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4月19日,2025年“渝味360碗·山城人家”渝中区社区美食文化活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社区征集、街道遴选与现场比拼,最终从11个街道、79个社区的数百道参赛菜品中,评选出极具代表性的“十大母城家味”。
这10道菜品(热菜6道、凉菜2道、小吃1道、汤菜1道)以“烟火气、情怀值、技艺度”为核心标准,成为渝中区山城社区美食文化的鲜活注脚,也为深化“渝味360碗”品牌培塑、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注入强劲动能。

政府引领、全民参与:以美食凝聚社区力量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社会工作部、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牵头,渝中区各街道、渝中区餐饮行业协会组织。采取“政府引导+社区主导+全民参与”的联动模式,覆盖全区79个社区、11个街道。
从4月1日的“母城寻根·万家传香”菜品征集,到4月8日至4月10日的“渝味家韵・街道拾萃”街道遴选,再到4月19日的“山城家宴·邻里同飨”现场评选,活动全程贯穿“拾味烟火渝中·共筑社区美好”主题,吸引逾千户家庭参与。
“十大母城家味”出炉:解锁山城文化基因密码
活动现场,来自各街道的参赛家庭代表齐聚金香译江湖菜馆,通过厨艺竞技、故事讲述与邻里共飨,生动诠释了“一勺烩尽人间味,满席品出邻里情”的深厚内涵。

在最终评选中,凉菜组里大溪沟街道的大刀蒜泥白肉、化龙桥街道的凉拌蹄花;小吃组中两路口街道的兰花豆干;汤菜组内朝天门街道的豆芽筒子骨排骨汤;热菜组有两路口街道的双椒兔、朝天门街道的花开富贵虾、上清寺街道的特色半边鱼、大坪街道的尖椒兔、大坪街道的土鳝鱼、两路口街道的酸菜鸡、化龙桥街道的红烧肉等菜品脱颖而出。其中,两路口街道热菜组的双椒兔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评选标准聚焦“烟火气、情怀值、技艺度”三维度,既考量菜品的传统工艺与创新融合,也注重其承载的人文故事。

渝中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大母城家味’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情感的凝聚。每一道菜背后都承载着家庭记忆、城市变迁与人文传承,是渝中母城文化的重要载体。”

全域传播助力品牌深化:从社区到城市的“文化共飨”
十大菜品筛选后,渝中区将依托市、区两级文旅自媒体矩阵,对“十大母城家味”展开全域传播。
这些菜品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城市文化基因的钥匙。通过微纪录片《渝中家味》的后续拍摄与传播,将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家文化”,让渝味美食成为全域文旅的新名片。

4月21日起,10期《渝中家味》微纪录片将通过渝中文旅视频号同步上线,以影像记录美食背后的家庭故事、社区风貌与城市精神。
同时,入选菜品将纳入“渝味360碗”品牌推广体系,作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重要元素,融入社区文化节、旅游线路规划等场景,实现“美食惠民”与“文化润城”双效合一。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是‘渝味360碗’品牌培塑的关键一步,也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美食文化与基层治理、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山城家味’走出社区、走向全国,为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渝中力量。”
从社区厨房到城市舞台,“十大母城家味”的诞生不仅是渝中区美食文化的一次盛大检阅,更是政府引领下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缩影。
以味为媒,渝中区正以美食为纽带,串联起城市的历史记忆、邻里温情与发展蓝图,为“渝味飘香·全城共飨”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王若瑄
编辑:鄢芮责编:郭承斌 审核:王光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0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