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刘万强
1983年3月,我被分配到八师一四三团一营五连工作。连队指导员和工会主席了解到我高中毕业,喜欢新闻写作,就来到我宿舍。指导员说:“你大胆写,我们支持你,好好把我们五连宣传宣传。”
这次谈话,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这是我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的开端。
为了鼓励我写新闻稿,连队专门给我订了一份《新疆军垦》报。对这份鼓励我视作珍宝,每收到一期报纸,都认真仔细阅读,并保存起来。
我在《新疆军垦报》刊发的第一篇稿子是读者来信。那是1994年秋季,我骑自行车经过一四三团一营胜利水库,看见大坝上有许多老鼠洞,洞周围全是被老鼠掏出来的新土。回到家,我赶紧写了一篇读者来信。
不久后的一天,五连文教拿着一份《新疆军垦报》来到我家,进门就说:“你的稿子见报了!”我一把抢过报纸,看到我写的那篇读者来信发表了。我当时激动万分,多年的努力和辛苦终于有了收获。
我生在团场,长在兵团。到连队工作后,与连队的老职工、小青年打成了一片。有了趣闻轶事,他们都找我聊,给了我丰富的新闻来源,我的新闻素材源源不断,连队成为我采写新闻的沃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团场还没有电脑和互联网,采写的稿子全是手写。那时,我身上随时装着笔和纸,一有灵感,就席地而坐写提纲、打腹稿。往往是白天边在地里劳动,边采集素材,晚上回到家里挑灯夜战。
2001年,我来到一四三团广播电视站工作,这让我新闻写作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一有空,我就带着我的搭档,骑着摩托车下连队采访。我知道,那里是养育我的沃土,只有到连队,才能采写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转眼间,我已从事新闻写作35年。35年里,《兵团日报》始终在我身边,是良师、是益友,我虽然不再年轻,但我的新闻理想依旧,我愿继续扎根基层,用我的笔描绘兵团的新变化、新面貌。
(作者系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水泥产业党群办工作人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