儿”“唐宝宝”。面对这种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需要采取包括医疗和社会服务在内的综合措施,一方面加强预防,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2024-03-22 01:23:00
当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宝宝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声啼哭,都是父母最珍贵的记忆。然而,听力障碍是一种隐藏的“无声危机”,如果不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会对孩子的语言发育、学习能力及未来
2024-12-14 01:25:00
宝宝食不下咽?家有“喂养困难户”需警惕这种病
...12月11日讯能吃、会咽,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对于有些宝宝来说却成了奢望。因患有吞咽障碍,吞咽这个常规动作于他们而言,变成了一项艰难挑战。来自潍坊的患儿皮皮(化名)两岁了还只
2024-12-11 15:54:00
如何识别宝宝“脑瘫”表现?这些知识宝妈要知道
...早晨,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他们的小宝贝来到了我的诊室。宝宝的笑容灿烂如春日里的花朵,但细心的妈妈却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宝宝在六个月大的时候,仍然无法独立坐稳,四肢的力量似乎比
2024-06-19 14:53:00
宝宝3岁前不说话勿信“贵人语迟”(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健康视点天津市新闻名专栏宝宝3岁前不说话勿信“贵人语迟”(图)早查早干预让听障孩子走出无声世界专家提醒,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使听力损伤儿童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达到正
2023-02-28 05:17: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消除认知误区 早发现早干预用爱照亮“星星的孩子”(民生一线)本报记者  游 仪  姜泓冰  王  者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
2025-04-02 05:5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深圳孤独症男孩“走红”网络——音乐伴成长 关爱助康复本报记者  程远州近日,来自广东深圳的孤独症男孩小岱吹奏乐器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
2025-04-02 05:5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云娜当新生儿用手紧握你的手指,或是张嘴觅食,或是蹬腿挥臂、手舞足蹈时,你可知道,这些与生俱来的“小动作”
2025-04-02 05:54:00
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避免揠苗助长幼升小,如何科学衔接(倾听)本报记者  丁雅诵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中心幼儿园
2025-03-26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3月3日凌晨4点15分,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在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新生儿科悄然展开
2025-03-24 16:35:00
喜得贝贝:格鲁吉亚抱娃,何时启动最佳?一文给你详细讲解
在海外辅助生殖的选择中,格鲁吉亚以其合法的政策、相对亲民的价格和较为成熟的医疗技术,吸引着众多渴望拥有宝宝的人。对于计划前往格鲁吉亚抱娃的准父母们来说
2025-03-18 22:42:00
1.3公斤!贵州胎龄29周“Berry综合征”早产儿心脏畸形矫治术成功实施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3月16日,笔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获悉,该院派驻专家陈会文教授带领的心脏外科团队近日为贵州胎龄29周
2025-03-17 17:52:00
河北海兴:萌娃巧手送“她”祝福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孩子们和家长做游戏。彭品红摄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河北省海兴县各幼儿园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手工创意活动
2025-03-07 23: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润楠【关键词】孕产期抑郁症筛查【事件】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
2025-02-28 06:10:00
我们只是把爱和时间给了孩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婚育是人生的必答题吗?网上有不少关于“恐婚恐育”的调侃。在短视频平台,话题#我们只是把爱和时间给了孩子
2025-02-24 17:27:00
新春走基层|他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守护“新生”
本文转自:人民网辛静“双双,深吸一口气,屏着气息用力!”“非常棒,双双,马上就见到宝宝了,再坚持一下,用力吹气!”1月28日
2025-01-29 16:25:00
“蛇韵悠长 爱音伴成长”大型新年胎教音乐会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胎教音乐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14日电 (记者 张雪冬)音乐,这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2025-01-14 13:21: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人民网南昌1月10日电(记者罗娜)1月9日上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贯彻生育友好理念,建设高水平妇幼保健院”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5-01-10 21:21:00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人民网沈阳1月9日电 本网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进一步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2025-01-09 08:42:00
健康有“数” | 65个!贵州省打造重点(特色)专科呵护妇幼健康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这几天,您的饮食要营养、清淡易消化。等胃肠道恢复后,就可以正常饮食,要尽量给宝宝按需哺乳。”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余万洪
2025-01-04 14: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